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罕见连抓日本间谍

2015-05-30 10:48
新传奇 2015年42期
关键词:谍报反间谍情报机构

中国接连逮捕日本间谍对日本来说肯定是一个警告。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中国欢迎日本公民到中国来从事合法的商业活动及旅游观光等,但如果从事违法的谍报活动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日媒强调被捕者并非“正式间谍”

日本NHK电视台10月11日称,中国在上海以“间谍嫌疑”拘留了一名日本籍女子。从今年5月开始,被中国政府以同样嫌疑拘留的日本人已经达到4人。今年5月在浙江省某处军事设施附近以及中国东北地区辽宁省的中朝边境地带,各有1名日本人因间谍嫌疑被逮捕。此外还有1名日本人在北京也因间谍嫌疑被拘留。

报道称,中国政府在去年11月通过并开始实施《反间谍法》,首次对具体间谍行为进行法律认定。今年以来,除日本之外还有美国人也因“间谍嫌疑”而被拘留,“可以看出中国强化了对在华外国人活动的监视”。

据有关人士透露,在上海被拘留的日本女子是东京新宿区一家日语学校的人员,今年50多岁,在中国有亲戚。日本《朝日新闻》11日称,该女子是日本民间人士,曾经拥有中国国籍,但移民日本并取得了日本国籍。该女子目前定居在日本,她是今年6月从日本赴中国上海时,在当地被拘留。

《产经新闻》报道称,目前来看中国对待上述被逮捕日本人的程序上没有问题。日本政府为被逮捕日本人聘请了律师,驻中国的日本使馆领事也进行了探望。

尽管日本媒体承认这几人是受日本公安调查厅委托在中国搜集情报,但同时强调被捕者是“民间人士”,并非“正式间谍”。日本共同社援引多名所谓精通情报活动的专家的话称,公安调查厅只是“日常性地通过民间人士在海外收集情报”,表达了“此次也不是正式间谍工作”的看法。

军事评论员黑井文太郎称:“公安厅以前就采取与往来外国的商务人士等走得很近并听取情报的手法。”他猜测,这次“应该不是获得明确指示和酬金的正式间谍工作”。

日本前外務省国际情报局长孙崎享也称:“这应该是日常性地由民间人士进行的情报活动”,“公安调查厅关心的是朝鲜局势,应该不是会影响中国安全的军事机密”。

日本《产经商贸》网站称,即使被逮捕的日本人供述中所说是受公安调查厅委托,但公安调查厅本身不具备对外情报收集活动的能力。因此上述逮捕是错误的,日本政府应据此通过交涉让被捕者早日释放。

报道还称,不少中国人在日本承担着情报任务,日本不能害怕中国加强逮捕日本间谍的行动,应该强化日本的反间谍战略。

中国一直是日本情报工作的重点对象

据了解,虽然日本高官否认向中国派遣间谍,但事实上,中国一直是日本情报工作的重点对象,相关情报收集工作从未停止。

二战后,日本在情报工作上开始逐渐脱离对美国的依赖,建立起一套相对独立的情报体系和机构。许多日本政客和学者提出,如果日本要变成所谓“正常国家”,作为国家耳目、尖兵和参谋的情报系统至关重要。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日本已经拥有一个庞大的情报机构群,最近媒体报道中频繁提到的公安调查厅,其实只是日本整个情报系统的一支,隶属于法务省。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内阁情报调查室)、外务省(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防卫省(情报本部)和通商产业省均设有各自的情报机构,民间也有一定规模的商社情报网。

在日本情报系统中,各个机构既各司其职,又互有合作,其中内阁情报调查室直属内阁官房长官领导,通过官房长官定期向首相提供情报;公安调查厅具有对外情报和反间谍的职能;防卫省情报本部主要负责军事情报;通商产业省则是日本经济情报网的核心,重点搜集经济科技情报。

虽然情报机构庞杂,但日本《东京新闻》2013年报道,日本情报工作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防止本国情报泄露的反间谍工作,这在日本是由“公安警察”承担的;另一种则是主动获得外国情报的“对外谍报”工作,这主要是由外交人员承担的。

