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观察

2015-06-05 03:48孙秀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人员满意度

孙秀梅

四平妇婴医院儿科,吉林四平 136000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时,更加注重护理舒适度,这也对医院临床护理过程提出更多要求。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管理过程以人性化为要求,以满足患者需求为目的,以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效率[1]。此次研究中对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法,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从2015年起对26例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所有护理人员均从业6个月以上,具有护理职业资格证书。护理人员共26名,学历包括:6名本科,11名大专,9 名中专;年龄 20~45 岁,平均年龄(28.2±4.3)岁;6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12名护士。

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调查,以2015年作为分界线,将2015年之前收治的9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之后收治的9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研究。观察组中男女比为47:43;年龄 19~65 岁,平均年龄(31.5±4.3)岁;患者疾病类型为:32例呼吸系统疾病,20例心血管疾病,19例内分泌系统疾病,16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其他疾病;小儿68例,妇女22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为46:44;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0.7±4.3)岁;患者疾病类型为:33例呼吸系统疾病,21例心血管疾病,18例内分泌系统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其他疾病;小儿69例,妇女21例。

1.2 方法

所有护理人员在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人性化护理管理具体方法为。

1.2.1 实施组长带班制 人性化管理首先需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以便优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需在各个科室护理经验充足、护理质量高的人员中选取,并按照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学历、工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分组,保证各组人员能力相近,保证护理小组的整体水平。在护理小组内推举临床经验充足、大专学历以上、号召力强的护理人员出任组长。护理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分配合适岗位,提高护理小组整体护理素质。护理人员之间采取经验丰富者与经验较少者合作,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过程中互相帮助,提高专业护理水平。

1.2.2 实施张弛有度的排班制 医院每天都要收治大量、病情复杂的病人,许多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长期加班工作不仅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时需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需求为其制定合理的排班制,既保证护理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又避免因护理人员休假导致在班人员不足,无法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护理,影响患者疗效。

1.2.3 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 对护理小组各成员进行针对性人性化护理专业知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的认识。邀请各科室中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护理知识培训和常见疾病相关护理方法,扩展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面。加强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应变能力,保证护理专业性和有效性。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知识考核,并根据护理小组成员的实际护理情况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对于表现优异者,可在科室内进行表扬并给予一定奖励,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

1.2.4 进行法律知识教育 有些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侵犯患者隐私状况,这也是引起护患纠纷,甚至引起法律问题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在提高自身护理专业水平的同时,还需不断加强基础法律知识学习。医院进行人性化管理时,定期邀请法律顾问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相关法律知识讲解,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衣着、行为、语言,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减少护理操作不当对患者带来的疼痛,减少医疗纠纷。一些女性内分泌系统或生殖系统出现疾病时,患病部位较为特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隐私护理。如患者需卧床治疗时,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者进行皮肤清理、辅助排便等,护理时需为患者提供私密独立环境。患者排便后征求患者同意,为患者清洗隐私部位,避免感染。不随意宣讲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侵犯患者隐私等,避免护患纠纷。

1.3 观察指标

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分100分,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满意:评分≥90分;基本满意:评分≥60分;不满意:评分<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采用匿名方法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压力、团队合作状况、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方法

上述所有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两组正态计数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人员经管理后护理管理满意度98.9%与管理前82.2%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综合对比[n(%)]

表2 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工作满意状况综合比较(x±s)

护理人员进行经过人性化护理管理后工作积极性、团队合作、工作满意度与人性化护理相比明显较高,护理人员进行经过人性化护理管理后工作压力与人性化护理管理前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不仅讲求治疗效果,其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患者需求。人性化护理管理更加体现服务观念,其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下,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对护理人员和患者均进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护理管理既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素养,促进医护人员间的配合度,也能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医患关系。

此次研究中护理人员进行经过人性化护理管理后工作积极性、团队合作、工作满意度与人性化护理相比明显较高,护理人员进行经过人性化护理管理后工作压力与人性化护理管理前相比明显较低。与李玉兰[6]等人研究结果相符。人性化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合理的排班制和奖励,既保证护理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又能确保在班人员充足,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护理。护理人员经管理后护理管理满意度98.9%与管理前82.2%相比明显较高。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和专业性,能针对患者需求及临床表现综合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如婴幼儿针管固定、及时更换导管、呼吸道护理等,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因此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过程更能满足患者护理期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性和工作满意状况,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可将其作为护理管理的有效模式进行推广运用。

[1]刘子凤.基于护理管理的人性化管理实施要点初探[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1):3-5.

[2]任资颖.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157-160.

[3]陈红花.基层医院外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8):1298-1299.

[4]张清贤.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患者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5(13):14-15.

[5]杨启英.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2):178,180.

[6]李玉兰,王晓燕.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6):146-147.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人员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