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2015-06-05 03:48马桂君林亚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敦化市鼠类灭鼠

马桂君,林亚萍

敦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敦化 133700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黑线姬鼠为野属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1];多年来,敦化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处于全省较高水平,部分地区疫情较高。同时疫区由山区、半山区逐渐向平原地区扩散。出血热病例以农村青壮年人群为主[2],流行性出血热不仅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已知外部环境中灭鼠防鼠是防控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措施,但是了解患者自身影响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发生的风险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干预策略,也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热发生和流行的一个有效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敦化市2012年1月—2014年12月73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对卫生知识的了解、外出史、鼠类接触史、劳动时采取保护、饮食习惯以及接种史等内容。

1.2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份三年新发、偶发和散发地区,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例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和患者周边健康人群对照调查,同时开展7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生活外环境调查。(患者包括了不同年龄、性别病情轻重情况不同,均为采用免疫荧光IGg和IGM诊断法实验室诊断病例,对照组采用选取每例病例周边健康人群随机调查方法)。

敦化市2012—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趋势图

1.2.1 病例组 2012年1月—2014年12月3年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共计73例,2012—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病例73例中男性56例,女性17例,男女性别比为3.29:1;其中农民50例,离退人员11例,家务及待业6例,其他6例,农民占总发病的69%;年龄别为青年(0~30岁)3例,中壮年(30~50 岁)28 例,老年(50~)42 例。 2012—2014年病例三间分布情况如下。

1.2.2 对照组 病例:对照按1:2配对选取,按照性别相同,年龄接近(±2岁),既往未患出血热的原则选取。选取病例组73例,对照组146例。

农村:选择与病例相邻的同村居住的居民。

城镇:棚户区选取方法同农村,楼房小区选取同单元居住的居民,以病例住房为圆心点向外扩散。

1.2.3 调查内容包括 调查者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相关因素如卫生知识了解程度、外出史、接触史、劳动保护措施、饮食习惯、接种史等10个相关因素。

敦化市2012—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病例职业分布情况示意图

敦化市2012—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年龄分布示意图

2 结果

表1 1∶2病例对照研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2 1∶2病例对照研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病例与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重要的分析研究方法之一,常用于探索病因,是调查既往暴露于某些危险因子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这些暴露危险因子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其程度大小[3];该调查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10个因素引入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模拟分析,发现职业、卫生知识了解、鼠类及病例接触史、劳动保护措施、接种史为流行性出血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五个危险因素是影响敦化市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相关联因素。

综上所述,敦化市大部分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都是由于农民对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的缺乏了解,患者在劳动时缺少劳动防护措施(如野外劳动和休息时未戴手套、口罩),防鼠防螨等防护不到位,排泄物污染周围尘土,经呼吸道传播可能性最大[4],加之对疫苗的理解认识不足,导致没有及时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自身免疫屏障缺失引起发病。

为此,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对待和防范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开展流行性出血热基本知识及个人防护措施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手段。另外,灭鼠、防鼠也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关键措施,在鼠类繁殖季节或者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流行季节前采取针对性的灭鼠防鼠综合措施,同时,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在整顿居民生活外环境的同时,结合灭鼠活动,有效的开展灭螨、防螨活动,主要杀灭人类经常活动地区的游离螨与鼠洞内螨,同时积极对疫区的居民开展流行性出血热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农民在野外劳作时,不坐卧于稻草堆上,清除室内外草堆、柴堆、经常铲除室外周围杂草,同时保持室内清洁,以减少螨类滋生的场所和叮咬机会;此外,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预防免疫接种也是控制和降低本病发病率的最有效措施。为了更好的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发生,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积极进行疫苗接种宣传,大力提高我市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率,提高重点人群免疫水平和广大群众自我保护能力,也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关键措施。

[1]范明,黄飚,曲日胜.实用传染病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157.

[2]粘茂君,关维臣,张贵富.敦化市重点传染病分析[J].敦化市卫生防疫站站志,1953-2000:120-121.

[3]段广才.临床流行病学与统计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3:144-145.

[4]钱宇平,何尚浦,李婉先.流行病学第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敦化市鼠类灭鼠
敦化市提升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成效显著
TBS围栏灭鼠技术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敦化市教育局多措并举保障“停课不停学”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敦化市举办首届“体彩杯”3人制少年篮球赛
浅谈户内变电站防鼠安全工作
灭鼠记
次声波灭鼠器
敦化市高松树硅藻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