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疗法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2015-05-30 02:45张丽
学理论·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张丽

摘 要:沙盘疗法是融合西方心理分析理论和东方易经哲学思想而形成的心理疗法,各高校可以在心理教育实践工作中对沙盘疗法加以具体应用,构建以沙盘教学用具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运用沙盘促进共性问题的解决和团体培训的开展,在个体心理咨询中借助沙盘让个体在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内获得自性化成长,从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工作上突出体验性、互动性和分析性。

关键词:沙盘疗法;教学模式;团体培训;自性化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59-02

沙盘疗法是融合西方游戏理论和心理分析理论,吸收东方易经哲学思想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对沙盘疗法的探究可以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加深对大学生自我的产生、人格的发展规律、自性化实现过程的理解,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高校也可以在心理教育实践工作中对沙盘疗法加以具体应用,从课程教学、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入手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沙盤疗法的发展现状及基本设置

瑞士荣格分析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DoraKalff)是沙盘疗法的正式创立者,她在1962年的国际分析心理学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沙盘疗法的思想,1985年成立了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标志着沙盘治疗体系的形成。目前,国际上有几十个沙盘游戏治疗组织和专业研究机构,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与作用。沙盘疗法的应用模式也已由个别疗法、长程疗法、独立疗法模式逐渐发展为团体疗法、短程疗法以及整合疗法的多元应用模式,并会向更多的模式研究方向发展。

沙盘疗法的基本设置包含了沙子、沙箱和各种模具,沙箱的规格一般为57cm×72cm×7cm,沙子有干沙和湿沙之分,模具通常包括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飞行物、建筑物、生活用品、怪兽等。作为一种适应广泛的心理分析技术,沙盘疗法涉及潜意识水平的工作、富有象征性的积极想象、内在儿童式的自然沟通,从而实现感应性的转化、整合的自性化发展,它在心理辅导中的意义和价值也相应地得以呈现。

二、沙盘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1.沙盘疗法可以引导学生接触潜意识,从而进入心理的深层世界

沙盘是意识和潜意识沟通的桥梁,大学生在创造自己的沙盘图画时,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无意识的工作中来,并通过自由且富有创造性的操作将其潜意识在三维图画中赋予形象的呈现。沙画可以帮助学生激活那些大多属于无意识的心灵意象和存在状态,开启其心灵历程,导向个体心灵的治愈和人格的发展。

2.沙盘疗法可以通过象征辅助学生进行自由的积极性想象

通过沙盘,学生有一个机会让那些补偿性的意象进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在沙子中塑造这些意象,可以对沙子本身和各种各样的沙具进行积极想象,进行个性化的塑造和变形。在积极想象之中,沙盘成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场,而沙画即是制作者为这一特殊的交互作用赋予的可见的和具体的形式。

3.在沙盘中手的运用和身体的参与将学生全身心地带入体验

在沙盘治疗中,手可以给无意识中活跃的能量以形状,手可以联结学生的内在和外在,联结精神和物质。沙盘制作的关键也在于借助手以及身体活动的参与,在沙中创造各种各样的三维图画,通过图画将自己的身体、灵魂和精神全都投入到这个体验的过程中。

4.通过沙盘,学生能够沟通内在儿童,从而获得自然的创造力

通过沙盘制作,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小孩”,他不能说出“哪里受伤了”,但可以通过沙盘的三维图画表现出来,教育者则可以运用自身的观察力使用所有感觉来找出制作者隐藏的伤痛。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沙盘来表现与发展儿童本身所拥有的一种完整性,这种完整性是人类自出生起就带有的潜能,它对心灵的治愈会发挥重要作用。

5.在沙盘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中学生可以得到整合的自性化发展

自性化是指个体人格发展的过程,是个体朝着全面、成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最终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沙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与保护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的意识能够得到放松,他的心灵能够走向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实现自性化与整合化的目的。

三、沙盘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那么如何将沙盘疗法融入大学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建立基于沙盘疗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呢?具体而言,高校基于沙盘疗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构建以沙盘教学用具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进展

沙盘制作完全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类课程课堂教学的辅助模式。我们可以构建以沙盘教学用具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融团队合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为一体,通过直观的沙盘模拟现实场景,突出教学的体验性、互动性、分析性,从而强有力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如心理学课程有关人际理论的教学、个性分析的内容就可以以沙盘制作的方式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沙盘的制作来模拟团队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沙盘制作过程中学会观察个体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分析人际合作中的行为特点,从而进一步分析个体的兴趣、需要、性格等个性特征,体验人际交往中个体的合作倾向、群体的心理特征等。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会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分享,学会人际交往的具体技巧。

