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口罩得按空气质量等级挑着戴

2015-06-01 12:26
质量探索 2015年7期
关键词:致癌性国标颗粒物

曹 政

今后口罩得按空气质量等级挑着戴

曹 政

日常防护型口罩国标征求意见

当大气是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时,都戴一样的口罩吗?6月24日,我国第一份针对普通消费者的防护口罩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正式面向公众征求意见。根据国标征求意见稿,未来像防雾霾口罩等老百姓常使用的防护型口罩拟设置4个等级,消费者可以根据天气污染状况挑选不同级别的口罩。此外,防护型口罩也设置了10个主要指标来确保口罩质量安全。

挑口罩可根据天气情况

征求意见稿显示,日常防护型口罩将按照防护性能分级,未来消费者可以依据空气质量等级和PM2.5污染程度选择佩戴口罩。当所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严重污染、PM2.5浓度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时,可选A级口罩;当空气为严重及以下污染、PM2.5小于等于350微克/立方米时,可选B级;当空气为重度及以下污染、PM2.5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时,可选C级;当空气为中度及以下污染、PM2.5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时,可选D级。

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4个等级的防护型口罩都有最高限制:A级、B级、C级和D级的口罩所允许的PM2.5浓度最高限制分别为700微克/立方米、500微克/立方米、300微克/立方米和200微克/立方米。在环境空气以细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时,佩戴与空气污染环境相适用的防护级别的口罩后,吸入体内的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降低至满足环境空气质量良(即PM2.5浓度值不得超过75微克/立方米)及以上的要求。

新口罩拟设10个硬指标

在口罩的材料方面,国标也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口罩不应使用再生材料以及含高毒性、致癌性或潜在致癌性物质的材料;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部分不得采用已知的可导致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的材料,并且要求没有刺鼻味。

在外观上,口罩为了防止对佩戴者构成伤害,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表面不应有破损、油污斑渍、变形等明显的缺陷;在佩戴过程中无明显的压迫感或压痛现象。

更重要的是,国标对于口罩的内在质量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设置了色牢度、口罩带及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甲醛指标、pH值指标、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呼吸阻力、微生物、视野、防护效果、环氧乙烷残留量等10项主要指标。其中,口罩的甲醛指标要小于20毫克/千克,pH值要在4.0到8.5之间,口罩中也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性化脓菌。

长时间佩戴口罩有碍健康

有数据显示,我国在2013年口罩的销售量比2012年增加了180%,而2014年又在2013年销售量基础上再翻了一番。

面对如此高需求的口罩,国标中也特别增加内容,建议消费者选择正确的方式佩戴。“防护型口罩都会有一定呼吸阻力,不建议消费者长时间佩戴。”标准起草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对笔者说,即使在空气质量很好的情况下,佩戴口罩吸入的氧气量也相对较低,长时间佩戴不益于人体健康。

猜你喜欢
致癌性国标颗粒物
道路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骑行流的相关性研究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研究
各方评论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65℃以上的热饮被列为2A类致癌物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收视率新“国标”能否刹住行业乱象?
关于环境领域英文符号PM2.5 中文名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