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泡沫论,还是太客气了

2015-06-02 00:52王易见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15年9期
关键词:潘石屹头条开发者

王易见

潘石屹是基于“量”得出的结论—目前一大堆人在做一大堆APP,但真正能成功的很少。这种“一拥而上”的景象很像当年网络视频和网络团购刚刚兴起的样子。而回过头来看,当年的网络视频和网络团购也的确存在大量的泡沫,如此说来,潘石屹的泡沫论还真有些道理。

很多人对地产商人潘石屹的APP泡沫论嗤之以鼻,但事实又是如何呢?如果从行业角度分析,支撑移动互联网泡沫论的证据还远不止这些,供需、融资和盈利,几个方面都存在泡沫。

据AppFigures统计,在2014年末,Android开发者就达到了38.8万,APP数量达到了143万,苹果的数据分别对应为28.2万和121万。可以看出,这两大平台应用和开发者都不少。不过,我们真正需要多少APP?

根据比达咨询的调查,57%的用户在手机上安装APP的个数在11~30之间,还有8.3%的用户APP数量在50个以上。而从APP的用途角度来看,打电话、聊天交友、发短信、玩游戏和看视频成为最主要的需求,而其余的几十类只能占据少量时长,沦为僵尸APP。

众所周知,APP开发者不仅要获得大量的用户,还必须培养忠实的用户习惯。但用户对每一类APP需求的不同,开发者也不得不四处尝试,很多APP会受到用户冷落,最终形成“供需”泡沫。简而言之,市面上有一大堆APP是用户很少用,甚至几乎不用的。这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重泡沫。

诸如WhatsApp和91助手的成功,让很多创业者产生了移动互联网遍地是黄金的错觉,认为总会有人出钱。BAT等巨头和一些VC近年来确实加强了对移动互联网的关注,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移动互联网的融资泡沫开始浮现。

在去年6月,《今日头条》、《快牙》和《大姨吗》先后宣布获得融资,且融资额度、估值都不低。但除了《今日头条》,其他APP的前景就没那么乐观了。如果开发者不能尽快证明自己,后续融资将变得越来越困难。VC并不傻,也会随着行业的成熟而变得越来越稳健而谨慎,在这种情况下,移动互联网融资泡沫的破灭将会比我们预想的来得快。

很多APP折腾了一两年时间,但商业模式却仍未找到。其中一部分甚至从未考虑过盈利,只为将短期市场占有率做上去,融点资、卖个好价钱而已。但如此幸运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APP而言,无法融资、无法出售,加上没有稳定的收入为支撑,最终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

事实上,目前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在开发APP时,并没有想清楚商业模式。而这又会让移动互联网行业陷入另外一个误区—绝大多数APP最终只能卖掉或死掉,存活率不高。

猜你喜欢
潘石屹头条开发者
微头条
《头条》(四首之三)
头条
潘石屹,五十岁后,他决定跑步
16%游戏开发者看好VR
头条
iOS开发者调查
iOS开发者调查
栝楼产业开发者谢献忠
我和潘石屹闯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