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创作之路——《毕加索的秘密》影评

2015-05-31 12:36tomas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画布毕加索作画

tomas

法国二十世纪著名小说家、思想家菲利普·索莱尔斯( PhilippeSollers)曾在他为毕加索编辑的画传《英雄毕加索》中写道:“尽管我们的时间很快,但对他来说太慢了。我们从未追上他的脚步。一幅他的画像?但这‘他已经是另一个人,又变成另一个,再另一个。但仍旧是一个人。”的确,如果说毕加索的画作呈献给观众的是那如同飓风般瞬息万变的想象力,那么观看电影《毕加索的秘密》则让我们一探这场风暴形成的来龙去脉。

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拍摄于1956年,由法国电影人亨利一乔洽·克鲁佐担当导演。克鲁佐曾以拍摄恐怖电影闻名于世,他于无十年代拍摄的《恐怖的代价》和《恶魔》至今仍然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与其他记录毕加索的影片不同,画家本人在此片中既是被记录的对象,又是主演。他坐存镜头前挥笔作画,一连十几幅。本片正是对这一过程的忠实记录。

是什么样的情分会让毕加索答应克鲁佐的要求并出演这样一部电影?其实,二人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1920年,时年十八岁的克鲁佐来到巴黎,经舅舅引荐进入巴黎的艺术圈子并与毕加索建立联系。1952年,毕加索和克鲁佐成为邻居。当时的克鲁佐已经因《恐怖的代价》声名鹊起。他向毕加索提出要“共同拍摄一部电影”的想法。毕加索欣然同意,并希望与其“再做沟通”。三年后,毕加索提出希望为克鲁佐写剧本,但被拒绝。克鲁佐认为,二人应该各司其职,因为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两个人相遇后的碰撞”。机缘巧合的是,1955年,毕加索的朋友为他从美国带来一种水笔,它能轻易地渗透画布,造成画布正反面一样的绘画效果。于是,电影的拍摄手法便由此确定:毕加索在画布的正面作画,摄影机则拍摄画布反面,从而让观众看到一幅画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影片并无任何情节。除去开始、结束以及中间两次的“幕后”拍摄(画家作画的场景以及导演和画家随意的对话),记录绘画是影片的唯一活动和目的。电影开始,黑色的线条伴随着画笔和纸面的摩擦声肆意展开,一位老画家的四肢、头部很快跃然纸上。他执笔作画,画面被一个裸露的女人横穿,仿佛正在进入画中。随后,画面中肢体外的部分被黑色油彩迅速盖住,让人意识到画中人物正在夜里作画(和本片的拍摄环境相契合)。这第一幅画可以说是毕加索对自己创作体验的描绘。

毕加索只画肖像,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女人。毫无疑问,女人在毕加索的绘画中占有巨大位置。名画如《亚威农少女》《在沙滩上奔跑的女人》等尽管将人物变形,但却将女性身体内炙热的能量传达得无比真实。正如索莱尔斯所说:“在他的绘画中,最抽象的,从内在来看,往往都是最具象的。”于是,影片中也自然少不了表现女人的画作。毕加索的好友兼模特斯坦恩女士曾说,和同时代的大家如马蒂斯等人相比,毕加索是唯一一位表达二十世纪现实的画家。这种现实,在笔者看来,无非是人物的情绪和精神。相对过去的一世纪,它更为复杂,更为分裂,并且在寻求确立个体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片参加了1956年戛纳电影节并全票获得评委会大奖。耐人寻味的是,在电影拍摄完成后,毕加索销毁了为本片创作的十五幅画作。这样,绘画意外地只透过电影向世人展现它的魅力。

猜你喜欢
画布毕加索作画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商业模式画布
折段麦秆来作画
《梦》和毕加索
墨水作画
为什么要在画布上割一刀?
让鲜花在画布上盛开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指纹来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