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泡腾片引发的悲剧

2015-05-30 10:48王晓雨
婚育与健康 2015年2期
关键词:泡腾片杏仁核片剂

王晓雨

近日,一条“干服泡腾片致死”的报道引起轰动。据报道,小牧浩因为感冒发烧到某医院就医,打完点滴后,牧浩妈妈从标明“口服”的“娃娃宁泡腾片”盒子里拿出一粒直径约6毫米的药丸给牧浩服下。服药后10秒左右,牧浩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地咳嗽,嘴唇也慢慢变成了青色。经医生切开气管后取出已经化为一摊水的泡腾片残渍,但牧浩最终却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宝宝死因可能是异物卡喉

报道出来后,引来多方关注。多名医生表示,直径仅6毫米的泡腾片即便是干服,其本身在喉管分解窒息的可能性也很小,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噎住了,这种情况与异物卡喉的情况是一样的。临床上经常遇见一些由花生米、杏仁核、果冻、玩具零件、硬币等卡喉的患儿,异物卡喉导致呼吸堵塞,大脑缺氧,才会引发意外。

切记:泡腾片不应直接口服

专家指出,不同剂型的药物服用方式不同,服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该事件中的泡腾片是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泡腾片遇水可产生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碳),使片剂快速溶解,例如维生素C泡腾片等。如果不小心将泡腾片口服,会在口腔及胃肠道迅速释放大量气体,刺激黏膜,甚至造成意外。正确的做法是将泡腾片溶解在温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口服。

温馨提示:服用泡腾片需注意

1.要现喝现泡,放置过久,溶解于水中的药物会因氧化而失效。

2.用水不能超过80摄氏度。水温过高会使药物有效成分部分或全部失效。

3.不能用茶水或饮料泡服,因为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的物质。

4.儿童要在家长的看护下服用,切莫让儿童自行服用。

5.严禁直接口服或含服。

6.本品保管中密闭不严、受热或受潮,泡服时出现不溶物、沉淀、絮状物等,不宜再服用。

猜你喜欢
泡腾片杏仁核片剂
李晓明、王晓群、吴倩教授团队合作揭示大脑情感重要中枢杏仁核的跨物种保守性和差异
泡腾片变身“太空欢乐球”
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杏仁核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MRI测量中国健康成人脑杏仁核体积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一生只为这一片!盛安环保将有机酸泡腾片升级到2.0版本
维生素C泡腾片应该怎么喝呢?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HACCP在氯雷他定片剂生产质量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PP-100Ⅲ型片剂/胶囊瓶装包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