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课本例习题的内在功能

2015-06-05 19:39翟志成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挖掘功能

翟志成

摘 要:高考源于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教材上的例习题都是很典型的,要求教师不断挖掘教材中例习题的多种功能,深化例习题教学,发挥例习题的内在潜能,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关键词:挖掘;课本例题;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69-02

高考源于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教材上的例习题都是很典型的,要求教师不断挖掘教材中例习题的多种功能,深化例习题教学,发挥例习题的内在潜能,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中要对例习题进行全面合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例习题的内在潜能,不仅使学生听懂,而且还要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因而所设计的尝试学习问题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活动划分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若干递进层次,使学生逐步的多次的获得成功,保护学生的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在讲椭圆的第一定义的应用时,可根据教材设计如下:

题组一(巩固型题组,为熟悉基本知识、方法而设置):

1、P95题2,如果椭圆 上一点P到焦点F 的距离等6,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F 的距离是 ;

2、P96习题4,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椭圆上的点。

(1)点M(4,2.4)与焦点的距离分别是 , ;

(2)点M到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3,则它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 。

题组二(提高型题组,为提高运用知识,方法的能力而设置)

P93例1(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题组三(发展型题组,为使思维灵活变通、强化创新意识而设置)

1、P95题1,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等于8,一个动点M到两个

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10。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写出动点M的轨迹方程;

2、P94例2,已知B、C是两个定点, =6,且△ABC的周长等

于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3、P128例1,一动圆与圆外切,同时与圆 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对例习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印,把思维逐渐引向深入,使学生在轻松中品尝重重成功的喜悦,既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充分认识了问题的本质,训练了学生数学思维。

一、探索例习题的非常规解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教师应注意深挖细琢例习题,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思维过程

提出新假设、新论断,通过探求问题的非常规解法带给学生意外的惊喜,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P15例1,求证:

常规解法是:因为 都是正数,所以为了证明,只需要证明,展开得即因为21成立,所以,即证明了。

很多学生对该解法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在独立完成如时容易犯将该式两边平方的错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新方法,独立地组织自己的思维进程,训练学生的思维。

非常规解法是,学生惊喜之至,问题得到巧解,既补充和延伸了课堂教学,消除了学生的疑虑,排除了干扰,又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科学的批判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精选变式例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课本教材往往只是研究问题的基本形式,并用与之相应的习题让学生训练,这样即使把有关问题做遍了,也只能是把握问题的某个方向,因此,教师要挖掘例习题深层次的知识点,纵横联系,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使思维呈现辐射状展开,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已知 是圆C的直径的两个端点,求圆C的方程。

可作如下变式:

变式一:已知 是圆C上的两点且圆心在x轴上,求圆C的方程;

变式二:若圆C过点A(3,2)且与直线x+y-3=0相切于点,求圆C的方程;

变式三:若圆C过点A(3,2)且与圆 相切于点,求圆C的方程。

学生解题的实质是基本问题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形式,对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使之貌似原题,又不同于原题,并拾级而上,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和探索问题,加深对知识内涵、外延的理解,以求在变化中拓宽思想激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既分清了问题的变化类型,又把所学知识系统地运用,从中获得概括的知识,把握了基本题中所演生出的不同类型,使之从单一化、固定化模式中转入多棱化、多角化和多面化模式,从而获得上升性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对例习题探究和猜想,培养思维创造性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探究与猜想,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研究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例习题,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己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索的天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个性品质得到和谐发展。

如P113练习题5,当渐近线方程为 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一定是 吗?如果不一定,举出一个反例。

可点拨如下:

(1)的渐近线方程为 ,即;

(2)写出一个渐近线方程为 的双曲线方程(学生的答案大多数为 )

(3)能否再写出一个渐近线方程为 的双曲线方程?(受教师的启发,学生大胆探究,很快得另解为 )

(4)渐近线方程为 的双曲线方程可以统一用一个方程表示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出答案就是

(5)还有更好的表示形式吗?若有,找出它与渐近线方程的区别。

学生兴奋到了极点,跃跃欲试,积极观察、猜想,终于找出来了,即是渐近线方程为 的双曲线方程为 。

学生如释放重负,却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思维创造性的火花也已点燃。这样,在完成P114题2(4)求渐近线方程为 且经过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避免了讨论,轻松多了,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猜想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绽放出创新之花!

猜你喜欢
挖掘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