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2015-06-03 15:15刘艳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概念问题

刘艳红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还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工具。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不能够认识到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教学实践可以发现,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该文中,笔者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语言 问题 概念 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13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反馈出来的问题还是非常多,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语言,它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课堂教学语言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1 课堂教学语言的概念

对于课堂教学语言的概念解释有很多种。一般的在广义的定义下,分为有声、无声这两种。有声是表示诉诸听觉的语言;无声的不仅是有书面文字,比方说教案、教辅、参考的资料、板书以及评语等其他方面,而且还有体态语,其中有面部表情、传递信息的眼神、各种手势、肢体动作等各种表达方式。然而对于狭义的课堂教学语言就只是通过有声来进行的教学语言。这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表达方式。教学语言是老师们在教学基础之下,并且有着非常明确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有着指定的教学对象,还有着指定的教材,通过使用一种合理科学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指引着所教学的学生去掌握某种学科的知识、开发他们的智力、并且塑造提高他们各种品质在教学中所运用的表达语言。于是,它就成为了专业的语言,和通常所说的哲学、政治、法律中所运用的专业用语不同,又与电影、话剧、相声等具有非常专业的文学艺术上使用的语言也不大不相同;它不是仅仅只是单纯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使用的口语,是通过对书面语以及口头语进行反反复复修改锤炼的合金用语。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对某小学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当前的小学生们对他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所表达的需求以及作出的评价,然后进行分析。由于在调查中的人数和调查的范围都具有局限性,所以这里得到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那么就不再作出详细的分析说明了。对于这次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下面就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发现的一些问题作出了阐述。

2.1 课堂教学语言在日常中口语化

课堂教学语言是在教学中属于一种口语语体,它就会要求老师们不仅要有口语化的通俗易懂,而且其语言还要具有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却又不能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表达的口语一样。通过这次调查,就会发现,还是有64%的语文教师只是单纯的按照日常中所通常表达的口语进行教学。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时,他们的表达出的语言还是都带着很强的主观性,表达出来的句式很随意、有时候表达的句子不是完整的,甚至在说出的话语中有不能够流畅的表达出来等问题。

2.2 课堂教学语言繁冗多余

经过统计后的数据可以看出,语言繁冗多余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事情,经常性发生重复的、多余的有35.7%,偶尔会出现重复的、多余的有52.1%,这两种情况一共是87.8%。这里所说的繁冗多余的语言是说在语文教师们在课堂上使用的一些语言,对达到教学目标几乎没有一点意义,也不具有教育的作用,并且是没有意识的,只是反复重复的语言。同时也包括在教学的过程中重复使用的一些口头禅和语气词,以及多次重复的表达同样的一语句。例如,有的语文教师整堂课上出现最多的就是“这个、啊、那个”;还有部分语文教师没说一句话就要说“我知道……、就是说……”;还有的教师无论讲解什么内容,都要在语句的末尾加上“是不是啊、对不对啊”这些都已经成为教师的习惯。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毫无生机。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的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从而形成规范的语文教学语言。

2.3 课堂教学语言无目标指向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有79%的学生会认为他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主题不明朗,没有突出中心,不能够抓住核心点。所以为了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那么在课堂上的语言就应该有很清晰的指向性,目标十分明确才可以。然而,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在某些时候有些老师的语言没有指向性,目标不明确,丧失了语言的活力。有时候除了不能明确表达出目标,不能完成目标教学任务以外,甚至还会在引导学生以及讨论进程、激发学生的情感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力量不够、目标不够清晰,表达也不够严谨,这样就会阻碍了教学课堂的未来发展。

2.4 课堂教学语言谬误横生

通过调查后得到的数据显示,在教学时有22.3%的老师所使用的语言既不符合规范又不够准确,而有47.9%的老师做得很一般。综合把听课得到的调查结果以及通过录音等手段进行分析,发现老师们的口语都不太尽人意,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每个人的情况又不一样。总的来说,认真分析将发现的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语法出现错误、发音不准确、口语说法不妥、用错词语。

2.5 课堂教学语言个性不足

经过调查后得到的數据显示,认可老师已经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语言风格的学生只有31.9%。大部分的文教师只是流于形式的完成课程内容的任务,就觉得工作完成了。这样一来他们在课堂上的语言没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很少将感情投入进去,基本上就是起着一个“录音机”和“传声筒”的角色,使用的语言大多都很陈旧,根本就不能够激起学生对学习产生丝毫的兴趣。

2.6 课堂教学语言文化内涵欠

按照调查后得到的数据表明,觉得教自己语文的老师知识水平只是一般的学生占到41%,觉得自己老师知识欠缺的学生占到12%。这些数据表明了在文化知识水平方面,在语文方面的欠缺是十分严重的了。在语文课堂上不单应该在文学欣赏、情感方面引起学生的关注,还应该使学生对于文化魅力以及理趣思辨上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古人曾经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都表明了文化的内涵是老师们从事语言教学的基石和知识的源头。如果没有内涵的话,那么对于从事语言的教学就会显得空洞乏味、苍白无力,没有牢固的根基和延续的生命力。

3 结语

伟大的思想家罗素曾经就在《教育的目的》说过:“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然而就在这门艺术中,在教学过程中所用语言的其深层原因是由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对知识进行积蓄,还不断的提供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意识的自我修养。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传导工具。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不但影响着自己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而且也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收获的质量。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语言,从而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孙秀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307.

[2] 黄晓赟,程华.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109-112.

[3] 陆香.未成曲调先有情一枝一叶总关情——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发展性评价量表及其要素浅析[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2013.

[4] 郭静芬.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助手——教师的课堂语言[C]//2012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概念问题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