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015-05-30 01:01宋菲菲
学理论·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滇西高校微信

宋菲菲

摘 要:微信是腾讯推出的一种高端的网络交流工具,作为自媒体的一种新生力量发挥着传播媒介的作用,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调查了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微信使用情况,深入分析微信在临沧高校学生中应用推广情况及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对如何使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在临沧高校产生更高价值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微信;滇西;高校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64-02

引言

微信是有着“中国最大的虚拟运营商”之称的腾讯公司推出的旨在搭建一个基于多媒体格式的互动平台,用户可以借助手机软件联网实现畅通对讲,不仅能够与朋友分享好玩的图片、文字短信,还可以体验到类似“对讲机”这种对讲通话的新玩法,支持单人、多人语音对讲还有传送视频功能,微信让手机变对讲机,而语音短信颠覆了传统的文字短信,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比短信方便,比电话省钱的微信将冲击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盈利模式,成为后微博时代重要的社交工具之一,腾讯商业帝国的地位也将夯实得更加牢固[1]。微信作为新技术下反映社交与互动本质的高端网络交流工具,以独特的“语音对讲”、“手机群聊”、“LBS”等功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据统计自腾讯公司2011年1月推出以来,截至2012年9月,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2]移动互联网界的更新速度惊人,QQ聊天工具已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微博局限于弱关系社交,而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大学生群体作为微信的重要用户群体,微信文化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正确利用微信是每个大学生、高校教师、新闻从业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微信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微信在临沧高校学生中应用推广情况及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对如何使微信在临沧高校产生更高价值提出相应的思考。

一、问卷调查

1.调查背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媒介,微信因其较少的流量消耗、较高的兼容性和较丰富的信息传递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群,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已赢得巨大市场的微信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挑战。对于内陆地区,尤其边疆城市,微信尚未达到普遍的程度,我们着重调查滇西地区一所边疆高校——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微信使用情况。

2.调查情况

本文以抽样问卷调查法为主,兼顾网上调查法,以保证达到预期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被调查对象问卷填好收回后对各题各选项进行分析总结。此次调查,我们在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率为96%;对于网上调查,采用微博和微信调查方式,主要获取网络群体对于临沧地区微信公众账号的使用情况,回复达到122次。通过问卷调查与网上调查,我们获得了临沧市高校学生(主要是臨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微信使用情况,如使用人群基本情况及分布比例、微信使用频率、关注的微信公众账号类型内容、朋友圈常见内容类型等信息有了初步了解。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临沧市高校微信使用人群基本情况及分布比例

根据对临沧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使用微信的男生为291人,占60%,女生196人,占40%,男生微信使用者多于女生,原因与男生对新产品及应用软件有较强烈的体验欲望有关。

2.临沧高校对微信使用群体的年级分布

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体,大三、大四待毕业学生较少(这也与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数量有限,学制大多为三年有关),其中大一学生326名,占65%,大二学生130占26%,大三、大四学生占12%。这与低年级学生面临的毕业及就业压力小,精力时间充足有关,有余闲和余力体验新事物有关。

3.临沧高校学生微信使用频率

在调查的群体中,有65%的调查对象在手机上安装了微信手机客户端,调查中还有极小的一部分群体13%未使用智能手机,从此数据可以获知,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基本普及,微信这一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手机客户端已经为广大学生群体所关注和使用,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将微信作为生活中常用工具之一。微信使用频率低于每月使用一次的只有50人,只占10%,把微信作为日常生活常用软件之一的已经突破半数,达到了257人。有近50%的微信使用者每天使用微信时间达到3小时以上,由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信或者手机是未来校方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还发现,在微信的众多功能中,大学生了解和使用最多的就是文字通信和朋友圈,因此说明,大学生使用微信更多地是进行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而娱乐、支付等其他功能的使用则很少。

4.临沧高校学生订阅微信公众账号的情况

微信公众账号具有跨平台性、开放性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临沧师范高等专科有65%的学生已经订阅了不同的微信公众账号。调查显示,28%的用户是关注新闻信息,40%的用户是为了获取朋友圈内朋友的动态,32%的用户是在关注休闲娱乐信息。

5.临沧高校学生对推送消息的处理

临沧高校学生对于推送的消息处理,其中70%的用户会对自己关注的账号推送的消息点开查看并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享,20%的用户只会点击查看;剩下8%的用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但对其推送的内容缺乏关注。近一半的用户会进行分享,也就促进了信息的二次乃至多次传播,从而扩大信息的传播面。这对于信息的传播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一半的人会进行分享,无论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是直接发送给好友,都表明学生群体对于较好的内容更愿意分享给自己身边的人。另外2%的群体对推送的消息不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微信订阅好折叠后,信息的累积性,多个公众号折叠在一起,容易对信息造成累计,信息多了也就减少了点开查看的兴趣。经过调查发现用户希望接收到的信息推送方式主要是图文形式,这类用户占68%,其次分别是纯文字、语音和图片形式,各占16%,图文形式的信息能够将图片、文字结合起来,给人更好的浏览效果,甚至插入视频等更方便直接的获取信息,语音、视频、图片这三种推送方式也可以让用户体验较好的视觉效果,但对于学生群体来讲,这三种方式更消耗流量,产生的费用较高,相比之下,图文则更为学生群体喜欢。朋友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公开平台,只有好友才能看到对方发布的信息)所以如果文章内容不能迎合粉丝的兴趣,很难进行二次传播,一般朋友圈内朋友分享的内容80%都会点击查看,所以信息的多次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朋友圈的分享信息。从调查中发现,除了和个人相关的生活信息以外,更有利于传播的信息是内容丰富的图文消息,那么,也就说明,怎样做好推送的图文消息才是信息传播的关键。

三、微信对临沧高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微信速度快且生动形象,有强大的语音功能且无地域限制且资费便宜。即使是在国外,微信照常可以使用,而且其便捷的传递性能不会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其资费也不会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方便与国外的亲人沟通联系。

事实上,从微博走红开始,传统的通信方式就已经有所改变,一些人开始习惯减少发短信的数量,当需要与他人联系时,发一条微博或者从微博上发一条私信,成为他们的新选择。而随着“微信”的出现,将来人们或许会进一步减少短信和语音通话的数量,遇到不太着急的事情时,发一条语音信息或许是一个更加方便的选择。

高校大学生群体是信息时代的主导者,对于新事物的出現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加之微信上手容易,操作简单。越来越多元化的功能,越发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从前文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的大学生对微信从未了解,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并且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有近50%的微信使用者每天使用微信时间达到3小时以上,表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微信很大的影响。

不可否认微信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主能动性、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不能忽视微信的负面效应,比如,使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导致道德意识薄弱,与现实中的道德形成反差,容易放松警惕,受骗上当等。

基于微信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效应,作为高校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引导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鉴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并开展微信公共平台与学生互动,使学生的微信活动在一种良性监督之下运行。

四、结语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坐落于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临沧。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微信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微信在临沧高校学生中应用推广情况,发现该校仅有4%同学未接触微信,50%以上同学每天使用微信3小时以上,微信对大学生产生了正负两方面影响。如何使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在临沧高校产生更高价值,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加强对使用微信大学生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道德观、避免上当受骗,有利于校方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形成一种良性有序的互动,进而创造出边疆高校和谐、稳定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汪梦竹.网络社交新媒体的狂欢——以微信为例[J].媒体时代,2013(10).

[2]徐静.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2).

猜你喜欢
滇西高校微信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微信
助推滇西乡村幼儿教育事业更上层楼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