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摘抄本

2015-05-30 16:02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32期
关键词:碎念朴素一瓣

书香一瓣

世界那么大,你是需要去看看,但记得带着尊严去看,看完后要记得回家。健全的人生理应是多元的人生、多项选择的人生——先认真体验,再负责地选择。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是天然带有原罪的。但任何一种长期单一模式的生活,都是在对自己犯罪。明知有多项选择的权利却不去主张,更是错上加错。

——大冰《阿弥陀佛么么哒》,湖南文艺出版社

小编碎碎念

如果你了解大冰,那么你就会知道,这段话其实处处都是他自己的影子。作家、主持人、民谣歌手、老背包客、酒吧掌柜、手鼓艺人、业余皮匠、业余诗人、资深西藏拉漂……这些诸多的身份集于大冰一身,足以让我们惊讶,如果仔细追溯,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他在书中的种种观点。是啊,人生本来可以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我们为什么要固执而小心地为自己画下一个圈呢?

书香一瓣

头顶漆黑的夜幕像一池墨水,星光熠熠。这些星星和她科学书上的插图看上去完全不一样,书上的星星模糊晦暗,如同摇摇欲坠的口水,而天上的星星棱角分明,每一颗都像一个完美的句号,用光亮为天空断句。莉迪亚望向远处的地平线,她看不到房屋和湖面,或是街上的路灯。她只能看到天空,又大又黑,可以把她压垮。他们仿佛置身另一个星球。不——像是独自飘浮在太空。按照墙上贴的星座图,她寻找着天上的星座:猎户座、仙后座、北斗七星。现在看来,与实景相比,图片上的星座显得呆板稚气,轮廓生硬,颜色单调,形状牵强。而眼前的星星像衣服上的亮片一样对她眨着眼睛。“这就是所谓的‘无限。”她想。

——[美] 伍绮诗《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小编碎碎念

在这个信息与科技泛滥的年代,我们越来越懒,越来越依赖于间接经验,而不肯停下匆忙的脚步,平静自己的心灵,擦亮眼睛,来好好地看一下这个世界、这个自然。任你可以写出再华丽的文字,也难以描绘出人间真实的美丽。星空也好,野花也罢,哪怕是一缕缕清风,也需要我们站在田野里、山岗上,仔细倾听,慢慢品味,方能感知其中的美好。

书香一瓣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惧怕未知的事物,无论在舒适区的边缘地带摇摇欲坠的生活是多么有限无趣,跨进一个地理和文化上的异域,重新安置生活,必然会暴露出我们的劣势和缺陷。

正如挪威人所说:全心全意地热爱一个新地方、一类新人群、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有时候,这种热爱的开始恰恰是粗略模糊的,可能是出于好奇而对这个地方匆匆一瞥。我们观察当地人,观察他们在交谈中的动作、言语和手势。不久后,我们就养成了和他们一样的饮食习惯,出声地喝味噌汤,从肩膀上空吐出果核,从热乎乎的法棍上掰下一块,剥去冻虾的皮,等等。做这些的时候,我们仿佛双眼已被蒙上,双手已被反绑在背后,只有盲目跟随。

——[美]梅丽莎·道尔顿·布拉德福德《安然于行的幸福》,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小编碎碎念

探寻未知与盲目跟随,看似遥遥相望的两个极端,如果少了理智与坚守,便会很快地滑到另外一边。世界的美好无人能否定,而我们要做的是欣赏、学习与珍藏,而非人云亦云,邯郸学步,这样的话,哪里还有什么新地方、新景色?哪里还有什么好奇与美丽值得我们去探索呢?所以,把握好度,把握好自己,才能安享未知。

书香一瓣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读《诗经》,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染着风霜的马车与木铎声趁夜色把这些诗句送到我们的眼前,我们在遥远先人的感情里又幽幽地活过一次,他们布衣上浓重的汗碱味让我们一下刺酸了鼻子。

不要说物质已多么奢侈,当时间沉淀了一切,我们终究渴望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说一些朴素的话,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所有都像麦秸一般真挚。

一册《诗经》,一种血脉相连的痛,使这个普通的冬夜从近百个冬夜里脱颖而出。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斋戒,《诗经》,它本来是铺陈的香火,是清静的素食。沿着《诗经》的水路溯流而上,如同被沿岸庙宇中缭绕的香烟之气深深地抚摸。

——陈蔚文《溯水而上》

小编碎碎念

人们读《诗经》,读到的大多是古诗词本身的美丽,而作者却陶醉于诗词背后那些朴素而真实的生活。无论时间怎样变迁,美与善始终是我们不变的追求。生活与物质越丰富,我们对内心的丰盈也就越渴望,那个“水草丰美的地方”亦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令人心生向往。

猜你喜欢
碎念朴素一瓣
隔离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心意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童心一瓣
农人碎碎念
小编碎碎念
小编碎碎念
身乘一叶舟,心绽一瓣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