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富豪“催眠”成瘾“百万”隐私惹命案

2015-06-05 14:35玉霞
山海经 2015年10期
关键词:凯文记忆

文/玉霞

海归富豪“催眠”成瘾“百万”隐私惹命案

文/玉霞

2014年,电影《催眠大师》热映,神秘的催眠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悉,近年来催眠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一些高收入、高职位的社会精英阶层对其青睐有加。他们大都背负着有压力感、焦虑或紧张的情绪,严重者会痛苦不堪,导致身体各种机能紊乱。于是,花钱请催眠师减压治疗成了首选。

生活在天津的千万富豪刘航,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却夜夜不能安睡,究其原因是曾对自己的下属做过一件昧良心的事,导致下属因此而丧命。刘航因此饱受良心的折磨,为了解除心结,万般无奈之下,他尝试向催眠师求助。就此,他的心结会真的打开吗?

失眠富豪求助催眠大师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天津某进出口公司老总刘航怕吵醒家人,把自己关在洗手间里,时钟刚刚指向凌晨4点,他一根一根狠狠地抽着烟,看来今晚他又彻夜难眠了。那件事犹如梦魇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朋友劝他去找催眠师减减压,刘航终于决定去试试。

现年45岁的刘航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早年在天津一家外企任部门主管,后来赴美留学。2009年拿到MBA学位回国后,在天津成立了一家水产品进出口公司。刘航踌躇满志,发誓尽快把公司做大。为此,他大肆招兵买马,希望能为公司网罗到优秀的人才。但他先后聘请了几个副总都不满意。就在刘航苦恼之际,中学时代的同学杨毅前来投奔他。

杨毅外语专业毕业后,曾在一家大型公司做销售,因为与老板相处不睦被解职。得知刘航正在招兵买马,特来投奔他。因为杨毅懂缅甸语,而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虾类,缅甸人是供货商,加上他之前又有销售的经验,刘航如获至宝。

2010年初,他以30万元年薪聘请杨毅为公司副总。杨毅进入公司后,感念刘航是他人生路上的伯乐,非常努力地工作,让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好。尤其是在跟缅甸合作的南美虾项目上,懂缅甸语的杨毅掌舵,和缅甸商人合作游刃有余。跟缅甸方面合作一年,就为刘航的公司带来800万元的效益。一些同行也非常羡慕刘航有杨毅这样能干的副手。

但是,随着生意的红火,关于杨毅的传言也越来越多:什么他要把客户带走,刘航的公司立马就倒闭;什么杨毅肯定不会甘心只做个副手,将来一定会另起炉灶……这些传言让刘航心惊胆战,信以为真,他不能眼看着杨毅翅膀变硬,将来有一天威胁到自己和公司的利益,决定想办法将杨毅这个“威胁”从公司逼走,甚至赶出这个行业。

2013年10月中旬,刘航安排杨毅跟另一名员工一块去汕头进一批黄花鱼,并让杨毅携带了100万元现金。随后,刘航悄悄指使该员工将杨毅灌醉,并找机会让他将杨毅和自己的手机弄“丢”,造成公司在两天时间内联系不上他们的事实。于是,杨毅和一个员工携带100万元巨款逃逸的流言就这样顺利出炉了。

刘航还让员工四处给公司有生意往来的客户打电话询问杨毅的下落,引起客户们议论纷纷。一时间,公司内部也传得沸沸扬扬。就这样,刘航炮制出一个公司副总卷款潜逃的假象。几天后,杨毅出差回来,听到关于他卷款而逃的传言气愤不已,马上递交了辞呈。

按刘航预想的,虽然杨毅有懂缅甸语的优势,也有大把的人脉资源,但就因为带款潜逃这个似是而非的流言,他没能再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但让刘航没想到的是,他的目的虽然达到了,但是他的残忍和自私却彻底毁了杨毅的人生。

2014年3月,刘航听到一个让他惊骇的消息:杨毅自杀身亡了!

