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发展基本规律的再探索

2015-05-30 02:49张炜
求知导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规律

张炜

摘 要: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牢牢抓住、紧紧抓好的一项长期工作,本文拟从意识形态本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入手,指明意识形态建设的三大基本规律,从而为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和帮助,核心在于必须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关键词:意识形态;规律;再探索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必然联系。我们对意识形态发展基本规律的深入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更科学地认识意识形态发展的未来趋势。总结历史,结合实际,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可得出意识形态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坚持意识形态自身发展与相关利益相协同的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每个人的奋斗都与自己的追求、目标或者理想密切相关。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鲍威尔鼓吹的理想目的至上的唯心主义学说作了深刻的批评,他说得很明确,如果一种思想想脱离利益的藩篱而存在,出丑这种事情就变得必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意识形态的发展一定是和利益相关的,一定是为某种利益服务的。这种与利益相关和服务的本性使得意识形态本身必然具有利益性这一重要属性。不同社会体制下的意识形态必然具有不同的利益代表和利益追求。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为我们国家服务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在我们国家,人民是主人,所以我国的意识形态必然是为我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和践行者,所以坚持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就是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们无论在逻辑上还是现实上,都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必须要高度发展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让这种意识形态所代表的利益不断在我们神圣而伟大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这就是意识形态发展与利益相协同规律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二、意识形态发展多主体、多维度综合推动的规律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发展,绝对不可能是某一单个主体单独作用的结果,其余力量,无论是来自经济上的、政治上的还是文化上的,都必然会对其发挥或多或少的作用,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话语体系,学者们对如何理解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也有着各自的概念体系,然而不论如何,就算是同一种形态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自身的发展本身也呈现出很复杂的理论逻辑的体系划分。不同主体的推动本身自然会构成意识形态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当代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就明确表示,一种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种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简单反映,而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着冲突的、甚至矛盾的世界观必然在意识形态这种宏大的叙事体系中尽显无疑。我们必须坚持一元主导,这个元在我们国家,必然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我们强调这个一元,是由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己的选择,我们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永远只能坚持这个一元。

三、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继承和创新本身就构成了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继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继承本身就有创新的含义在里面。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新则是继承的必然结果和自然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是一切事物发展必须要尊重和遵守的规律,意识形态也不能例外,所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分析意识形态发展这一重要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很好地为我们理论实践提供有益帮助。党的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就是这一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到那时这种最新成果一定是在历史发展沉淀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这凝聚着全党智慧的二十四个字在国家层面表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角度称之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情感上理解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事实上,都可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找到“根”找到“魂”。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先找规律再解答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