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审计中发现违纪违法线索

2015-06-05 01:24钱洪羽
审计与理财 2015年2期
关键词:案件线索审计工作单位

钱洪羽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反腐、改革、发展”主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着力揭示公共资金使用、公共权力运行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违法违纪线索被移交纪检、监察及司法机关,较好地发挥了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移送案件的数量和质量成为考核审计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成为审计成果的主要内容。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审计中发现违法违纪线索谈一些看法。

一、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做好审前调查,较为详细地掌握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所属单位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银行账户情况,被审计单位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等,为审计发现线索打好基础。

2.从座谈、闲谈、调查、询问中发现审计线索。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员交谈、日常闲谈或者通过对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的调查,围绕审计目标,有针对性、启发性和策略性的开展。在审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的询问时机、选择不同的询问人员,同时注意观察有关人员在询问中的言行及神情,从中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的审计线索。

3.从举报线索入手发现审计线索。根据举报的问题,检查是否合规、有效,是否得以严格执行,然后根据发现的疑点或线索,进行实质性审查。

4.从银行账户入手发现审计线索。单位的任何经济活动都会在银行账户上留下痕迹,在审计中关注银行账户,查清资金的活动情况、运行方向和资金的对应单位,也是发现审计线索的重要方式。

5.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发现审计线索。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内部机制。在审计中应当把内部控制的检查作为审计重点,对不相容职位间的制约和控制、凭证的传递方法和有关人员签字程序、票据的管理情况等进行测试,确定其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调整审计内容和重点,从中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线索。

6.从原始证据的审核中发现审计线索。原始凭证是一个单位所有经济业务的基础,搜集、查证并最终获得审计证据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关键。因此,在审计中应当特别注意对原始单据的审核查证,看是否存在篡改原始数据、伪造经济事项、使用非法票据、收款收据不按顺序号使用或缺号等,从异常账务处理上寻找疑点,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的线索。

7.通过运用审计软件发现审计线索。根据软件以应付利息为条件在新电子账套中进行查询,迅速查出银行存、贷款前三十户单位名称、存贷时间、存贷金额等信息,再详查有关资料是否完备,涉嫌联合骗贷、逃废债务等问题。

8.通过业务活动发现审计线索。随着国家财务核算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加强,违纪问题越来越趋于隐蔽性,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单纯在账表中发现问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从外围突破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经济环境、从事的业务、范围和主要关联单位进行详细分析和实地调查,捕捉敏感信息,通过分析寻找审计疑点和突破点。

9.慎重接触当事人。以免涉案嫌疑人得知审计案件要移送,篡改、毁灭证据,甚至串供、外逃躲避司法机关侦查,而延误办案的有效时机。

10.通过日常社会活动中发现审计线索。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平时多看多了解,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信息,通过有目的的分析、梳理,为以后审计多积累线索。

11.从日常积累的资料中发现审计线索。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应注重把各单位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积累与整合,发现其中的疑点,找出存在的内在联系,以便在以后的审计中加以运用。

二、新形势、新变革对发现违法违纪线索提出新要求

自解放军审计署由总后勤部划归中央军委建制后,近期经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批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修订颁发了《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全军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修订颁发了《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强化了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实效性,把领导干部在经济权力行使、公共财物使用、公务接待以及住房、用车、公勤人员使用等方面廉洁自律情况作为重点审计内容,加大了惩戒处理力度,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对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军队领导干部依法行使经济权力,促进军队作风纪律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审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发现违法违纪线索问题的解决,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及时发现违法违纪线索,对权力运行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一是强化审计移送制度,对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和符合党纪军纪处分条件的,要求坚决移送检察机关和纪检部门调查处理。二是严格审计处罚制度,对违法违纪问题,依法应当给予审计处理、处罚的,审计部门要下达审计决定,该退还的款项、该收缴的经费、该没收的违法所得、该中止的工程建设、该撤销的经济合同等,都要依法监督落实到位。三是建立审计约谈制度,对违规数额或者经济损失数额较大,问题性质比较严重,或者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重大经济活动存在管理隐患,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和其他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进行审计约谈,约谈对象未按要求整改的,要在适当范围内进行通报,并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对约谈对象作出处理。

三、建立发现违法违纪线索机制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细微处发现违法违纪线索,需要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建立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的机制,是保证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条件。

1.增强发现案件线索的意识。在部分审计机关,由于审计体制、机制方面原因,审计人员思想上还存在注重完成常规审计程序,偏重面上和规定动作的思维方式;加之,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环境的影响使得审计人员顾虑重重,所以教育和提高审计人员发现案件线索的意识,全面增强审计人员发现案件线索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十分必要。

2.建立发现案件线索激励机制。审计中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对被审计单位乃至整个行业、系统都会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对提高审计的权威和影响力有巨大作用。审计机关应把移送重大案件线索作为审计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3.完善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配合机制。日前,审计发现案件线索向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的协调渠道已经建立,但与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配合机制还不够顺畅。由于这些部门级别高、权力大,审计机关与其配合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障碍,加之一些案件涉及保密,导致一些移送案件审计结果得不到体现;因此,要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配合机制,加大审计发现案件线索的查处力度,使审计反腐败利剑作用充分发挥。

以上是我们在以往审计工作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做法。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创新审计思路,灵活运用多种审计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心:细心+耐心+恒心。即注重细节,善于观察;发现线索,查找疑点;追根求源,一追到底,才能发现违法违纪线索,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不断扩大审计影响力,真正树立审计权威的形象。

(作者单位:上海消防总队政治部审计处)

猜你喜欢
案件线索审计工作单位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通过银联数据查找案件线索的思考
淅川县审计局规范经济案件线索移送工作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收集与共享的路径探索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论渎职侵权案件线索主动发现机制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