浅谈高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2015-05-30 02:44赵小红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困生

赵小红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总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转化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学工作的难题。那么如何转化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树立信心,坚信学困生一定是可以转化;其次要弄清学困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本文主要从语文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和措施来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关键词】学困生;兴趣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其内容深广,趣味浓烈,文学性强。可以说包罗万象,文质兼美,异彩纷呈。然而语文在学困生的心目中究竟占有怎样的地位呢?答案是无足轻重。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语文老师该怎么办呢?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将学困生的学习动力真正转化到自觉轨道上来则是刻不容缓的事。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八个方面着手,达到培养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目标。

一、教师要树立信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虽然学困生学习上有困难但不代表他什么都困难,什么都落后。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他在体育、音乐等方面有发展潜能,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语文教师要想转化学困生,就应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挖掘他的潜力,给他展示的空间。让他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自信,乐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以往有的老师与学困生关系紧张,主要是因为有的老师急于求成,用优生的标准来要求学困生,学困生一时难以达到老师规定的目标,以致老师灰心失望,对他们丧失了信心。在教学中我对学困生与优等生区别对待,但又不把学困生当学困生对待,即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平时对学困生鼓励多,批评少,以利于他们尽快从挫败、自卑、被忽视的阴影中走出。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关爱的,自己是幸福的。

二、弄清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产生困难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我发现学生学习语文产生困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①平时学习习惯差,对自己要求不严,对语文学习马虎了事。②初中阶段底子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以致知识结构千疮百孔,漏洞百出。③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果事倍功半,以致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不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没有及时反思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正是因为学困生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不一样,也造成了他们学习心态的不一样。所以,在激发和培养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时,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

只有个别科目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希望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成绩,一旦愿望不能实现,便灰心沮丧,失去信心。面对这类学生该怎么办呢?

例如:在我带过的班里,有一学生,高三上学期时,其他各科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唯有语文老是拖后腿,每次考试,150分的总分,总只考七八十分,心里很是着急,自己也下工夫努力去突击语文,但总是不见成效,时间久了,自己就放弃了。我了解情况后,针对他语文学习三分钟热度的毛病,给他制定了3条“补偏”措施:①每天坚持练字15分钟;②每天的语文练习一定要认真更正,并分析出错原因;③每天背诵一段考纲规定的诗文。

一个月以后考试,他的成绩有了大幅提高,尤其是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破天荒得了12分(满分为15分),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这次考试后,他基本上没再患冷热病。第二年高考,他考了94分,顺利考上一本。

其实,我给他的三条措施很简单,只不过有一点,我是按照他的病症对症下药制定的。针对他(还有很多偏科学生都是这样的)的情况,我要求他练字,一是让他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要知道他以前的字真的是不敢恭维的),二是培养他的耐性和细致性;同时要求他认真更正练习,分析出错原因,是为了帮助他巩固基础知识,克服他好高骛远的坏习惯;至于背诵诗文,目的有三个,一是磨炼他细心,二是让他的成绩有所提高,三是丰富他的写作材料,提高他的作文水平。

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类似情况,我一般也开出这样的“药方”,收效一般也比较好。

各科成绩都不好的学生,有以下一些心理:自卑心理、懒惰心理、逆反心理、虚荣心理、报复心理等等。这些学生平时表现给人的感觉是玩世不恭,对一切事情似乎都无所谓。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又该怎么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1.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1)进行“三观”教育,激励他们树立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学困生厌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缺少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指引。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逐渐树立三观,即人生观、人才观、成才观,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的人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2)培养学生的受挫折能力,正确对待生活中遭遇到的不如意。挫折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但是其转化情况却是由自己控制的,应使各种挫折成为自己锻炼成长的摇篮。在语文教学中,我不断用鲜活的人物来影响他们,比如在讲苏轼的《定风波》时,我引导学生了解了苏轼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在苏轼的诗文,人生中感悟他的豁达心胸并适时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勇于直面挫折、迎难而上,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3)调整学习动机。因为学习过程中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对学困生学习动机的调整极为重要。实现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是调整学习动机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我都记在心里,并适时、适度的予以表扬。课堂上我把比较容易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在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奖励时,我也为进步的学困生设置了进步奖,完成导学案和平时的课堂表现突出的学困生,我及时加以表扬,在我的肯定、表扬和同学赞许的目光中学困生渐渐树立了自信,成绩逐渐提高。

2.其次,适时而巧妙递地给予“关注”,最终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

当然,我们在帮助学困生调整学习动机时,要注意适度,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学困生往往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同时又很敏感,他们很在乎自己在老师和学生中的形象。这时,如果教师表现出很明显的“帮助”意图,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个需要“照顾”的人,这样可能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让工作无法进行下去。所以老师的“关注”应该是“适时而且巧妙”的,即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如,晚自习辅导时,多在他旁边待会儿,或者“不经意”地指出他读错的字。通过这些“不经意”的动作,告诉他读书要仔细,写字要力求工整,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最后,适当的惩戒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这类学生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过程中,马马虎虎、心不在焉,不好的习惯比较多。如果有明显的违规违纪行为,不能听之任之,要给予适当的惩罚。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该完成的背诵没完成,也要“逼”他在课外完成。否则,他可能会觉得老师已经放弃了他,而破罐子破摔,以致老师的工作付诸东流。

实践证明,语文教师要想培养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就要做教学的有心人,用真心去打动学生,用真理启迪学生,用广博的知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宽容博大的胸怀,来激发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名落孙山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