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良性循环的铜版

2015-05-30 10:48梁艳桃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铜版画版画艺术家

梁艳桃

艺术不能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也不是看它目前的生存状况来判断,而是看它是否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和发展前景来衡量的。从事铜版画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要有信心,多创造条件进行创作出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好作品。

——唐承华

3月7日,“圆明朝晖——乾隆铜版画展及中日水墨学术交流展”在北京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开幕,展出了乾隆时期的中国铜版画。

铜版画是一个“舶来品”。1594年前后,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4幅铜版画作品,也许这是中国人在本土初次见到铜版画。中国于1713年生产了第一幅铜版画,即由意大利画家马国贤(Matteo Ripa)利用铜版画复制的木刻《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其效果比木刻本更为精细,同时他在复制过程中还把这一技术传授给中国人。由于这些铜版画为“御制”而深藏宫中没有传播,所以对中国的木刻还是没有产生冲击和影响。

1769年,乾隆诏令在宫廷供职的西洋传教士兼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和安德义4名西洋画家合作,绘制了《平定准噶尔回部战图》亦称《紫光阁武功图》。鉴于当时国内此项技术和条件的不完备,图稿被送到法国制版印刷。法国皇家艺术院院长亲自过问此事。这也成为综合中西绘画风格完成的铜版画。

直至1783年刻印的《圆明园二十幅西洋建筑图》,才是完全由中国人制作的铜版画,虽刻印质量不佳,但为中国人采用铜版印刷术的初步尝试。《乾隆平定台湾战图》也是由中国的艺术家完成的铜版画作品。该作品由12幅画构成,每幅作品都有乾隆的题诗,但无画名。与《紫光阁武功图》不同的是,明显的中国绘画风格占据了《乾隆平定台湾战图》的整幅画面,都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的手法。这套组画说明中国的艺匠已经消化了技术性很强的铜版画制作技法。在此之前铜版画在中国虽未普及,但是一直作为“御制”的艺术形式受到一定的重视。

现在不少人看到铜版画作品会将其等同为木刻版画。实际上,铜版画是在金属版上用腐蚀液腐蚀或直接用针或刀刻制而成的一种版画,属于凹版。因较常用的金属版是铜版,故称“铜版画”。也称蚀刻版画、铜刻版画、铜蚀版画或腐蚀版画。国外历代大师都曾热衷于铜版画的艺术创作。从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戈雅,法国印象派的马奈、莫奈、西斯兰、德加等直至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诸大师都留下了十分精美的铜版画作品。

自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算起,中国现代铜版画发展也有60多年了。和早期铜版画传入中国后作为“御制”艺术形式的地位相比,尽管发展的过程中,陈晓南、洪世清、伍必端等艺术家为中国现代铜版画的发展作出了努力,但如今在国内铜版画创作仍然不为美术界和市场重视,因此无法给铜版画创作者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这也就限制了铜版画艺术家的发挥,使铜版画创作界处于恶性循环中。在采访中,从事铜版画创作20多年的唐承华,给我们指出了铜版画处于恶性循环的缘由,并简要而全面地讲述了国内外的铜版画创作及教学的发展及现状。

唐承华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铜版画艺术家

采访时间:03月06日

采访形式:环铁艺术区

制作铜版画主要有什么困难?

总的来说包括两点,第一点在于材料的获取。以前国内并没生产铜版画所需的材料,购买材料需要买进口的材料,价格比较高;近几年国内有生产铜版画的材料和工具的厂家,并且生产的样式更为多样,有了可替代的材料和工具。但相对来说,国外的工具和材料还是更好一点,尽管价格还不低,相对以前来说,是可以接受的。第二点就是掌握这种技法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铜版画有许多制作技法,如腐蚀法、飞尘法、美柔汀等技法,目前国内进行铜版画创作主要采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艺术家都是根据自己画面需要来选择采用哪种技法的。但目前主要采用腐蚀法,因为相对来说表现效果更为多样和微妙。

铜版画的母体虽在欧洲,但中国当代铜版画发展也有60多年了,请讲述一下中国现代铜版画的发展情况。

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先生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之同时,也将国外优秀的铜版画家和铜版画作品介绍到国内。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和条件限制,铜版画艺术未能如同新兴木刻运动那样得到发展。