安倍自2012年年底第二次上台后,不断寻求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扩大自卫队活动领域。为配合这一策略,安倍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创建了日本版“国安会”——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作为外交和安保政策的“司令塔”。

2013年12月,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正式成立,翌年1月,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事务机构国家安全保障局成立,其成员来自外务省、防卫省、警察厅等部门。国安局下设“宏观”、“战略”、“情报”、“同盟国·友好国”、“中国·朝鲜”以及“中东等其他”6大部门。

今年4月,日本政府又提交了一份成立日本版“军情六处”的建议书,提出新设一个情报机构,主管海外情报收集。

消息人士透露,新设立的对外情报机构不仅将对现有机构掌握的情报进行收集和集中分析,还将具备独有的情报收集能力。日方还打算派人出国考察,目的地包括英国,可能以英国军情六处为模板,设立海外情报机构。军情六处正式名称为英国秘密情报局,是英国三大情报机构之一。

除改革和整合现有情报机构外,安倍政府还计划培养谍报活动的专家,注重所谓的“人力情报”,从而提高对外情报收集能力。当前,安倍政府已采取措施,向海外使领馆增派防卫驻在官,为今后打造谍报机构锻炼和储备人员。

安倍政权或面临中日关系新难题

“近年来,日本警察一直在抓捕在日本的中国疑似间谍,这次中国逮捕日本疑似间谍,是不是中国对日本上述行动的反击呢?”日本学者津上俊哉11日在推特上这样写道。中国人在日本从事间谍活动的报道,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日本《产经新闻》称,大阪警方今年初曾逮捕了一名62岁中国人,他是一家贸易公司的社长,被怀疑定期和中国解放军有联系,窃取可应用于军工的技术情报。这名中国人被以违反“外国人登录法”被逮捕。而日本右翼媒体《保守速报》不久前也刊登耸动标题称,中国在日本的大约8万名留学生都是中国间谍。

日本《朝日周刊》最新一期援引国际时政记者大野和基的文章称,日本官方否认向中国派间谍的说法只会让人笑话。日本政府近年设立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以强化对外情报活动。

不久前,澳大利亚媒体曾披露,日本政府从2008年起向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ASIS)派遣了众多人员进行间谍培训。ASIS是澳大利亚保密程度最高的情报机构,该机构专门开辟了一个岛屿作为间谍培训基地。

报道称,此次中国拘捕日本人的几个地方都是各国进行谍报战的舞台。辽宁省丹东市是朝鲜、美国等展开谍报活动有名的场所。浙江省则有众多“以日本为目标的多个导弹基地”。所以事后辩解称“被拘留的人都是普通人”等,多少有点说不通。

日本NHK电视台称,消息显示,中断3年之久的日中韩三国首脑峰会将会在本月底在韩国首尔恢复举行。但《朝日周刊》认为,由于中国接连抓日本间谍,安倍政权现在可能将面临中日关系上新的难题。

学者刘江永表示,日本近年频繁派遣间谍到中国,从根本上说与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定位有关。自2012年以来,日本推行的一系列对华政策都呈现出一种倾向——“把中国当作假想敌”。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对中国的防范心理非常强,一方面他们在严格做本国国民的情报保密工作,开展针对中国人的反间谍活动,另一方面在中国展开间谍活动,获取所需要的情报。

《日本时报》则担心这些日本人在中国可能被判重刑。报道引述日本拓殖大学学者的话称,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将被起诉,如果会被起诉,那么在起诉前日本政府或许能够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促成他们释放。但是一旦他们被起诉,那么就很难干预了。中国在类似事件上均采取了严厉立场,审判结果在日本人看来会十分严厉。在中国颁布的《反间谍法》中,对间谍罪判处的最高刑是死刑。

(《环球时报》2015.10.12 李珍、蓝雅歌等/文、新华社2015.10.13)

猜你喜欢
谍报反间谍情报机构
新修订的反间谍法:这些被认定为间谍行为
电视剧《信仰》开机
浅谈基层科技情报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挑战枯柯南
浅谈中国古代谍报史
最早的无声手枪
西方预测伊朗18个月内拥有核武
韩媒称朝鲜对情报机构大改组
传递谍报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