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5-05-30 01:21杨武松胡孙杰桑子阳邵贤甫王艳丽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经济林产业化发展现状

杨武松 胡孙杰 桑子阳 邵贤甫 王艳丽

摘  要: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产早、见效快、周期短、效益好的特点。本文在综合分析五峰县经济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经济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提出五峰县发展经济林产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经济林;发展现状;产业化;对策

收稿日期:2015-04-07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3-

经济林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在农村生态经济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如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的辛夷花,湾潭的厚朴、箬竹,付家堰乡的核桃,长乐坪镇的李子,牛庄乡的药材等,都已成为当地农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经济林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树种本身是生态经济结合的多用途树种,如油茶、辛夷花、花椒、厚朴、黄柏、杜仲、香椿等,都被用于耕还林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等各类防护林工程。在五峰发展经济林,对于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1适合五峰发展的经济林木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山区,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复杂,林业用地18.28万hm2,耕地1.92万hm2,海拔150~2320.3 m,500 m以上的山地占总面积的86.3%,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山地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垂直气候带谱明显,经济林资源丰富,水果类主要有空心李、桔等,佐料类主要有花楸、桂樟等,花卉种苗类主要有红花玉兰、楠木、桂花、朴树、白玉兰、青枫、珙桐、紫荆等,药材类主要有厚朴、杜仲、黄柏、青钱柳等,工业原料类主要有五倍子、光皮树、漆树、青檀等。

核桃、厚朴、辛夷花、杜仲、五倍子等经济林木喜凉爽、湿润、多云雾、相对湿度大的气候环境,五峰自然气候环境条件适合核桃、厚朴、辛夷花、杜仲、黄柏、五倍子等经济林木生长。从表1可以看出,截止2010年,五峰经济林木的发展以“三皮一花(厚朴、黄柏、杜仲、辛夷花)”为主,总面积达1.2万hm2 。

表1:截止2010年五峰经济林木发展面积及当年产量情况表

核桃居世界四大干果之首,核桃仁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种壳是制造活性炭的优良原料,叶含没食子酸、反油酸、核桃甙、胡桃醌及高抗炎的多酚复合物等多种生物化学成份,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而匀,密度、硬度、干缩及强度中,韧性高,弯曲性能良好,是良好的雕刻材料,油漆后光泽度好,是国际性的珍贵家具和装修材料,其贵重程度与桃花心木齐名。目前发展成熟的产品系列主要有核桃炒果、仁、乳、油、营养粉、油胶囊、原粉片和壳工艺品、壳超微粉、活性碳等。

厚朴树皮、根皮、枝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全国利用厚朴配方的中成药达200多种,在城市绿化,园林绿化上也有较高价值;厚朴树皮含厚朴酚、四氢厚朴酚等酚类和木兰箭毒碱、柳叶木兰碱、挥发油等30多种成分,其提取物易溶于植物油、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日化产品、食品或功能食品、保健品、医药等。

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辛夷花处方名辛夷、辛夷花,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的干燥花蕾。辛夷花可以治风寒感冒,今已制成鼻炎丸、鼻炎片等中成药,,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可以治鼻渊,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五倍子含有鞣酸,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 皮肤溃疡面、黏膜与其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 形成一层保护膜,起收敛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五倍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五峰近几年来经济林木的发展以五倍子为主,主要由于五峰具有一家以五倍子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五峰赤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企业专门从事五倍子加工及产品销售,集成了高效萃取分离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喷雾干燥等技术,在国内五倍子深加工产领域保持领先水平。现已形成年产单宁酸系列产品1 500 t、没食子酸系列产品900 t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地应用到食品、饮料、保健品、化妆、药品、日化等行业中,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省科技厅评为“湖北省最具投资潜力科技型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赤诚生物牌”食用单宁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占全国啤酒添加剂行业市场的三分之一,工业单宁酸用于锗矿的沉淀提取,已进入云南选矿行业,没食子酸用于医药中间体、焦性没食子酸作为电子化学品应用,已远销日本、韩国。

