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核心区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初探

2015-05-30 01:15刘燕旦艺豪钟丽琼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

刘燕 旦艺豪 钟丽琼

摘要:相对于普通城市公园而言,城市核心区湿地公园承载更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贵阳市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为例,针对城市核心区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中存在的植物群落配置单一、配置未很好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节律、季节性景观不鲜明等问题,提出了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景区植物季相颜色搭配、遵从植物生长习性、注意植物配置的疏密关系等优化配置方案,并对其优化配置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核心区;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

收稿日期:2015-04-29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3-

作者简介:刘燕,女,1968.6出生,贵州黔西,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工作。

项目资助:贵州省重点学科项目(黔学位合字ZDXK[2013]08);贵阳学院学生科研项目(2013016)。

湿地是地球之肺,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佳的利用方式[1],在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城市生态问题凸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研究[2]。城市湿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且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3],城市湿地公园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城市湿地公园与其它天然湿地[5]最大的不同是位于或邻近城市,受到城市环境系统、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形态的极大影响[6]。城市湿地公园构成了城市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7]。城市湿地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8],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和控制洪水,过滤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提供可利用的动植物资源,支撑野生物种多样化,保持城市区域良好的小气候,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娱

乐场所及湿地生态环境教育和科研基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9] 。

贵阳市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这里森林富集,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有着独特的生态优势[10],是唯一拥有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和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等2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的西部城市[11]。位于贵阳市城市核心区10公里范围内的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位于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心区域,为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增添了更多的风采。

1.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概况

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地处南明河上游,位于花溪大道西侧、西二环东侧、贵黄路南侧,属于二环四路城市带重要控制区域,总面积6 km2,居于中心城区的核心部位[12]。小车河全长26.8 km,是南明河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毗邻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阿哈水库,也是即将打造的阿哈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13]。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使贵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9.23 m2提高到12.3 m2[14],有利于该区域生态的保护保育、恢复重建,有利于城市核心区空气净化、气候调节,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的教育、康体、娱乐、休闲等功能,改善城市生态和景观,形成城市新地标。

2.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植物造景是指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供人们观赏的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15]。植物造景的核心在于植物景观的配植,它既是美学意义上的景观营造,也是生态意义上的景观营造。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利用河谷海拔落差等自然条件,梯次布局植被,以樱花、杜鹃、石蒜、红枫等植物为主、配置木质小品,展现原生态景观,打造山花浪漫的都市溪谷和展示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景观设计突出溪流、谷地等,重点打造了落樱飞雪、杜鹃花谷、木兰林语、花海拾贝、茗泉问茶、听鸟谷等景点[16]

3.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情况

3.1主要景点常见植物类群及其分布

贵阳市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是在原有的南郊公园、苗圃所及保护林地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优势明显,共有植物约140科,117属,400余种[17]。从植物的组成方面来看,小车河植物的种类多样,乔、灌、草各种植物种群丰富,构成了多个天然植物群落。从物种的来源方面来看,小车河湿地公园极大的保留了原始乡土的植物树种,外来引种的比例很小。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植物主要有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水生等几大类,在总体上注意了各个植物群落之间的搭配层次以及色彩的结合,且四季成景分明。在重点调查的四个主要景点中,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形成主要景观的植物有48科, 其中杜鹃花科35种;蔷薇科11种;木兰科、木犀科各5种;松科、柏科、五加科、漆树科、槭树科、小檗科、百合科、棕榈各4种;杉科、杨柳科、桑科、山茶科、冬青科、无患子科、茜草科、紫葳科各3种;罗汉松科、樟科、蓝果树科、忍冬科、榆科、杜英科、禾本科、夹竹桃科、千居菜科、石蒜科、鸢尾科、龙舌兰科各2种;苏铁科、银杏科、五味子科、悬铃木科、黄杨科、杨梅科、壳斗科、胡桃木科、海桐花科、梧桐科、马鞭草科、石竹科、虎耳草科、美人蕉科、天南星科、兰科各1种,共162种。除杜鹃花谷景点外,其余地方外来引种植物较少,依托原有的地势,植物的利用率很高,人工后期栽植的部分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比例。

表1 四大主要景区乔、灌、草类别汇总

小车河湿地的植物不仅乔、灌、草种类丰富多样,就连藤本植物种类也具有较多可供观赏的品种,在层次上和色块面具有较大的丰富度和对比性。在四个不同的景点,根据其具体所处的环境空间的特点和景观要求,植物的种植以及分布的种类也大不相同,更有利于表现出植物对于环境空间的利用和改造。例如,在木兰林语景点处,由于距离主入口较近,因此多使用大乔木如香樟、栾树、喜树等,从而在强调主入口位置的同时,也为人们的集散提供了一个休息纳荫的地方;在芰荷深处深处景点中,由于处于整个河流下游地带,地势较为平缓,水流速度很慢,并且又有人为的在较宽阔的地带布置的“小岛”的存在,因此这一区域的植物以石菖蒲、千屈菜、三色堇等地被植物为主。

水生植物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增加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湿生植物主要有花叶芦竹、黄菖蒲、狐尾藻、铜钱草、再力花、紫色美人蕉、葱兰、千屈菜、芦苇、金鱼藻、睡莲、荷花、泽泻、石菖蒲等。在河岸与陆地交接带有连片以水生植物菖蒲、芦苇为主。

