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质量考评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2015-06-01 10:12陈丽璇林东晓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效益科室我院

陈丽璇,林东晓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设备科,广东深圳 518116

效益质量考评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陈丽璇,林东晓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设备科,广东深圳 518116

将医疗设备效益管理纳入质量考评,与科室的绩效挂钩,并以此作为使用科室申购医疗设备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指导意义。我院将设备效益分析纳入科室的质量考评,并融入设备购买论证的分析中,为医院各科室编制年度申购计划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有效的项目上。

质量考评;医疗设备;效益管理;信息共享

为了使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中充分发挥最大作用,减少资源浪费,创造更大和更好的效益,近年来我院设备科每月及年终都对在用医疗设备进行了初步效益分析,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导致了临床科室存在“重购买、轻使用”的现象,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低,未能产生应有的效益[1-2]。针对这种情况,从2011年开始,我科对2010年购入的设备开展了医疗设备效益质量考评,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作为临床科室整体质量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室的绩效挂钩,并以此作为使用科室申购医疗设备时的一项重要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我院效益较差的设备多属于:①设备老化、故障多、临近淘汰;②专科性强和急救、消毒等使用率低的设备;③使用风险大、受检查环境和技术水平限制多的如运动平板试验、体外循环等设备;④重复建设,有的实验设备是专门为创建重点专科而购置,纳入科研管理的设备。

2 效益质量考评的做法

1 原有效益分析模式的弊端

(1)只有效益分析没有奖惩,流于形式。在实行效益质量考评前,临床科室申购设备只需要填写《医疗设备配置申请表》,对所申购的设备进行效益承诺,但由于配套制度的缺失,相应的奖惩措施不明确,年终对效益分析结果较好或者使用率高的科室,没有适当的物质或政策性的奖励,反之也没有处罚,效益承诺只流于形式,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医疗设备效益作为质量考评要素的做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做法如下:

(1)购进设备前进行合理调研,确保必要性。实行效益质量考评制度之后,使用科室在申购设备前,必须对该设备在构成医院诊疗能力中的作用和定位、价格性能比、收费标准、患者需求程度及同级医疗机构的使用现状等进行调查,并由科室民主管理小组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方可提出购买申请。对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贵重设备,要求申请科室3位以上的专家论证签字,避免采购设备时某个人说了算,或买回后仅有少数人使用[3]。可行性论证的内容越详细、具体,数据与预测数据越客观真实,参与论证的成员专业性越高,对提高投资效益的保障就越大[4]。

(2)广泛收集市场信息,确保准确度。设备科工作人员对科室的申购理由和论证结论进行详细审核,主要是对购买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实用性,尤其是市场调查、配置、市场价格和预算测定等,并调查各同级医院的设备使用情况,确定适合本院临床需要、又符合效益分析要求的设备,对于论证不详、不实或差错的则退回申请科室。

(3)对拟购设备进行再次论证,确保合理性。设备科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和设备管理人员组成论证小组,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市场上主要厂家的产品、型号、功能、技术指标、售后服务等情况,进行再次论证,确保其合理性[5]。

(4)严格按程序审批,确保合法性。再次论证结果报医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按照医院的经济实力,以抢救急需、临床必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为优先原则,确定设备清单,报院班子审核并由上级部门审批后实施。

(5)入库验收环节严把质量关,确保可靠性。设备科制订了《医疗设备验收制度及流程》,规定由设备文员、维修人员、使用科室人员组成验收小组,严格对照合同和投标文件进行验收,并考虑设备投入使用的必要物质条件,提前做好场地、配套设施及技术人员的准备,使设备能尽早投入使用。

(6)制订效益分析扣分标准。针对以经济效益为主导采购的医疗设备,设备科制订了效益分析扣分标准(表1),作为院部每季度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考评标准。

表1 效益分析扣分标准(100分)

(7)实行使用登记和统计分析。我院对万元以上的设备实行使用登记制度,每次使用后,临床科室使用人员在《仪器使用登记本》上记录设备的使用日期、工作时间、检查治疗人次、工作状况等信息;每月汇总设备的使用时间、诊治人次、收入、消耗支出、维修费等数据上交设备科录入使用档案;每季度汇总全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的实际检测人数、开机时间、毛收入、消耗支出、维护费、折旧费、纯收入等,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对照“表1”进行相应的扣分,将扣分结果与科室的绩效奖挂钩,并纳入季度质量考评,扣分最多可达2分,占科室绩效总分的2%。年度考核结果则作为下一年度设备申购决策的依据。