2.运用沙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共性问题解决和团体培训的开展

团体沙盘是运用沙盘疗法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方式,它融合了沙盘游戏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提供了单纯的沙盘游戏或单纯的团体辅导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团体沙盘辅导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的解决,如个性问题、抑郁倾向、焦虑倾向、人际关系问题等健康性心理问题的系统性团体心理辅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大学生团体培训工作的开展,如各种团队合作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管理能力提高等发展性心理问题的团体培训。沙盘可以为这些团体辅导和培训提供很好的载体和依托,让学生在共同制作沙盘这样一个平台上互相激励、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借助沙盘进行个体咨询,让个体在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内获得自性化成长

个体心理咨询是实施沙盘疗法的主要模式,高校在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咨询方面,可以将沙盘疗法与故事讲述技术(Storytelling Technique)结合起来,让个体在沙盘制作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完全解放,获得充分的内在体验,并在自己的故事讲述中充分表现与表达自己。学生在完全自由与受保护的沙盘制作过程中进行心理和情感的深层体验,他们在沙盘的制作过程中很快就会知道,每个人都是可以接近整合的,并且这种整合包含了多个方面,它们可以表现为意识与潜意识的整合,也可以表现为躯体与心灵的整合,还可以表现为内我与外我的整合。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沙画找到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沙画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新的转化过程,并将其转化到现实的生活中来,最终实现自性化发展和人格的整合性发展。

四、沙盘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1.在沙盘疗法中教育者的角色是陪伴者,而不是辅导者

在沙盘疗法中,教育者需要打破原有心理咨询中咨访双方地位不平等的现象,摆正自己在咨询中的角色。教育者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在沙盘治疗过程中自己的角色是陪伴者而不是辅导者和专家,要借助于沙盘让自己深入到学生的人生故事中去,在倾听与感受中加深对学生的理解。

2.在沙盘疗法中教育者要特别注意掌握提问的技术

在沙盘疗法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育者不是解决问题的专家,而是提问的专家。沙盘疗法虽然是一种非言语性的疗法,但学生要在潜意识的制作中对内在心理进行充分体悟与感受则需要教育者的适当引导。这时,教育者针对沙盘的提问就显得十分重要,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与感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心理成长。

3.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沙盘表象之下的深层次意义

很多教育者在理解学生制作的沙盘时可能只注意到了表象,其实表象可能很简单,但背后的意义却很丰富。沙盘疗法属于深层心理学的一种心理疗法,需要从人的潜意识层面出发来促进人格的改善。在运用沙盘疗法时教育者需要知道无意识世界的分析法则,综合细致的观察、敏锐的直觉感受、深入的解析等各种方法来挖掘学生的潜意识。

4.在沙盘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过多的主观性参与

沙盘療法作为一种非言语的、直接与无意识相接触的心理疗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在沙盘疗法中,教育者过多地进行主观性的分析与诠释,可能会产生偏差,也很容易将这种理解性的偏差通过言行在无意间传递给学生,从而产生误导。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沙盘治疗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多的主观参与,而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体悟与感受沙盘所引入的精神世界。

5.要注意沙盘疗法与其他心理疗法的结合

任何一种心理疗法都有其针对性,孤立地单纯使用一种疗法会有较大的限制,沙盘疗法也是如此。其实沙盘只是以谈话为中心的心理教育的一种辅助方式,我们需要思考沙盘疗法如何更有效地融入整个心理教育领域中来,成为一种适应性更为广泛的心理教育方式。因此,并不是倡导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单纯使用沙盘疗法,恰恰是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将沙盘疗法与其他疗法有效融合、互相补充,实现沙盘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更广阔的应用。

参与文献:

[1]Dora M Kalf.Introduction to Sandplay Therapy[J].Journal of

Sandplay Therapy,1991:11-12.

[2]申荷永,高岚. 沙盘游戏:理论与实践[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57.

[3]蔡妮娜.叙事疗法在生涯咨询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

[4]耿柳娜,张日昇,赵会春.箱庭在心理咨询实践和实证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

[5]陈顺森.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6]单志英.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96-99.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