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固结注浆在大连市地铁站后浇带的应用

2015-06-03 22:16毕才成刘猛张斌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后浇带

毕才成 刘猛 张斌

摘 要:高压固结注浆就是用高压注浆泵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泥浆液通过高压注浆管强行注入基体中,浆液以填充和渗透方式排挤出基体层孔隙内部分或大部分水和空气,并占据其位置。经过一定时间后水泥浆液凝固,把原来松散的颗粒或裂隙胶结为一个整体,使颗粒骨架變得更紧密达到人工加强地基的固结稳定,以提高基体的抗压、抗剪、抗震动液化能力,从而阻止或控制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高压固结注浆对处理软弱层、砼离析、溶洞、固结沉渣、填充硬质层孔隙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该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压固结注浆在大连地铁站后浇带的成功应用,并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成本,对类似工程可起到借鉴和推广作用。

关键词:后浇带 注浆孔 止水阀 高压固结注浆

中图分类号:TV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068-02

1 工程概况

大连市地铁一期工程一号线105标段河口站,位于大连市高新园区黄埔路旁,为二层地下结构,建设单位为大连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由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该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目前基本结束。

该工程底板在7至8轴和13至14轴设有后浇带(设计要求C45P8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分别为第一后浇带和第二后浇带。在后浇带检测取样过程中,发现第1个后浇带底板南侧部分、第2个后浇带北侧部分底部有0~30cm不等虚渣、砼离析等情况,为保证砼底板质量,经与设计、监理、业主沟通,决定采用打眼高压固结注浆的方法对后浇带底部进行加固处理。

2 处理依据

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制定此方案。

3 高压固结注浆方案

3.1 注浆孔布设

如注浆平面布置图所示,第一二后浇带加固注浆孔布设间距1.5m,站台边各布设2孔,为躲避钢筋据其边缘200~300mm,第一后浇带布设注浆孔17个,第二后浇带布设注浆孔15个,共布设注浆孔32个。

3.2 成孔

成孔采用水钻成孔,成孔直径¢38mm,成孔深度0.95~1m,视现场情况确定。底板钢筋采用¢28@150*150,钢筋较密,钻孔时尽可能避开主筋进行钻孔。

底板设计厚度1m,底板下为50 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下为4 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防止钻眼过程中破碎底板防水,在钻孔过程中需特别留意钻孔深度,钻孔深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微调。

3.3 洗孔

每个后浇带全部钻孔施工完成后,为了确保底板底部的清洗效果,采用高压泵注水洗孔方法。首先从每个孔顶部连接高压泵管,利用高压泵加压注水反复冲洗,使冲洗后的污浊水从其它孔溢出。再换其它孔高压注水,同理从别的孔污水排除。多次反复清洗。直到清洗到其它孔流出的全部是清水为止。使底板底部内沉渣、岩粉等全部冲洗干净。

3.4 高压注浆

如注浆孔结构示意图所示,洗净孔后孔内插入¢33mm高压注浆管,管底部200mm为带眼高压注浆管,孔上部0.1m处设置高压止水阀,采用高压注浆泵,以保证注浆压力在0.3-0.5MPa,注浆采用M50水泥浆(选用大连第一水泥厂水泥),由实验室出具配合比。并根据孔隙率合理调整注浆量及注浆稠度,既保证注浆量不浪费,又确保注浆的质量。

每个后浇带从一端选择一个注浆孔注浆,注浆时会从其它孔顶出清水,然后溢出水泥浆,当溢出纯水泥浆时,则封住溢出水泥浆孔,继续注浆加压,直到压力表达到设计值为止,然后向前推换其它孔重复上述高压注浆操作程序,每个孔都要轮到并反复进行。如果在注浆过程中,压力表上不去而浆量已远远超出计算量,则调稠水泥浆或添加速凝剂继续注浆,并每间隔10-30分钟补浆一次,直至达到合格为止。间隔10小时后进行二次注浆,弥补浆液塌落收缩出现的空隙。终止注浆标准应以定量定压相结合,方可结束注浆工作。

3.5 注浆质量要求

严格执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2012)要求。注浆强度M50由正规实验室出具强度配合比,施工时严格按照M50强度配合比施工并现场留样检验。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塌落度,使其地下松散沉渣层注浆充溢全面。保证注浆质量,并经大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达到合格标准。如果个别层段出现砼凝结块,本身砼凝结块强度不够,水泥浆又进入不到砼凝结块内部,则需要在该层段补孔击碎该砼凝结块,做补浆处理,直至达到检测合格要求为止。

该工程于2013年9月1日实施高压固结注浆,历时15天结束,注浆效果良好。并经取样及检测均达到合格标准。满足了该工程的质量要求,并大大的降低了该工程的成本,对类似工程起到了借鉴和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曙光.浅析灌浆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8):88-90。

[2] 张建山.高压注浆渗流解析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6-38。

[3] 张鹏.高压注浆桩应用与探讨[J].山西建筑,2005(16):136-137。

[4] 郭恒,刘猛.灌注桩连续墙结合高压补浆法在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15):114-115。

猜你喜欢
后浇带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