原来,杨毅辞职后,满怀信心地去找那些过去愿意高薪挖他的老板,但没有一个人敢用他。杨毅一赌气决定自己创业。2014年年初他筹集了300万元打算去缅甸进一批大虾,因为急于赚大钱,他丧失理智,被一个奸商以低价为诱饵骗取信任,结果中了对方设下的“天仙局”,他的货款被骗光。而那些借款给他的亲戚和债主,终日向他催债,由于不堪被债主逼债,最终,走投无路的杨毅选择跳楼自杀。

杨毅的自杀让刘航愧悔交加,他没想到因为一己私欲会把杨毅害得这么惨。从那以后,做了亏心事的刘航便频频梦见杨毅跳楼惨死向他索命的情景,醒来后便再也无法入睡。“害人”给他带来的除了无尽的噩梦,还伴有头晕、胸闷、肩膀酸痛等症状,已经三个多月没有睡好觉了。因为长期失眠,刘航不仅感到精神压力巨大,身体状况也很糟糕。

2014年7月的一天,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获悉刘航正饱受失眠的煎熬,建议他去试试催眠,并说自己在接受催眠师的治疗后不再失眠了。于是,深受失眠痛苦的刘航忐忑地走进了朋友介绍的催眠工作室。

一个看起来30多岁,自称“郑凯文”的催眠师接待了他。通过房间墙壁上对郑凯文的简介,刘航了解到郑凯文有5年以上的从业经历,是天津富豪圈里小有名气的催眠师,不仅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还有“国际催眠师”执照,虽然每小时收费高达500元,刘航还是决定花钱解失眠的痛苦。

十万“买断”亏心往事

第一次接受催眠,刘航有些将信将疑,不过只要能治好失眠,其它的都不重要。他躺在沙发椅上,开始接受催眠。郑凯文拉起窗帘,打开一盏暗黄色的竹编罩灯,让刘航闭上眼睛,寻找最舒服的姿态,放缓呼吸,接着郑凯文用舒缓的语调反复强调:“第一次做催眠,要尽量放松,听我的引导。想象面前有一条楼梯,总共十层,我每数一个数字,你就往下走一层……走到最底层,看到一扇门,打开之后就是你的潜意识……在这里你可以放心释放,分享你的内心……”郑凯文看到刘航的身体极度紧张,表情痛苦而恐慌,大约1个小时,催眠结束。

本以为做完催眠就能睡得很香,但是,当天晚上,刘航还是失眠了。第二天一大早,刘航气冲冲地来到郑凯文的催眠工作室质问:“我花了上千元在你这里催眠,为啥一点效果都没有呢?”“催眠术是否成功首先要双方建立信任关系,而且跟个人接受暗示的程度有关,程度越高越容易被催眠。有些人的戒备心理比较重,就不容易接受催眠。另外,作为治疗性的催眠最起码需要5次治疗,第一次为适应性治疗,第二次才真正开始治疗;严重的还需要药物配合治疗。”郑凯文笑着解释。

刘航回忆起自己在催眠时听到郑凯文那句“分享你的内心”,的确感到排斥和抵触,顿时哑口无言。郑凯文察言观色,感觉对方似有难言之隐,马上表示一定会遵守职业道德,无论客户在催眠过程中说了什么,保证会为客户保密。也许是想早日摆脱失眠的痛苦,也许是郑凯文的保证给刘航吃了定心丸,纠结一番后,他硬着头皮将那段“害人”的往事对郑凯文和盘托出。

或许是“对症下药”的缘故,第二次做完催眠后,那一夜刘航睡得很香,醒来后精神格外好,整个人都很放松,他没想到原来催眠这么神奇。

此后,刘航便对催眠产生了依赖,只要睡不好觉,就给郑凯文打电话,去他工作室让他给催眠。有时脱不开身,还会让郑凯文上门服务。

一次,刘航刚走进催眠工作室,就听到有个女孩子希望郑凯文能够帮她催眠,并在催眠过程中将她与前男友的记忆彻底删除或者置换成其他无关的记忆。听到郑凯文肯定的答复后,一旁的刘航暗自欣喜:既然催眠能删除记忆,自己的那笔良心债不也可以通过催眠来删除吗?如果真能这样,以后就能一劳永逸,再也不用忍受那些痛苦不堪的梦魇了。