2五峰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

2.1面积增长,产量增加

五峰90年代初提出人平一亩经济林的庭院经济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捆绑国家项目,集中采购经济林木发放给群众栽植,截止2010年全县共发展经济林面积1.2万hm2。2011年以来,五峰逐步向群众自主选择苗木品种和专业合作社造林转变,充分体现群众的生产发展意愿,作为最接近市场的群体,减少了发展品种选择的盲目性。从图2可以看出,五峰经济林产量呈增加趋势,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林农增收。

2.2优势品种、特色产品数量增加

五峰五倍子单宁酸等产品近几年在全国林产品参展中多次获奖。同时,各乡镇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产品,如牛庄药材、湾潭厚朴、箬叶、长乐坪空心李、五峰山漆、高山核桃、一下衣服啊等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傅家堰乡90年代末申报了《五峰土家族县万亩无公害优质核桃基地》项目,依托该项目和市老年科协、市林科所合作通过区域试验从全国45个优良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宜五峰不同区域发展的早实核桃品种5个,乡土晚实优良单株6个。

2.3社会资金投入增加,群众积极性增强

五峰经济林产品加工有赤城生物、长乐科技等3家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在2 000t以上。由于经济林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通过发展经济林,既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强县富民,又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近年来中央9 号文件《关于加强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为社会各界投资发展经济林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广大群众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持续空前高涨。

3五峰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基地建设分散,集约化经营培育程度不高

基地建设布局分散,规模小;管理粗放,缺乏必要的修枝整形、抚育、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良种壮苗应用不足,来源繁杂,全县经济林呈现出低效林多、高效林少,新优品种少的状况。

3.2管理粗放,结构不合理

经济林生产管理滞后,重造轻管,单产低而不稳;有些地方控制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严,使一些经济林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品质下降;宏观上没有形成配置梯次,不利于占领市场、持续经营。

3.3产业化程度低,综合效益不高

除五峰赤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外,其他经济林木的发展没有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生产偏重于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低,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技术设备落后,大部分产品都是卖原材料,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方面仍处于空白。

4五峰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五峰的地理、气候、劳力等资源条件,合理布局,聘请专家学者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研究发展战略,解决好产业建设、种苗、产品精深加工等一系列问题。

4.2调整品种结构,集约化经营

经济林的发展应遵循适地适树、适地适品种的原则,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名优特产品[1]。结合五峰实际,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优质种源、种苗供应基地,全面推进种苗优质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市场化、管理现代化、利益共同化的进程;积极培植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品保鲜、加工、流通型的龙头企业,推行集约化经营模式,达到“优质、稳定、可控、高产”的生产目标;加强现有存量资源的管理,加大低产、低质和低效经济林改造力度,实行林粮、林药间作,以短养长,增加经济效益;引导指导林农做好土地合理有序流转,鼓励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将土地和林地流转到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能人或龙头企业。

4.3注重科技创新,做好示范带动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群众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加大种植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一支乡土农民专家和技术队伍;积极探索速生丰产的栽培技术,在关键技术上力求新突破;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办好示范点、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园;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与村组、农户联姻,推行技术入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科研推广机制。

4.4加强扶持,培育壮大龙头

面对目前存在的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与国际化大市场的矛盾,要进一步树立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大市场的生产观念,扶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力广,外联国际市场、内联基地农户,农工贸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2]。积极争取武陵山区扶贫连片开发、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国家项目和低产林改造等省级工程项目,整合资金集中投向经济林产业发展。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对林业发展的财政贴息贷款、金融机构对企业、个人造林的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政策。采用“企业+技术依托单位+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产业龙头企业,促进种植、加工、市场的有机对接,让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民间粗加工为基础,企业精加工为龙头,促进经济林产业化发展。

4.5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跨行业的各类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 积极引导经济林主产区率先成立经济林协会、产销协会、研究会等行业中介组织, 规范行业竞争行为, 协调产、供、销各个环节。依托科研机构和龙头加工企业,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各类药品、保健品、食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立足五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契机,开发旅游产品、工艺品,挖掘潜在经济效益,加大对叶、花、果、种、木材综合开发利用,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

参考文献:

[1]韩志友,孙绍鹏,王猛.浅述我国经济林发展现状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4,(5):53-54.

[2]叶慧坤.经济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以平和县例[J].林业建设,2009,(1):23-26.

猜你喜欢
经济林产业化发展现状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经济林栽植密度与营造方式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系统产业化之路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