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学习的实证研究

2015-05-30 02:45曾婷李朝晖
学理论·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专业学习教育

曾婷 李朝晖

摘 要: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和专业学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从第二课堂活动和专业学习的实证研究入手,搭建多种活动平台,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学习;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79-02

一个完整的大学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培养思辨评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远超过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为提高大学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的兴趣并给予可操作的机会,如何将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学习结合,促进大学生专业学习已经成为高校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大学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分析

(一)大学第二课堂活动是专业学习的重要补充与延伸

单纯理论讲授导致学生智育目标狭隘化,阻碍学生个性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高校学生在专业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本课题组对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做了一次简单的调查。共有138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79.52%的学生认为课堂实践性不强,63.86%的学生认为课堂存在纯理论教学的问题。

调查中的数据显示:85.54%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学术型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帮助。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发现学生个体的潜力,使学生的个性与能力有效结合。因此,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动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成为大学专业学习的重要补充。

(二)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专业学习的互动

大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影响是高校单纯依靠专业学习所无法达到的。它在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同时,能够激励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激发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交流和创造。对大学生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存在,弥补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被动接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互动。

二、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学习结合的实证实践与探索

本课题组对学术型活动——模拟商务谈判大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广东培正学院已举办了两届模拟商务谈判大赛,从参与学生的数量来看,是逐年增加的,两届的数据分别是228人,774人;从参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运用实践型的活动吸引人,并且此类学术性活动实践性强,也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从教授商务谈判这一门课程的老师反馈,此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商务谈判这门课程的热情。从参与学生数量、学生和老师的反馈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校学生对实践性、操作性、运用性强的学术性活动充满兴趣、充满热情;第二,举办实践性、运用性、操作性强的学术活动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不同的学者对大学生社团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把大学生社团分为文学艺术类、体育类、知识学术类、专业技能类和社会服务类五种类型。[1]在被调查的17所高校中发现:文学艺术类社团123个,占36.8%;体育类社团94个,占28.1%;知识学术类社团39个,占11.7%,专业技能类社团47个,占14.1%;社会服务类社团31个,占9.3%。在填写参与社团人数的12所学校中,参与社团的学生共15 672人,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4.9%。其中参与文学艺术类占37.4%;参与体育类占20%;参与知识学术类占12.3%;参与专业技能类占18.3%;参与社会服务类占12%。

广东培正学院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93.98%的学生都参加过社团活动,89.16%的学生都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参加社团活动,36.14%的大学生每周投放到社团活动的时间都在4个小时以上,87.95%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主要是为了认识更多的同学、锻炼交际能力以及其他能力。

上述数据都表明:第一,高校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高,并在高校学生课外活动中占大多数的时间;第二,大部分学生是参与文体类的第二课堂活动,而参与专业技能类的第二课堂活动不到五分之一,与专业有关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缺乏和参与人数之少很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结合对高校专业学习与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现状分析。第一,举办有关学术类的第二课堂活动能够促进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够提高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第二,高校中有关学术性、专业技能性的第二课堂活动较少,很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第三,高校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着共性,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首先,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活动都存在于同一个校园环境中,受整个校园环境的影响,不管是专业学习还是第二课堂活动都由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其次,专业学习是理论基础,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实证效果的分析

模拟商务谈判大赛作为独具第二课堂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特色的校园活动,对大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开展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以促进大学生专业学习是目前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根据上述效果证明,模拟商务谈判大赛应该作为學术类活动的重点工程纳入校园学术氛围建设

学术氛围建设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由前述数据和活动效果可知,目前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偏向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大部分是以娱乐、兴趣为主,忽视校园的学术氛围的营造和学术性活动的作用。所以学校可将高校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作为校园学术氛围建设的重点建设对象纳入高校发展总体规划。

(二)模拟商务谈判大赛明确高校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的举办目的,着重促进专业学习的发展

大学生在新时代社会中,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提高自身发展的基础,所以专业学习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校园应该举办高校学术性活动,把高校学术性活动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从而促进该项工作的实施。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高校领导需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高度重视高校学术氛围的营造;第二,高校要充分引导专业老师将相关专业的学术性活动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让课堂更具有实践性,更加有活力,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造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能力;第三,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时,不仅要保证层面、数量以及经费,更要注重质量。

(三)模拟商务谈判大賽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增强专业学习的实效性

高校中会出现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过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参与程度不是很高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提高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第一,第二课堂活动应该为各系部专业学习做准备,为专业学习提供实践机会。以模拟商务谈判大赛为例,在策划活动中,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要求;其次,要适应校内相关专业的特点。根据各系部的专业设置特点,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和设计活动形式。为各系部打造相应专业知识的品牌活动时,更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创新,使活动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通过参加该类活动对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运用,提高实践性。

第二,组建优秀学生干部队伍。举办模拟商务谈判大赛活动,离不开社团组织或学生组织干部。在举办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为了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顺利开展,需要组建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努力在实践中构建高效率、高能力、高协作的学生干部队伍。

第三,提高专业老师的参与度。举办学术性活动需要专业老师的支持。融入了专业元素的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不同于文体类活动、志愿性活动。给参赛学生培训和在比赛过程的点评中,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跟支持,有利于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的开展,并且可以让参赛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活动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要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跟支持,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并把相关的指导精神下达到各系部。让各系部老师都了解各系部的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其次,学校应实施对支持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的专业老师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专业老师的积极性。

(四)调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是第二课堂活动促进专业学习最重要的目的

调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是促进高校学生专业学习有效的方式。参加模拟商务谈判大赛类活动,学生能充分地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到专业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那么,要想调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的积极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方面,高校应加大此类活动的宣传,提高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的知名度。这需要依赖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更需要依赖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们。另一方面,专业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实践和灵活运用知识的重要性。在专业知识授课期间,可以向学生们推荐学校举办的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此类活动。

四、结语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校园的特色之一,专业学习也是大学里重要的学习任务。同时,高校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活动之间存在共性,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通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第二课堂学术性活动,促进大学生专业学习,改变校园文化建设中忽略学术氛围营造的状况,提高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大学生体验到实践的魅力。

总而言之,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专业的学术性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使大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更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充分地体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伍德勤.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和智坤.提高学生活动实效性的措施[J].科技信息,2010.

[3]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月刊,2001(1).

猜你喜欢
专业学习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立足校本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的结合
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专业学习现状的调查
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专业学习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