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细节

2015-05-30 10:48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32期
关键词:长安街白线归巢

规  则

一位作者写了一则他在澳大利亚亲历的见闻:

一个傍晚,他们从墨尔本出发,赶往菲律普岛,去一睹企鹅归巢的美景。他们从车上的收音机获悉,菲律普岛上正在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据估计,在他们到达菲律普岛前的一个小时,这场比赛就要结束。到时候,观众散场,便会有上万辆汽车向着墨尔本方向开来。因为这条公路只有两个车道,他们担心会因此堵车而失去看企鹅归巢的机会。

距离菲律普岛还有60公里时,车流蜂拥而至。此时,他们看到,从北往南开的只有他们一辆车,可是由南往北开的车却有成千上万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他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来的车子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接着,作者又说:“这里是荒凉的澳大利亚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一道看起来毫无约束力的白线。”

(文/徐长才)

雅  量

胡适待人和蔼,对年轻人尤其如此。他在北京大学做教授时,因为学识渊博、性情温和、胸怀开阔等缘故,很受学生欢迎,而胡适自己也十分乐意与他们交往。当时,胡适给自己立了一个规定——每个星期日的上午在家接见学生,类似组织一个沙龙。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可以谈,胡适尽力解答。

1935年冬,一位北大学生约见胡适,电话中约定第二天上午七时见,学生误听为下午。第二天下午,学生前往拜访,被告知胡适不在家。正欲离去,胡适急匆匆回来,将学生迎至家中。胡适问:“上午在候,何以不来?”学生说:“误听以为下午。”胡适笑道:“我亦疑你误听,故特趋回。”

如此姿态和雅量,如今做教授的,还有几人?

(文/杨海亮 楼兰摘自《读者》2015年第16期)

落  叶

作家齐邦媛在《巨流河》里有这样一段文字,那是1945年的秋天,有一天,齐邦媛去朱光潜教授家上课——“那时已经深秋了,院子地上积着厚厚的落叶,我帮老师扫枯叶,朱老师立刻阻止说,我等了许久才存了这么多层落叶,晚上在书房看书,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

且慢扫,阶前叶,我要留它听那窗外风雨琳琅,辨那季节转换了轮回。其实,即便是落叶腐烂了,也是好的,隐隐的落叶里,也散发着草本的香气。

(文/李丹崖 楼兰摘自作者的博客)

动  人

好几年前,我路过天安门广场,在长安街上看到一个画面:那一定是一个乡下来的妇人,因为只有下田劳动的人才会有那么粗壮的骨骼。她喂孩子吃奶,毫不遮掩,孩子吃饱了,奶汁还很多,她就让奶滴到长安街上。我觉得那个身体好动人:她跟那块土地是在一起的。我问自己:T台上的美跟这个妇人的美,哪一个能让我记忆更久?

(文/蒋勋)

读  书

法国知名电影学者尚·克洛德·卡里耶尔说,25年前,他在巴黎坐地铁的时候,总是会遇见一个坐在地铁站的长椅上好像在等车的人,这个人身边总有四五本书,天天坐在那里看书。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好奇,过去问这个人到底在干吗,这个人说了让卡里耶尔难忘的一句话:“我就是在读书。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地铁站里读书,是因为这里是唯一一个不用消费就可以一直坐着的地方,而且冬暖夏凉。”“我很快走开了,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他的时间。”卡里耶尔说。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永远别想摆脱书。

(王世全摘自《感悟》2015年第6期)

纯  粹

那年去厦门,团队的客车司机是一个敦实的中年男子,寡言少语。每到一处景点,我们都蜂拥下车,参观拍照,他是稳坐不动的。他左手边的车门,被改造过,上面有一个简陋的茶台,一个保温杯,一个紫砂小茶壶,几个小茶杯,却丝毫不影响他停车就品茶的兴致。主动找他闲聊,说到喝茶,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再喝他一杯茶,夸他茶好,他哈哈笑着一脸陶醉,我就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爱茶的雅人。

杨葵谈到雅和俗,他说:“如果非要在雅和俗之间画一条界线,我个人觉得这条界线应是用心如何,不得已而雅便是真雅,雀跃求雅便是真俗。”

(文/黄晔)

猜你喜欢
长安街白线归巢
小鸟归巢
兑现不了的诺言
青丝与白线
小巷
祖国在长安街上赶路——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白线
春分的秘密
青丘白线线
归巢
长安街上赛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