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管理创新

2015-05-30 22:00黄廷秀
学理论·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社会实践大学生

黄廷秀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上是一种自主管理的实践。自主包括意识、能力、方法、视野等方面的自主。社会实践自主管理的路径是:增强自主管理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总结自主管理方法,开阔自主管理视野。如何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自主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36-02

就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整体情况而言,活动的内容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实践内容与大学生的专业结合不紧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脱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自主管理体系不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实行一刀切的单方管理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管理意识,挫伤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社会实践的效益。

如何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有效性。应从以下方面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增强自主管理意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管理,是指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人,社会实践是自我设计、自我探索、自我达到目标的过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是在校方的要求下的“被实践”,也不是社会对大学生的一种强制,更不是一种惩罚,而是大学生生命旅程中的快乐之旅,其核心是大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所谓主体意识,指的是主体对自我存在、发展和价值的意识[1]。它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在开展思想品德与法律修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遵从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宗旨,让学生担任实践活动的小组长,各成员都分工明确,所有成员共同管理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才能和品德对象化为物质或精神成果,满足了自我和社会的需要,人生价值才有潜在的转化为现实的价值。”[2]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独立完成任务,主动寻求发展。主体意识是自我存在的方向标,必须树立主体意识,才能在激烈复杂的环境中不迷失自己,也才能主动地去维护自己的自主权利和人格尊严。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不依赖同学和老师,学会反思。

自主意识,是一种自觉发展的意识。自觉发展是主动寻求的、理性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赋予大学生更充分的自主性、自由性与创新性。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树立自觉发展的意识,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运用自身知识影响着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真正认识自我。理性的分析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部联系,树立自觉的发展意识,把自觉的发展当成适应社会的生存手段,将自觉的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主管理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第一,实践能力是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用于改造自然和社会。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实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理论,在社会实践中检验理论,而不是不加思考全盘接收。这就需要树立实践意识,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交往能力。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基本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交往要本着平等互敬的原则,通过沟通交流,顺利完成自我管理任务。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便没有信息的传递、交换,更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说,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条件,因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交往。交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交往就谈不上人的发展。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交往能力不强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实践中重视交往能力的提高。要深刻地认识到:交往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生存能力。学会生存,是每一个生命存在的基本问题。现代社会,物质生产高度发达,人的生存需求已经不单停留在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上,而是要求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富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没有生存能力的生命终将被大自然淘汰,现在的大学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然而,部分大学生在家有父母呵护,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学校有老师护着,如同温室的花朵,缺乏生存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未来的生存能力。在将来,不仅要能生存,而且要有尊严地生存,这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

第四,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每一位大学生成长的阶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重复的,在实践活动中,每次都要有新的感悟,这就好比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个人的创新素质怎样,创新能力怎样,关系到个人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创新能力并非人人都有,真正的创新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获得。创新知识的获得固然是通过理论学习,然而,创新的能力、技巧的获得却是一个实践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突破禁区,逐渐增长自己的创新能力。也许开始的创新步伐是小的,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多次反复和深入,创新能力会获得很大提高。

三、总结自主管理方法

(一)制定自主管理方案

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始阶段,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独立确定项目方案。方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没有方案的实践活动是盲目的实践活动。在制定方案时不要求全,要有重点,要考虑实际需要和完成者的能力。在制定方案时,可以由主持人提出,由参加者发表意见补充。有条件的可以制定初步方案,然后在小范围内实践一下,再对方案进行完善。其核心是,对方案要论证充分。因为方案实际上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选题,选题的方向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学习自我管理方法

方法就是策略,好的方案没有正确的策略是不可能成功的。首先,要针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方法。有个人管理法、共同管理法、协商管理法。如果是几个人共同管理,要求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自我管理方法要围绕一个中心,即落实责任,所有的任务要有人负责。在实践中出现了新的情况,方案调整了,方法要跟上,并做相应的变化。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不仅要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也要适合大学生本身的情况,既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三)不断丰富自主管理的内涵

目前国内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管理能力比较欠缺,同国外大学生自主管理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对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有些还停留在国家的法律和文件精神层面上,在大多数时候学校的管理代替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感受。在欧美等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要增强自主管理能力意识;学校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健全大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社会各方面要提供适合大学生的实践岗位和进行必要的技能指导。

(四)学科交叉,活动融合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4]自主管理要打破学科界限,不同学科的同学融合,共同管理社会实践活动。然而,以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不同的学科分开,独立地开展的,其实,人类社会的实践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也是彼此有联系的。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学会改变传统单独学科独自实践的思维,尝试探索学科交叉开展实践活动,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思想解决实践中的难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学彼此的优势,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五)人际互动

人际互动是大学生初到社会必须要面临的挑战,是人能否在社会生存的关键。在社会实践中,实践的主体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活动的开展必须会接触不同的人,人际互动必不可少。人际关系的好坏对活动的开展和主体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实践的过程里,实践主体必须要学会与同学、老师、学校、实践单位、社会进行人际互动,在互动中了解自主管理的不足,听取他方对自主管理的意见,学会分享社会实践的成果。当然,刚开始,社会实践中的人际互动可能是处于初级水平的,但是,只要有信心,不断学习互动的技巧,就会使互动的效果不断提高。

(六)利用新媒体

自主管理不一定是人与人面对面的实体管理,也可以是通过虚拟空间来完成对现实中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所以,大学生应该善于把新的科技成果运用到自主管理中。新的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去创建自主管理平台,如微博、微信、QQ、飞信、贴吧、网站等,实现社会实践的自主管理。利用新媒体涉及到:目标的确定、项目的选择、设计、实施、监控、结果以及结果的评价。比如,建立QQ群,在群里发布管理的信息和动态,跟踪管理过程,评价管理结果,总结管理经验,推广管理成果。

参考文献:

[1]鄭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0.

[2]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9.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社会实践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试析如何让小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