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2015-05-30 02:45于家奇
学理论·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习需求有效性教学大学英语教学

于家奇

摘 要: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全球应用最广的语言。因此在中国教育之中,英语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在教学。但是也要看到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英语的学习和英语的教学都不能有本质性的提高。通过学生学习需求的视角来改进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改革;学习需求;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98-02

伴隨着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英语成为衡量人才的必要标准之一,并且越来越受重视。对于本科学生来说,英语能力直接影响今后的发展。但要看到的是,现在的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积极性不高、交流不流畅、听力水平不强等。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教学的模式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模式的主体就是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主客观需要要求知识的获得,这种方式是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提高。这就说明英语教学要想得到有效提高就要改变现状,因此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做了一系列研究,发现现在的英语教学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成为研究重点。

一、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调查

自从学生接触英语以来,英语就是学校和家庭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学习者学习时间最长的科目之一,大学入学之后英语依然是必修学科。据调查显示,各大高校英语教学课时大概是每周六节课,相比于其他学科,英语所用时间较长。通过调查学生也显示,一些学生平均每天在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在两小时左右,这就说明在大学,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多,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依旧不高,有很多学生甚至在毕业后不能很好地运用英语。也有甚者,觉得自己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仅限于背单词,在走出校门之后记住的英语单词也所剩无几。这就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亟须改革,否则英语就仅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而已。在调查中也看到,学生对于课程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对于词汇的运用以及课程的理解上,由此说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还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着重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要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以大学生的英语需求为角度教学的途径

众所周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作为引导者出现在课堂上,学生的英语需求不仅是自身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需求。社会的多元性不可能局限在课本知识上,因此,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怎样寓教于乐,使学生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应该是教师思考的重点之一。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现在,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仍旧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传统模式中,教师永远是教学的主体,这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被甩在教师的教学节奏之外。因此,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就是新型教学模式的重点。对此,笔者给教师的建议是,分层次教学,将学生根据英语水平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且根据不同的层次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施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在课外的活动之中燃起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例如编排英语话剧等。

课内课外的结合不仅能深化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印象,还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程度较高的学生,开设英语特训课程。这样既能使班级内的优等生继续发展,也能使水平较差的学生得以成长。

(二)教师主动填充课堂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能够依照课本内容,有目的的引入相关知识,比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这既可开阔学生眼界,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因此文化背景的学习也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反之,大学英语将变得毫无意义,成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

(三)针对学生进行英语特训

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犯不同程度的错误,例如语音不准确或是阅读差错以及语法错误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不仅要及时加以纠正,还要针对不同个体的错误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错误或者偏误的再次发生。这种普及到每个学生的模式必然是要耗费教师更多精力的,但是效果不言而喻,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倘若教师能够明白每个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障碍,那么突破就变得简单,学生对此也会更加有信心有耐心。因为,学生的兴趣和内在动力才是学习的目的,教师的密切关注就能让学生更加及时地关注自身发展,激发自己的动力。教师对于教学结果的确认就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词汇、运用词汇

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相比较,词汇量扩大语法加深,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一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学生不能对单词进行有效记忆或者是在记忆过后不能准确应用。原因是英语词汇量很大,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用到英语,运用英语的时间仅仅是课堂上,这就使得学生不知道所学词汇应该运用到什么地方,甚至是在高级比赛中也能发现学生错误应用词汇的现象。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之中,针对学生词汇应用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和肯定。

(五)教师要及时微调自己的教学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直接关联到学生的,也是学生们相当关心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学校还是以传统模式进行教学的,师生交流在课堂上的体现较少,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主要是记笔记,此模式的弊端不言而喻。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还好,但是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抵抗甚至是厌恶的情绪,这就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甚至是班级内部的两极分化。人本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当作为引导者形象出现,教师在课堂教授之中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及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这种模式对于教师来说也是相当优良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拓展教师的视野,完善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体系。教师在教授学生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方面的错误,进而及时帮助学生改正,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提升学生成绩,而且可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英语是开放性的语言,对英语的教授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课本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合理地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例如用计算机多媒体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结合国家的文化和资讯,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外语进行外语化思维的能力。

三、以学生需求为基本点的教学模式

在此主要说明的是同课异构模式,此模式指的是教师在针对各个不同的专业和各个不同的学生教授同样的课程时,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这就是说教师在课程的设计上以及在教授的过程中,要针对教授对象的不同,对课程内容做出微调。这个需要教师明确教授对象的侧重点,这个理念早在20世纪就被提出。学生依据自己的主观需求去探讨大学英语的客观学习需求,教师准确地把握這一点,就能够准确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并且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语言学习能力。同课异构就是在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之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效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对教师而言同课异构也是在大学教学改革之后对于教师的考验。对于教师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很快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同课异构模式,教师也能够获得长足发展。

以上主要讨论了大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两个方面,但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仅考虑师生,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制定教学的大方向,以及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只有提升了教师的质量,才能将大学英语更好地教授给学生。笔者根据学生在大学英语中的实际需求,探讨了从这个角度出发教授英语的意义和影响,以及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对策,提出的相关措施,不仅仅需要改革课堂模式,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其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一点在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英语教师来说,一定要竭尽全力,先提升自我水平,后帮助学生发展,尽量满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从而成为英语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自主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J].外语界,2007(4).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3]潘懋元.《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书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庞继贤,叶宁,张英莉.学习者自主:身份与自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5]张雅萍.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根本需求与课堂教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1).

[6]王斌华,刘辉.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2003(3).

猜你喜欢
学习需求有效性教学大学英语教学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从学生学习需求视角谈大二英语听力教学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在绘本的芬芳里呼吸数学知识的精彩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