1954年9月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版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展出作品包括木刻,石版,玻璃版画等196幅。第二届全国版画展览会上开始有铜版画作品入选。至1963年的第五届全国版画展,在300幅左右的入选作品中参展的铜版画仅有5幅。

50年代的铜版画艺术家极少,主要有陈晓南、洪世清、伍必端、张奠宇、赵宗藻、曹剑锋等,这些前辈都曾在铜版画创作和铜版画人才的培养上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虽然被学者称之为版画的繁荣时期,但相对于木版画的创作铜版画还处在创始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在我国举办了40多次国外版画展,其中包括丢勒,伦勃朗的铜版画展,使国人对这一舶来艺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意义。另外,李桦先生1955年出版了《铜版画技法研究》。六七十年代铜版画这一刚刚在中国发芽的画种,由于政治的原因又处于停滞状态,一直没有在我国获得长足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被学者称之为中国版画的转型期,铜版画较之繁荣的木版画则缓慢的多,但经过艺术家和版画教育家的不懈努力,也逐渐显现其厚积薄发的态势。随着整个国家艺术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铜版画的外部条件逐步完善,全国不仅美术院校开设了铜版画专业课程,而且艺术院校和普通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铜版画课程。艺术家以西方传统的和现代的版画为参照,在技术上使版画由粗糙趋于精良的同时,观念上也逐渐摆脱政治与风情,走向多元。

近年来又举办了青岛国际版画双年展和北京国际版画双年展,从事铜版画创作的画家越来越多,铜版画创作已引起更多版画家的兴趣,在版画作品展览中铜版画作品的数量已占有一定的比例。

目前国内铜版画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目前铜版画的发展处于恶性循环中。除了院校中的版画教师之外,极大多数版画家没有良好的制作条件。这既有市场和消费的原因,也有铜版画创作自身的原因。相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版画创作一直被遗忘在艺术主流之外,“85美术思潮”以来的艺术活动记录和艺术批评几乎没有涉及到版画创作领域;四年一次的全国版画展挤不进去中国美术馆;虽然有几位版画家的作品入选过国际版画双年展,在艺术水平上和世界的整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美术界还缺乏高水平的铜版画艺术与学术交流组织和活动。大众及艺术品消费人士也普遍认为版画只是一种美术印刷品,他们对版画的市场价格根本不以为然。版画艺术品在艺术市场交易中的购买者也多为外籍人士。

除了作为铜版画创作者,你还在美术学院内担任教学工作。请简述我国铜版画在教学上的发展情况。

我国解放以后,各美术学院的版画系大都设有铜版画专业。然而,铜版画制作需要有一个作坊式的场地,多数学生毕业后都不具备这样的工作条件,久而久之,铜版画这个画种渐渐式微。五十年代,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相继建立版画系,开设了铜版画专业的课程,培养出我国一批从事铜版创作和教学的专业人才,从而填补我国的艺术院校在铜版画这方面的空白。

你曾在日本留学学习铜版画,你觉得日本和国内的铜版画教学有什么差异?

教学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版画在日本艺术院校是必修课,日本整个社会对版画艺术也非常重视,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让人喜欢上版画。

其他国家的铜版画教学和国内又有什么差异呢?

国外很多艺术大学版画工作室不是闭门造车的,而是向社会开放,更具公众性。他们会定期举办作品展,以多样的形式进行版画艺术交流,来促使版画的发展和社会性影响度。

如今,国外的铜版画创作整体情况如何?

在西方的多种艺术类型中,版画还被用于艺术品的复制手段;一些画商也会要求画家在版画工作室创作版画作品,以满足画廊销售的市场需求。但作为创作手段的话,国外很少艺术家专门从事铜版画创作,主要是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才会用铜版画技术进行创作。

在我国,不仅铜版画,整个版画界都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不可能像国画、油画一样得到经济上的实惠,客观上刺激不了它的发展。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认为从事铜版画艺术工作者们该如何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我认为要从思想上对铜版画有足够的认识。艺术不能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也不是看它目前的生存状况来判断,而是看它是否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和发展前景来衡量的。从事铜版画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要有信心,多创造条件进行创作出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好作品。

猜你喜欢
铜版画版画艺术家
龙凯作品
版画作品选登
铜版画技法在作品Salute to my hero中的运用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铜版画及铜版画艺术纸
铜版画创作中的个性化语言表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