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数学课堂效率低下问题的策略

2015-06-03 02:49李迎
新课程·中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策略数学

李迎

摘 要:在数学教学时,很多教师往往一节课的时间到了,教学内容还没讲完,更谈不上有多大的收获。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效率;策略

在数学教学时,很多教师往往一节课的时间到了,教学内容还没讲完,更谈不上有多大的收获。对于这种普遍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课前准备是关键

课前准备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初准备。研读大纲、参考书和教材,是教师必须做的一件事,教师绝不要在这方面偷懒。教学数学,一定要明白数学的知识特征,清楚学科的主要内容、知识的重难点、教学要求、知识结构和前后联系关联。这是抓住教材,上好一节课的必要条件。第二阶段是课前准备。主要包括备课、教具的准备、学生预习及学生情况的了解等。教师备课,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性环节,也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认真备好一节课,才有可能上好一节课,如果教师不备课,则课堂教学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目标,没有深度,教师抓不住主要内容,不知道应该教什么,什么是重点和非重点,什么样的内容是自己学生学习较困难的,怎么做好课前准备等等。所以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清楚教学内容,清楚自己的学生情况,清楚知识的前后联系,清楚教学的重难点,清楚内容的铺垫、类比的递进关系。教师要学会对整体知识的分解、融合,化整为零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对学困生有很大的帮助,也为优秀生提供了提升的机会。知识是死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的完整性,我们一定要活备活用,切忌没有创新,急功近利、循规蹈矩、超负荷、超出现实的备课方法。

二、课上学生学习成效是标准

虽说教学要在规定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才算成功,但这并不是衡量一节高效课堂的唯一标准。一节课,教师自我感觉再好,如果学生收获微小,那也是失败的。也有的老师为了进度,或其他原因没有按计划完成教学内容,然而在一节课里讲很多内容,弥补落下的知识,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得其反,学生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学生简直就是个地道的观众。这些现象是很多老师的通病。这样的做法是愚蠢的,注定会失败,无益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至此老师一定要做到,讲解语言要精练准确,少说与主题无关的话,启发到位,多给学生交流研究的时间,少炫自己,恢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学会放手,不要总是唠唠叨叨,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运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在每节课中都学有所获。当然课堂教学不能只要求节节优秀,课课漂亮,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克服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教师从学生习惯的养成、思维意识能力的提高、兴趣的培养等方面要一步一步逐渐地培养,并且要有计划、有方法、有手段。这是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不断攀登的过程。这个过程,免不了要花费一些时间去准备,去训练,然后见成效。这是每节课的累积逐渐形成的。其中是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师此时要清楚时间与任务、时间与成效的关系。教师课堂教学越科学,目标越明确,收获的成果就会越多,才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且有所成效。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完成教材预设的教学内容,课堂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是保证

课堂是一个艺术性的舞台,有很广的探索空间,这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事情,教师必须勤奋,刻苦,有担当,有爱心,还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有了这些实现高效课堂才具有原动力。不过有的教师也面临着负担过重,精力有限的困局,在工作中有所失,但我们教师一定不能忘记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硬道理。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与时俱进,才能掌握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工作也就变得轻松自然,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有了保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教师对教学整体必须成竹在胸,方能游刃有余,善于开展课堂活动,方能真正实现课堂高效。

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策略数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