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视线

2015-06-01 15:01
中关村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业园中关村智能

海淀区政府落实《中关村促进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具有战略意义。北京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和区长孙文锴等领导同志,在学习贯彻中强调“面对新常态,我们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日前,中关村管委会暨海淀区政府联合发布的《中关村促进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就是核心区新常态下的抓手,计有29条措施鼎力从7个方面全方位支持智能硬件产业发展。区长孙文锴及副区长穆鹏出席了政策发布会。会上,中关村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海龙大厦接受授牌,包括智造工坊、北大科技园等首批8家中关村智能硬件孵化器,以及包括系统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平台在内的首批8家中关村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接受授牌。根据规划,海淀区将积极推动中关村西区业态转型升级,形成智能硬件产业“基地+孵化器+加速器”的集聚区布局。据悉,政策旨在进一步加快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发展,打造软件、硬件、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智能硬件产业生态,培育一批智能硬件领军企业,保持中关村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创新优势,力争到2017年,形成收入规模超过5000亿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硬件产业集群。海淀区在新常态下的另一重大举措则是加强北部地区的建设,调整结构,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蓄后发力量。隋振江书记着重指出:今年北部开发思路要进一步清晰,尤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坚持“建管并重”,以整体性的开发建设带动整个北部四镇的发展,让北部开发建设始于园区,拓展至地区。

郭洪放谈中关村迎接下一波创新创业浪潮要“触摸浪尖引领潮流”

近日来,首都传媒以敏锐的嗅觉和广阔的视野感受预判新常态下的中关村“创业创新”浪潮汹涌而来。其中,新华社记者对话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的《创新赢未来》,充满着激情,吸引受众眼球。“下一波浪潮我们要做的不是拥抱,而是要触摸浪尖、引领潮流。” 郭洪如是说。“中关村不仅是科技创新中心,更是最具吸引力的科技创业中心。创新是要通过创业来实现,这一点与硅谷相似。”中关村是发现造就人才的大舞台。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自我进化功能。比如我了解到,某公司在中关村设立了最顶级的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的人才流失率为10%,对这个公司来说感到忧虑,但对于中关村的创新创业来说并不算坏事,因为很多流失出来的人才成了中关村新的创业者。再如摩托罗拉移动遭遇困境后,他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成员许多都去了小米。雷军就认为,小米能迅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的领军企业,与来自摩托罗拉、微软、谷歌、金山等企业的人才分不开。中关村的生态系统以创业为核心,可以不断有“种子”,不断生根发芽,这也是中关村持续创新的关键所在。中关村还产生了一个新的业态叫创业服务业。以车库咖啡、创新工场、微软云加速器、36氪、1898咖啡馆为代表的创新型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创新型孵化器不比房屋面积大小、租金收入多少,比的是创业服务的水平和创业服务收入多少,比的是所孵化的企业是否站在制高点引领未来,比的是你能不能看到未来三到五年的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未来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比的是这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所以,与其说中关村“拥抱未来”,我倒认为应该是中关村“引领未来”!

李彦宏:伟大政治家强调科技创新同时在国家层面上鼓励创新精神

在举世瞩目的博鳌论坛上,李彦宏同比尔盖茨和马斯克的对话中关于技术的“论说”很有味道。李彦宏说,在博鳌论坛上,有众多政府部门参与、官员莅临,昨天二位也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开幕式的讲话。一个星期前,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去世了,他是我们都非常尊重的政治家。习主席在讲话中,他谈到了李光耀先生所做的工作,为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的领袖中,我发现伟大的政治家都有共同点,就是非常强调技术,以技术立国,科技创新,同时在国家层面上鼓励创新精神。当然这和美国还会有一些不同,美国基本上是一个律师掌门的国家,有太多的律师了。那末,大家觉得律师之国、法律之国和创新之国区别在哪里?马斯克博士认为,“我觉得美国的律师太多了,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工程师。我支持技术官僚或技术立国的方式,我希望有更多的要人了解科技。”比尔盖茨则认为,中国政府是有很多科学家和理工科人才当政府官员的。很多成熟的技术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如果成功的话逐渐把规模扩大,很有工作效率。中国的政府官员更像是学习政策的人,而不是像英国议会一样互相吵架,就是说一定要争得谁对谁错,而是善于进行一些实验。如果在美国国会里说,先试一下你的想法,这绝不是美国选举人中的用语。我认为美国的一些形式,其他国家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世界上有上百的国家,实际上各有千秋都是不一样的,还是因地制宜好。看来比尔盖茨先生很懂得互联网的辩证思维。

中关村创建“大学生创业一条街”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策

《北京高校高质量就业创业计划》出台,明确提出将着力建设“中关村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大学生创业园”,构建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这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策的抓手。《计划》务实,构建“一街三园”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为大学生创业免费提供场地支持。一是市教委与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共同建设“中关村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建立“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培训、融资、交流等全方位服务。二是在中关村、良乡及沙河高教园区等地分别建设三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在此基础上,推动高校加强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在校内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场地,力争形成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市校两级互动互补的创业园孵化体系。北京市将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北京高校学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场地和资金支持,力促大学生实现“创业梦”。同时,高校将面向大学生开发开设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建立一支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职业发展与指导咨询服务的师资队伍。将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并落实相应待遇。结合北京实际,整合编写一系列适合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学生所需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通识教材,并鼓励各高校根据学生情况编写适合的教材。建设“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共享优秀师资和精品课程资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关村创建“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功在当代,恩泽未来。

猜你喜欢
创业园中关村智能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我们需要怎样的创业园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