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全程参与化学实验的尝试

2015-06-05 03:48马丽光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全程试剂化学

马丽光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化学这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与化学实验紧密联系着。化学实验也一直是化学教学内容的组成之一,始终紧紧围绕化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科学态度的重要手段。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原理、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是化学教学中是很重要一环。这一环节,做好了,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起到画龙点睛、豁然明悟的作用,也是对加强学生亲身实践的一个锻炼。所以学生参加化学实验、动手操作,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1 学生全程参与化学实验的依据、必要性和研究方法

1.1 依据和必要性

中国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中明确提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在实验教学方面主要体现在:要求获得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学会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况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研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实验的奇妙与和谐。

目前我国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参与现状层次不齐,很多地区尤其不发达地区化学实验的开展并不能完成目标。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很多学校没有实验室或者是实验室不完善,开出的实验大多不够数量,甚至不能给学生开分组实验。该调查通过问卷,初步了解了新入学的学生的实验参与动手实验的情况与对化学实验的认识情况。

1.2 研究方法

以该校大一20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记名方式针对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①学生分组实验次数,实验次数分为0、1~3、4~10和10次以上,前两者定性评价为几乎没得到训练,后两者定性评价为得到了动手实验训练;②教师演示实验次数,实验次数分为 0、1~3、4~10 和 10 次以上,前两者定性评价为对实验几乎没多少见识,后两者定性评价为对化学实验有了解;③对化学学科的喜好,分为喜欢、一般和不喜欢三个等级;④对化学实验的喜好,分为喜欢、一般和不喜欢三个等级。

2 结果

共收到209份调查进行分析问卷,针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所得调查结果见表1。

基本完成中学实验训练目标的只有5.26℅,没做过分组实验的(或者可以说没进过实验室的)占34.93℅,其他学生获得了部分训练。教师演示实验情况要好一些,59.81℅的学生是见识过老师做实验的,但仍然有12.44℅,没见过老师做实验,这部分学生也基本上是没做过分组实验的,他们对化学实验的了解基本就是空白状态。由此,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实验方面的缺失。调查中,还就学生们对化学学科的喜好以及化学实验的喜好征集了学生们的说法。总的来看,学生们喜好实验多过化学学科,其中有17.7℅的学生不喜好化学,2.4℅的学生不喜好实验。

3 讨论

高职高专的化学教学应从实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变一般喜欢和不喜欢为喜欢化学。所以高职高专的实验教学需要重新制定计划,根据目前的实验条件和课时数量,采用“全程参与”的方式,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文献[2-6],提出学生全程参与化学实验的相关问题。

表1 大一新生初中和高中阶段化学学习情况

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增加基本技能训练,从基础开始;由于现阶段大学也不能完全做到开放实验室,所以通过让学生全程参与的方式,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训练。

具体做法如下:“全程参与实验”的实施理念,是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创建学生全程参与实验的规划,以点带面,提高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每个班级都组建“化学活动小组”,每个小组6~10人,选拔对化学有极大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化学,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通过作业、课堂回答问题、个人喜好等竞争加入。

实施阶段:分三个步骤。

准备阶段。首先是教师带领小组成员,认真学习实验目标和实验原理,或者制定本次实验的训练目标。使小组成员更加清楚本次实验的目的,加强对整个实验的把握。然后,教师带领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成员按照实验要求配制每一种试剂。配制之前,教师会根据本次实验的试剂使用量,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计算,并讲解配制试剂时需注意的事项。当所有需要的试剂的配制方法都讲解完成后,分配给每个同学去完成配制任务,教师则监督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做好刷洗、整理试剂瓶,贴标签、分装试剂等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合理摆放、台面整洁、安全操作、节约用药等的工作习惯。当学生们把自己动手配制的试剂整齐摆放到每个实验台的架子上时,小组同学可以先做一下实验,一个是要检验自己配制的试剂是否合格,另外就是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越感。通过学生们预演实验,纠正准备过程中产生的失误。

上课阶段。全班分成A、B两个大组,每个组分成10个小组,化学活动小组成员平均分到两个大组里,并分散到教室里的同学们中间。这样,在实验过程中,给不会做的学生示范,并适当给其他学生讲解,极大地缓解了老师照顾不足的状况。

这里,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预留的空白位置,在上实验课时随时填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测定的结果,为最终能写好实验报告获得最真实的实验记录,这样做培养了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了解实验流程、提高实验能力很有帮助。

实验结束阶段。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学生,带领值日小组的学生,将使用过的试剂进行整理、归位。不需要留存的试剂倒掉(比如糖类)和清洗试剂瓶;需要保留的试剂集中起来,统一放在试剂柜子里,在整理试剂瓶的时候要保护标签、注意分类、合理放置(比如酸和碱要分开放等)。经过全程参与,学生对实验室更加熟悉,同时对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等方面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考核部分:对学生的考核一直贯穿于实验的整个过程。学生实验课的课前提问,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也通过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总结,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学生操作过程中,会针对每一次实验的目标尤其是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随时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实验报告的总结加强对实验各项内容的掌握;最后一项考核就是期末的实验操作考核,在实验室内准备6~8个实验台,每一个实验台各准备一个互不相同的实验题目,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每个人做哪个实验,根据学生操作的全部过程给予评定学生实验操作得分。这种总结性的操作考核,因为学生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在考核前就公布所有的考核题目,学生在进入考场前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回忆每一个实验步骤以及操作要点,考场实验台上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答题纸,要求学生书写自己考题的操作原理、计算方法、判断依据等,以此确认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确实理解到位。这种考核方式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给学生更大的信心学好化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记住,考核不是目的,让学生在走出校门的时候,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才是目标。

学生全程参与的实验流程,做到了因材施教,重点突出,照顾全体等方面,对学生整体实验水平的提升很有好处,尤其是化学活动小组的成员,通过全程参与,学会了很多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药品摆放及台面整理等,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水平,为学生今后独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配制试剂,培养了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例如,教材中有两个定量实验,分别是测定反应速率和醋酸解离常数的实验,因为第一次配制定量试剂,疏忽了浓度的严格性,至使实验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重新配制更加标准浓度的试剂后,实验才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经此一事,学生们在配制试剂的时候,在计算、称量、刷洗等各个环节更加认真仔细,尽量避免出现马虎、疏忽的事情。这样的操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做事风格,这应该会成为学生今后生活、工作中一个很突出的亮点。

总之,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是在学生基础差和教学课时有限以及实验室条件有限的前提下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现状而采用的尽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缓解了实验室的工作压力,也增加了师生互动,增进了师生的感情,为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红,王蕾.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9(6):30-31.

[3]方苗利,赖国华,马建军.医学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7-88.

[4]耿济涛.提高医学类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几个重要步骤[J].科技资讯,2011(36):172.

[5]罗旭,史小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245.

[6]赵忠涛.高职高专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4(16):125-126.

猜你喜欢
全程试剂化学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