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5-06-05 15:31贲文媛
医疗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护理人员

贲文媛

(山西太原市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山西太原030053)

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贲文媛

(山西太原市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山西太原030053)

目的:分析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并发症16.67%比对照组54.38%低(P<0.05)。结论: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心理状态,并减少并发症。

老年结肠癌;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老年人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多发人群,临床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老年人大多合并各种慢性疾病,其机体的免疫功能较低,因此手术的风险性大,且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1]。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42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于围术期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3∶19,年龄60~78岁,平均(68.52±4.85)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2∶20,年龄60~77岁,平均(66.74±3.97)岁;根据Dukes分期:B期32例,C期34例,D期18例;两组上述各项基线因素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护理,术前肠道准备充分,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围术期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了解其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文化素质,采用轻柔温和的态度与之交谈开导;通过眼神、动作给予患者适当鼓励、安慰,及时疏导其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保证患者手术过程情绪稳定。(2)术前准备:手术前3天,嘱患者食用半流质食物,且前1天为全流质,而当天则空腹。(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想法,并鼓励其保持良好心态,告知手术的进展等。(4)术后护理: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且术后禁食,叮嘱其睡觉取侧卧位;定期排便,保持尿管与胃管清洁与通畅;定期扩肛以避免肠道狭窄。(5)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定时给患者进行拍背,予以雾化吸入,并指导其学会如何有效咳痰等;告知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需尽早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心理状态:(1)焦虑心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2)抑郁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均介于30~80分,主要包括轻度焦虑、抑郁:30~40分;中度焦虑、抑郁41~60分;重度焦虑、抑郁61~80分[2]。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

1.4 统计学处理:资料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n)SASSDS研究组4436.98±4.7233.69±3.38对照组4442.36±2.58a40.25±4.25aaP(t)-<0.05(6.4818)<0.05(7.8291)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并发症16.67%低于对照组54.38%(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例数(%),n=42]

3 讨论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老年人群居多,因老年患者大多合并慢性疾病,且生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加大手术的风险性。加之老年患者心理脆弱,较易出现不安、悲观等负面情绪,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护理学的逐步发展,临床护理不仅仅局限在辅助治疗方面,而是需要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主”,对患者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配合度[4]。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42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于围术期予以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提示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通过详细了解其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文化素质等情况,并采用轻柔温和的态度与之交谈开导;术间通过眼神、动作给予患者适当鼓励、安慰,并及时疏导其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从而有效改善负面情绪[5-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比对照组54.38%低,这与熊育建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验证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7]。本研究护理人员通过术前饮食指导,术中心理干预及术后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术后禁食,叮嘱其睡觉取侧卧位,保持尿管与胃管清洁与通畅,并定期扩肛。此外,定时给患者拍背,予以雾化吸入,并指导其学会如何有效咳痰,告知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关于两组远期生命质量情况,还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1]钱次荣.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1):128-129.

[2]张春红.32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202-203.

[3]杨林芹.探讨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3,18(29):168-169.

[4]蒋海燕.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2):147-148.

[5]付连英.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7):109-110.

[6]杜艳彩.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4):135-136.

[7]熊育建,黄天向.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5,27(5):105-107.

R473.73

B

1002-2376(2015)10-0198-02

2015-08-20

猜你喜欢
肠梗阻结肠癌护理人员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