3.2小车河的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小车河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基本上满足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种植形式,是一个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生态体系。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要求也更加细致全面,从长远来看小车河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依然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1)植物群落配置单一。小车河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中乔、灌、草配置模式滥用,造成了植物景观效果单一,生态系统多样性不足。乔木+灌木+草(地被)的植物搭配模式来源于我们对自然植物群落的学习,是一种将理想的生态效益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模式[18],然而在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我们到处都看到这样的搭配模式,从而导致了不分绿地性质、面积大小环境负荷、土壤贫瘠程度、交通安全、视觉安全、整体美感等而一味滥用,导致湿地建设的绿量与景观质量不成正比。

(2)植物配置的季节性景观不鲜明。小车河湿地公园内的植物景观大体上来说虽然是四季有景可观,但是在单独的景区内存在某个季节无景可赏的配置缺陷。如花海拾贝景区夏季观赏性强,而春季的观赏性较弱,这种配置缺陷造成了秋冬季节的景观与春夏季的景观不协调。

(3)公园局部的植物配置未遵从配置植物的生长需求。公园局部地区的植物配置未按照配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进行设计、配置,有些适宜于荫蔽(还是荫蔽?)环境生存的植物缺乏适宜生境;有些植物的种植未恰当把握种植密度从而出现生长过于密集的现象。

(4)相对于陆生植物而言,水生植物种类较为单一, 应该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应引种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不断丰富水生植物景观,增加水生植物景观色系。

4.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优化方案

4.1指导原则

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环境效益和不同的组成形式所能带来的生态效益是不同的,植物的选取和配置则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意义。对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基于整体规划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指导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土壤、水分等要素,在原有的生态群落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各物种相互协调,有着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和相宜的色彩层次,和谐有序而又稳定的生态群落。

4.2合理搭配色彩四季有景

在木兰林语这一景点中,可以很好地利用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的、多变的植物所具有的特性从而创造出层次丰富、对比强烈的植物群落。例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黄叶的银杏等,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也可以作为主景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景观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较大的树种进行搭配效果更好。以上利用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相创造出“四季景观”例子。

4.3植物疏密配置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不应只追求景观效应,而应从植物的生长习性出发来进行景观配置。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局部的景观配置中只考虑到了乔、灌、草配置模式丰富的立面景观效果,而未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将原本喜阳的植物种植在阴暗的地方,导致其不能发挥甚至影响景观效果。八角金盘本是喜阴植物,但在很多景点植物配置中把它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使其生长未能呈现应有的景观效果。

在尊重植物生长习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植物配置的疏密关系。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整体空间层次感较强、立面空间的构图比较丰富,但在局部景点的植物配置上显得过于密集,没有给配置植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导致许多植物的长势不好。如景点茶室的植物配置,节约土地的利用空间固然是好,但是这种做法以牺牲植物的正常生长为代价,植物不能得到正常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自然不能充分体现应有的景观效果,土地的节省利用失去了原有的价值。相对于茶室而言,花海拾贝景区的植物配置中植物的种植密度得当,在空间上就很少出现“拥挤”的现象。在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中要因地制宜地合理种植配置植物,同时尝试利用孤植、对植等多种植物配置手法。

5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植物优化配置的前景展望

(1)从小车河自身的景观效益上来看,多层次、多样化的植物群落不仅扩大了绿化量,而且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功能更加具有观赏价值[18]。在城市核心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依托湿地公园的建设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生态的渴求,调节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面对过多生硬人工景观的心理压抑。

(2)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才得以实现的。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 ,的植物群落增加了植物单位面积上的层次和大小,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 同时,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相对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因此小车河湿地公园可以说是整个贵阳老城区的生态绿色走廊,不仅为人们闲暇空余时间提供了去处,更改善了贵阳老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3)从小车河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上来看,小车河湿地公园作为一个综合性公园,它的社会效益不仅仅在于扩大了城市的绿地覆盖面积以及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更重要的是按照园林绿地的观点,把小车河打造成为一个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示人们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19]。小车湿地公园中一些特色景点的设立。例:水磨时光、人工稻田等,都在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所以小车河湿地公园不仅仅是人类在身心疲劳和精神压抑时的游憩场所,而更应该是人们得于自然、还诸于自然的一块自然的植物群落瑰宝。

参考文献:

[1]潮洛蒙,李小凌,俞孔坚.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J].城市问题,2003(3):9-12.

[2]Li Y F, Liu H Y, Zheng N, et al. Analysis of Trophic statu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different water body types in Xixi nationalwetland park, China[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 2:768-880.

[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S].国家建设部,2005.

[4]崔心红,钱又宇.浅论湿地公园产生、特征及功能[J].上海建设科技,2003,(03):43-44.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安树青.湿地生态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岳隽,王仰麟,彭建.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J].生态学报,2005,25(6):1422-1429.

[8]王薇,李传奇.景观生态学在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03(6):36-37.

[9]傅伯杰,陈利项,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贵阳模式”,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195/content-725385.html,

[11] 张庆辉,赵捷,朱晋,等.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J]. 湿 地 科 学,2013(1):129-135.

[13]贵阳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绿色畅想 ,http://www.xinhuanet.com/

[13]阿哈湖国家级湿地公园http://baike.baidu.com/view/

[14]小车河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http://www.people.com.cn/

[15]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16]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情况简介,

http://www.ghb.gov.cn/doc/2013717/395619484.shtml

[17]小车河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http://wenku.baidu.com/link

[18] 苏雪痕.园林植物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9] 王辰.园林湿地植物配置及图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植物配置
重庆山地植被在园林环境中的配置模式初探
三水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
基于概念设计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九江市新湖·庐山国际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