(8)院内调拨使用,提高利用效率。对个别利用率低的设备及时向科室反馈,以督促其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通过分析处理后使用率仍较低的设备,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统筹调拨。近2年来共调配闲置或效益较差的设备9台/套(表2),调配后产生效益约40万元。常用抢救设备如监护仪、注射泵、呼吸机等,由院部购买相应数量的设备,放置于设备科保管并进行院内调拨,既满足了临床需求,又使设备的使用率得到了提高。

(9)效益分析结果与设备申购挂钩。设备科汇总近1年来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结果,供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委员讨论时作为参考。设备使用效益符合甚至超过承诺的科室将得到倾斜和支持,例如近年来儿科、新生儿科、皮肤科、B超室、消化内科因设备效益良好,其申购计划会尽量满足。而设备效益表现不如预期的,委员会将进行更严谨和更广泛的全面论证,直到不予批准。

3 体会

(1)设备购进后要科学管理,创造条件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对于高档的医疗设备,首先必须安装在具备空调、除湿、防尘等措施的良好工作环境中,避免因环境恶劣而损坏医疗设备,其次是必须做好科室使用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仪器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性能及各项指标,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特别是特殊医疗仪器,科室使用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资历,并取得相关岗位培训证明或证书[6]。最后是要指定专人使用、专人管理,并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其他人员使用。这些对于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开机率是非常重要的。

(2)将设备效益纳入医院质量考评。我院经过3年的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年底达不到效益要求的设备共有15台/套,2013年则只有3台;2011~2013年,我院医疗设备纯收入(毛收入扣除折旧、消耗,未含人员费用)与设备总值之比有不同程的增长(表3),即每百元投入的设备产生的效益不断增长。

表3 2011~2013年医疗设备纯收入与设备总值之比

(3)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医疗设备及时调拨到需要的部门,合理调剂余缺,使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也有利于医院加强设备管理。

(4)解决了年度计划决策难的问题。因为效益质量考核合理、决策公平,避免了申购设备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往部分科室对医学装备委员会讨论结果的质疑也没有了,比较彻底地解决多年来的决策难问题。

(5)效益分析需要及时收集设备使用情况的资料,并进行资料分析,帮助临床科室发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订整改措施,这也成为了医疗设备科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7]。

4 展望

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我院正在设计和开发新的医疗设备管理软件系统,从科室申报、计划审批、采购流程、设备建档、使用记录、效益分析、计量强检、维保管理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实现信息共享[8]。该系统将与医院信息系统衔接,每一台可收费的医疗设备将与收费编码进行关联,该设备的效益情况可以得到实时监测统计,为下一步的效益管理提供更全面、及时、准确的数据,设备维保人员可以查看设备的技术资料,设备论证阶段则可随时调阅科室现有设备的使用和维保情况,从而衍生出更好的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1]黄龙梅,董立友.公立医院医疗设备购置绩效评价的探讨[J].医院院长论坛,2010,(3):42-46.

[2]曹丽琴.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15):54-55.

[3]付爱军.大型医疗设备综合效益分析与使用管理[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9):58.

[4]周硕艳.提高医疗设备投资效益的几点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 2010,31(4):92-93.

[5]张恩科,高敬龙,李帅帅,等.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在大型设备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51-53.

[6]姚振波,高伟娟.浅谈医疗设备的全程管理[J].医疗装备,2014, 27(7):66-67.

[7]张璐.论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分析[J].医疗装备,2013,26(11):47-48.

[8]唐晓薇,刘恩慧.贵重医疗设备应用效益分析实例[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5):72-74.

App lication of Quality and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 M edical Equipment M anagement

CHEN Li-xuan, LIN Dong-xiao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Longga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6, China

The efficiency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was not only connected w ith the performance of related departments, but also was taken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procur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each department. This method could really make the medical equipment efficiency analysis and procurement integrated into quality evaluation for each department. As a result, it provided useful guidance for each department to prepare annual purchasing plan and make full use of lim ited funds in the most effective project.

quality evaluation;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efficiency management;information sharing

R197.3;R197.39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5.10.049

1674-1633(2015)10-0151-03

2015-01-16

2015-02-26

作者邮箱:369596610@qq.com

猜你喜欢
效益科室我院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爱紧张的猫大夫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