于是,刘航要求郑凯文将自己与杨毅之间的那笔良心债通过催眠彻底删除。郑凯文表示催眠师虽然可以用重新构建的新记忆替换原有让被催眠者痛苦或者影响其未来生活的负面记忆,但是记忆遗忘需要较深的催眠,不仅需要极强的技巧,而且需要阻断当事人的联想,操作难度比较大,耗费的时间也比普通的催眠要长,所以费用有点贵,要10万元。

刘航当即表示,只要能把自己那笔良心债彻底删除,钱不是问题。谈妥后,刘航当场预付了5万元定金。然而,刘航万万想不到的是,这其实是郑凯文为他设的一个局。

郑凯文1984年出生于天津静海县,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原本是一家公司老板的专职司机,因为没钱买婚房,郑凯文和女友张晶晶的婚事一拖再拖。长相斯文的郑凯文经常跟着老板出入一些高档场合,混迹于有钱人的圈子,在一次酒会上,原本对他低头哈腰的侍应生,听说他只是个司机,便不再搭理他。对此,郑凯文十分难堪,却苦于没有翻身的机会。

就在郑凯文郁闷之际,2013年7月的一天,他开车拉着老板去一家催眠机构催眠。听说催眠一个小时收费居然高达500元,郑凯文惊叹不已!此后,郑凯文又陪着老板去治疗了几次,见那间不足20平米的催眠室生意异常火爆,郑凯文上心了,开始在网上搜索催眠师的相关信息,没想到竟弹出许多催眠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广告词很是诱人:“只需花5000多元,两个月左右就能出师自己开店当老板!”、“心理咨询业在国内很有前景,学催眠资质相当于走一条捷径。”

考虑到这个行当投入不大,又亲眼看到催眠生意的确很火爆,郑凯文决定学习催眠,好自己开店当老板。接着,郑凯文选择了一家承诺结业后颁发“三证”的权威催眠师培训机构。两个多月后,学习期满,郑凯文如愿拿到了该培训机构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师范大学结业证,还拿到一张催眠机构颁发的国际催眠治疗师的证书。之后,郑凯文在天津租了一间门面,购置了催眠所需的相关道具,摇身一变成了“催眠大师”。

原本以为学会催眠,开店当了老板就能挣大钱,但生意却没有郑凯文想得那么好。加上女友又不停催促他尽快买房。迫于无奈,郑凯文竟动起了歪脑筋。一次,郑凯文在为顾客催眠时询问顾客的银行卡密码,谁知顾客却一下子从催眠状态中跳出来,质问他想干什么,反应灵敏的郑凯文赶紧说这是为了测试顾客的心理问题,这才掩饰过去。

后来,郑凯文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即使人在催眠状态下也是有意识的,而且是非常清醒的。如果催眠师向被催眠者发出一些不合适的指令,被催眠者会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他只得打消了在催眠中窃取顾客银行卡密码的念头。

郑凯文不死心,继续琢磨起歪门邪道。为了打响催眠工作室的知名度,郑凯文开始学着忽悠、欺诈顾客,在给顾客配制的药物里掺一些安眠药,造成“催眠成功”的假象。靠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工作室在一些白领圈子和富人圈子渐渐有了一些名气。

见刘航浑身名牌,座驾是200多万的路虎,郑凯文觉得刘航是个很有料的客户。于是,他在催眠时故意用言语“引导”刘航说出他的秘密,发现刘航神情紧张且非常恐慌,郑凯文推测刘航心里说不定真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于是,当刘航找他算账时,他准备好一套说辞进行辩驳,进而从刘航嘴里打探出他“害人”的秘密,决定想办法在他身上狠狠捞一笔。

接着,摸透刘航心理的郑凯文找来一个“托儿”,传递给他一个催眠能删除“记忆”的信息,为了找借口多向刘航要钱,还故意强化删除记忆的难度以及催眠的次数和时间。刘航果然很感兴趣,愿意花高价删除自己那段不堪的良心债。

