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

2015-06-05 03:48王聚全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审方调配差错

王聚全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医院进行涵盖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在内的静脉滴注药物配置系统,兼具临床应用和科研任务,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的主要场所[1]。目前我国各级医院PIVAS尚处于初级阶段,较单病区用药配置,PIVAS集中配置药物,涉及医嘱申请-提供成品全流程,往往需经传大量工作人员,牵涉多个工作环节,出现差错的风险较高[2]。静脉用药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防范差错对于PIVAS管理而言至关重要。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PIVAS30例差错事件类型及原因,并据此提出防范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采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该院PIVAS配置工作量统计表、差错登记本等临床资料,并对PIVAS 30名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均全部为一线工作人员;其中女24名,男7名;年龄21~48岁,平均(34.32±3.5)岁;工作年限 1~18 年,平均(7.2±2.5)年;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21人,占70.0%;中专9人,占30.0%。

1.2 方法

主要采取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查阅PIVAS随访期内药物配置量统计表、差错登记本等历史资料,并与PIVAS 30例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内容包括PIVAS现状、存在的问题、防范对策等。将采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出PIVAS差错类型及原因、防范措施等结论。

1.3 统计方法

将采集的有关PIVAS差错类型、原因及防范措施纳入Excel建立数据库,并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PIVAS 2013年7月—2014年7随访期间共完成成品输液配置94624件,出现差错54件,差错率0.57‰。

2.2 PIVAS 54件差错事件类型统计

统计显示,电脑系统处理环节、审方环节、调配环节、贴签环节、退药环节、复核包装环节和统计环节均有差错发生。具体来看,审方环节18件,占33.3%,其中以批次安排错误最多,占总数54件的18.5%;药品调配环节12件,占22.2%,其中以加药错误最多,占总数54件的13.0%;贴签环节11件,占20.4%;其中贴签不当和分签混乱分别占13.0%和7.4%;退药环节处理失误6例,占11.1%;统计环节3例,占总数的5.6%。见表1。

3 讨论

对大部分医院来说,PIVAS尚处于初期阶段,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和运行模式,特别是在制度流程、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切实发挥PIVAS应有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双重任务的要求需要探索。目前,许多医院PIVAS工作量大,工作人员紧张,人员整体年轻化,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作为弥补性的人员培训和差错防范纠正机制均未配套起来,导致许多环节差错时有发生[3]。PIVAS差错直接威胁用药安全性,防范和杜绝差错发生是PIVAS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分析当前PIVAS差错类型及原因,对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表1 54件PIVAS差错类型分布[n(%)]

3.1 PIVAS差错类型及原因分析

从临床实践来看,PIVAS一般将差错分为内差和差错,内差多指审核时发现的,成品尚未出门或未产生负面后果的差错;而差错则已产生负面后果,或虽未产生后果但已出门的差错[4]。对于PIVAS而言差错可以发生在任何环节,但有些环节差错发生率明显更高。本研究显示,审方环节、调配环节和贴签环节是PIVAS差错高发环节,其次是退药环节和日常统计环节。审方环节出现PIVAS差错18件,占总件数54件的33.3%,主要包括批次安排失误、给药剂量与医嘱用量不符、配伍不当等,其中尤以批次安排错误最多,占总数54件的18.5%。如审方药师决定批次时,往往会将bid的两部液体安排在第一和第五批次,而对只发来一部却仍标明bid的情况时,一般会默认为只需配一部且放在第一批。但问题是护理站会将一天两次的两部液体分次提交(前一天1次,第2日再一次),这造成药师药师将两步抗生素均安排在第一批,造成重复用药或剂量过多危险。领药量与医嘱用量不符,如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0%氯化钾注射液10 mL。药品调配环环节也是PIVAS差错的高发环节,该组共出现12件,占22.2%,具体包括加药措施、用错注射器和未排液体等,其中以加药错误最多,占总数54件的13.0%,主要表现是未对输液标签进行认真查对,仅参照排药和排药核实关节,导致出现重复加药或交叉加药失误。还有一种表现是将外形相似、药名相似和一品双轨的药品未认真核对,造成重复加药或交叉加药。11件差错事件发生在贴签环节,占总件数的20.4%,主要包括贴签不当或分签混乱。如大输液标签贴错,这是PIVAS常见的差错,如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贴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而将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输液袋混贴。退药差错也是常出现的差错,该研究6例,占11.1%。一些科室退药时,因责任心不强或疏忽忘记退还到PIVAS,或退错药,造成资源浪费。还有科室退还回来的药品,PIVAS工作人员归位时未认真核实,导致药品归位错误,造成药品混装,形成潜在风险[5]。

3.2 PIVAS差错防范措施

建立和落实PIVAS规章制度和执行流程,严格遵照执行 “四查十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制度;严格执行细胞毒性药物及静脉营养液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贴签、排药、配置时认真查对,确保药品与相应的输液标签相符。依据近期工作量调整排班,确保工作人员足够休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工作人员超强度工作,导致疲劳。明确中心责任和质量监控措施以及奖罚措施,强化用药服务意识,从而保证药品配置质量。

3.3 加强药品本身管理

药品管理是PIVAS非常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PIVAS负责人必须严格遵循药品的出入库管理、贮藏养护和近效期先用的基本原则。药品分类分区摆放在固定位置,明确标明药品商品名、通用名、规格、单位,化疗药物与高危药物等,标签清晰易辨认,对于一品双规、容易混淆的药品在醒目处标明。定期盘点药品,随机抽查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确保账物相符;对新进药品、更换药品规格或特殊药品更换批号时,及时通知临床科室[6]。

3.4 强化处方审核工作

审方环节是PIVAS差错高发环节,应建立和充分应用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由PIVAS临床经验丰富的药师进行处方审核,把好源头关。建立不合理处方等级表,详细记录问题处方,及时与医生进行反馈,对有明显错误的医嘱坚决拒绝配置。

3.5 提高防范意识,落实差错追究制

PIVAS工作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危险环节重点防范,通过不断自我强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杜绝不必要的差错出现。药师审方时对特殊剂量药物要明确标识,成品输液核对时认真查看颜色,发生异常及时反馈充配人员。退药时认真查看排药时间,做好交接班交代[7-8]。

3.6 加强审方药师的综合素质

PIVAS的正常运行和用药安全,药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关键岗位要求来说,PIVAS药师应由资历深、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员担任,以把好审验第一关。同时,对新进员工进行系统的在岗培训工作,并制定出详细的考核制度,对其定期组织业务学习,药品说明书的学习等基础技能,定期考核并存档,进而提高院内配药服务水平。

[1]吕卫红,江鑫,江君微,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7):599-600.

[2]菅凌燕,何晓静.浅析美国药师如何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问题[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1):909-911.

[3]刘莉,刘思源,陈红燕,等.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药业,2011,20(21):64-65.

[4]宁俊凯,林淑瑜,甘惠贞.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及改进策略[J].中国药业,2014,23(18):71-72,73.

[5]皮淼.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护理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4,7(z2):281-282.

[6]刘荣,董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及改进措施[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6):440-442.

[7]史秋晨,刘丽萍,胡伟,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J].安徽医药,2011,15(3):385-386.

[8]周璐,陈海燕,李永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7):419.

猜你喜欢
审方调配差错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
养猪饲料巧调配
基于“审方系统+临床药师”的全医嘱前置审核模式的探索实践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大气调配师
我院审方系统的建立及应用效果分析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张馨予调配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