“删除记忆”引发危急命案

谈成这笔大单后,心情灿烂的郑凯文还特地带着女友去一个楼盘看房子,在郑凯文心里,刘航早已成了摇钱树。

其实,郑凯文在催眠机构学习时,老师就给学员们灌输了一些行业禁忌,比如不能打探客人的隐私,也不能向他人透露客人的隐私,更不能向客人提供删除记忆的服务,因为这项催眠可能导致被催眠者的记忆混乱,甚至出现认知障碍,造成更大的伤害。但郑凯文好不容易才遇到这么大一条“鱼”,为钱丧心病狂的他早就把老师的教导当成了浮云。

原本郑凯文只是想在刘航身上弄一大笔钱,随着和刘航的深入接触,他的心态渐渐发生了变化……

一次,刘航来催眠时,接到公司采购员打来的电话,因为刘航的手机当时开着免提,郑凯文听得很清楚,采购员说有批北极虾价格比往年要便宜很多,可以考虑多存一些,但是他们带的货款不够,刘航当即在电话里用手机转账,转这么大一笔货款只需要在手机上按一按便成了。郑凯文决定加快在刘航身上捞钱的计划,贪念在那一刻汹涌而至。刘航为了赚钱做了那么多亏心事,又岂止牺牲了一个杨毅?郑凯文觉得自己的想法并不过分。

他决定用刘航亲口讲述的那些“秘密”做要挟,向他要封口费。其实,从一开始,刘航每次讲述的“秘密”都被郑凯文录了音。2014年10月8日下午,刘航再次来到郑凯文的工作室做删除记忆的催眠。为防万无一失,郑凯文在给刘航喝的水里添加了安眠药,趁刘航“睡过去”后,郑凯文赶紧将催眠室的门反锁,接着,郑凯文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将刘航的手脚捆了个结实。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刘航清醒过来,见自己手脚被捆住,郑凯文表情怪异地看着他。刘航大惊,问:“你这是干什么?”郑凯文“安慰”他:“刘老板,请不要害怕,我只是想跟你做一笔交易,如果不想你陷害下属的事情泄露出去,你只需付给我50万的封口费,我就把录音还给你。”

刘航的额头开始冒冷汗,虽然那个录音并不能让自己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作为一个有身份地位的商人,如果泄露出去,肯定会给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眼下自己又被郑凯文控制着,刘航决定认栽,花钱消灾,答应郑凯文的条件。很快,刘航通过手机转账50万到郑凯文的账户,说:“这下你可以放了我吧?”

郑凯文没想到事情居然会这么顺利,他有点后悔自己要少了。“放了你可以,但是你还得再给我100万才行!”见郑凯文竟然变卦,刘航气冲脑门,意识到郑凯文根本就是个贪得无厌、出尔反尔的小人,于是,刘航谎称自己账户余额不足,他打电话让公司的会计转给郑凯文。郑凯文信以为真,拨通了会计的电话,并将电话放到刘航耳朵边,刘航突然对着手机大喊:“快报警,我被绑架了……”

郑凯文赶紧挂掉电话,将手机一下砸到了刘航的脸上,并扑到他身上,双手紧紧掐着其脖子吼道:“你敢报警,我先送你上西天!”几分钟后,刘航被掐断了气。见谋财变成了害命,郑凯文懊悔不已,冷静下来后,自知难逃法网的郑凯文拨打了报警电话,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等待郑凯文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而枉死的刘航做梦也没想到,催眠并不能治疗好他的梦魇,更无法删除他羞愧的回忆。因为怯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刘航将希望都压在了催眠师身上,而最终丧命。

对此,著名心理咨询师魏子建议:对于催眠术,不妨抱着一种理智的心态,不要过于迷信其背后的功效。苦恼与烦心,本就是生活中的一种作料,酸甜苦辣咸必不可少。关键是自己的心态如何。揣着一肚子心事去做催眠,只是“短暂疗法”,苦恼依然伴随左右。如果能够乐观、开朗,让自己的心情走出阴霾,即便不依赖催眠术,照样可以享受到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凯文记忆
穿越原始空间
夏天的记忆
圣诞节的奇妙冒险
端午记忆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玻璃心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