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与教练员的领导行为:教练员效能的中介作用

2015-06-06 11:43张玉满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情商教练员效能

张玉满

ZHANG Yuman

情商与教练员的领导行为:教练员效能的中介作用

张玉满

ZHANG Yuman

研究选取260名教练员(男性=176,女性=84)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教练员情商、教练员领导行为和教练员效能进行测试,以检验教练员情商与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关系,以及教练员效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主要影响的是教练员的技术指导效能和人格塑造效能,焦虑情绪对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2)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能够有效预测教练员的专制行为、社会支持行为和积极反馈行为,教练员的动机激励效能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3)教练员效能对情商和教练员领导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情商;教练员领导行为;教练员效能

领导行为是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所作所为。领导者在领导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因情境和任务需要表现出不同领导行为[1]。有研究[2-4]认为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对团队成绩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效应。还有研究发现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训练绩效具有显著影响[5]。另外,也有研究表明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的运动动机[6]、心理压力和心理适应[7]具有显著影响。目前关于教练员领导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关系上,而对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评价的研究则非常匮乏。因此,如何提高教练员的领导行为水平,加强教练员的指教艺术,对于提升运动员的训练质量,促进其运动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Feltz等人(1999)[8]提出教练员效能的概念,认为教练员效能是指教练员相信他们影响运动员训练和成绩的能力的信念程度。Feltz(1999)研究认为教练员效能包括比赛策略、动机激励、技术指导和人格塑造四个方面的效能程度。针对排球[9]和冰球[10]运动员的研究发现,教练员效能对运动员自我效能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杨勇(2011)[11]的研究发现,教练员效能是预测运动员自我效能和球队比赛成绩的有效指标;其中教练员的动机激励效能对运动员的自我效能和比赛成绩具有显著预测效应。

当前关于情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商业管理领域,但教练员作为一支运动队的领导者,其自身心理特征对于领导风格具有重要影响效应。尽管在运动领域内关于情商与教练领导行为关系的研究不多。但也有研究发现教练员的情商与教练员执教行为的有效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Gould(2002)等人[12]对奥运代表队教练的执教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发现,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识别运动员的情绪是优秀教练员的重要特征。Horn(2008)[13]提出的教练工作绩效模型认为,教练员的情绪知觉能力是预测教练期望水平的重要人格特征,进而影响到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另外,教练员的领导行为会影响到运动员的竞赛行为和信念。

本研究试图探讨教练员情商与其领导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检验教练员效能对情商与领导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为进一步发挥教练员情商的积极作用,提高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提升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被研究选取2012和2013年参加中南地区教练员科学化训练培训班的260名教练员为被试,其中男性176名,女性84名。被试平均年龄34.43岁(SD=3.75),平均执教年限6.25年(SD=3.86)。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研究选取不同项目的教练员6名作为访谈对象,针对教练员的情商、领导行为和教练员效能及其在执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访谈,了解教练员领导行为的类型和教练员效能的特征。

1.2.2 心理测验法

(1)体育运动领导行为量表(The leadership Scale for Sports,LSS)。

该量表由Chellduras(1980)[14]等人编制,包括教练员的训练指导行为、民主行为、专制行为、社会支持行为和积极反馈行为5个维度,共30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 5点(1:从未,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量表进行评分。马红宇(2004)[15]对该量表在中国教练员中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各维度α系数分别为0.81、0.72、0.54、0.75和0.63。孙健(2007)[27]以田径教练员为被试进行的研究也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说明该量表可以用来测量中国教练员的领导行为。

(2)情商测试(Emotion intelligence,EI)。

对教练员情商水平的评估采用的是由张厚粲(2000)编制的中国人情商量表中文修订版。该量表包括冲动性、焦虑感、羞怯感、软弱性、敌视性和抑郁感6个维度,共125个条目。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有效测量中国成年人的情商水平。胡咏梅(2010)等人[17]在运动领域应用该量表进行测试,表现出了良好的信效度。

(3)教练员效能量表(Coaching Efficacy Scale, CES)。

该量表由Feltz(1999)[8]编制,共包括比赛策略(7)、动机激励(7)、技术指导(6)、人格塑造(4)等4个维度,共24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11点( 0-非常不自信,10-非常自信)计分。

有研究[11]表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6、0.88、0.83和0.77。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有效测量教练员的自我效能。

1.2.3 数理统计法

研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教练员情商、领导行为和教练员效能的关系

为了检验教练员情商、领导行为和教练员效能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对各变量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

表1 教练员情商、领导行为和教练员效能的相关分析

2.2 教练员效能对情商与教练员领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根据中介作用分析的3个步骤,首先,以情商为自变量,教练员效能各维度分别为因变量,对情商对教练员效能的回归显著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效能的回归分析

续表2

教练员情商的焦虑感和抑郁感对教练员效能的比赛策略效能具有显著预测效应(P<0.05),其回归系数分别达到-0.242和-0.132,教练员情商对比赛策略效能的累积方差解释为22.1%;情商的焦虑感和软弱性是教练员效能中动机激励的有效预测变量(P<0.05),其累积方差解释为12.8%;冲动性和软弱性维度对教练员效能的技术指导效能具有显著预测效应(P<0.05),其累积方差解释为17.7%;而教练员情商中,除了抑郁感维度外,其余维度对教练员效能的人格塑造维度均表现出了显著预测效应(P<0.05),其累积方差解释为32.3%。

其次,以教练员效能作为自变量,教练员领导行为各维度分别为因变量,对教练员效能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回归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教练员效能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回归分析

教练员效能的动机激励、技术指导、人格塑造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训练指导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P<0.05),其回归系数分别达到0.302、0.275和0.283,累积方差解释达到13.2%;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是预测教练员民主行为的有效变量(P<0.05),其回归系数分别达到0.117和0.280,累积方差解释达到25.4%;比赛策略、动机激励和技术指导对教练员专制行为表现出了显著负向预测效应(P<0.05),其回归系数分别达到-0.156、-0.024和-0.191,累积方差解释为10.2%;比赛策略、动机激励、人格塑造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社会支持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P<0.05),其回归系数分别达到0.154、0.145和0.228,累积方差解释为13.4%;教练员效能的各维度对教练员的积极反馈行为均表现出了显著预测效应(P<0.05),其累积方差解释为25.2%。

最后,先以情商作为自变量,分别以教练员领导行为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同时把情商和教练员效能作为自变量,以教练员领导行为各维度作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对教练员效能是教练员情商和领导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教练员效能对情商和领导行为的中介效应

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和软弱性对教练员的训练指导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P<0.05),但在将教练员效能和情商同时放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时,冲动性和软弱性对训练指导行为的预测效应有所降低,但仍表现出了显著预测效应(P<0.05)。累积方差变异解释为39.3%,增加了21.9%。这说明教练员效能对情商和教练员领导行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焦虑感和抑郁感对教练员的民主行为均表现出了显著预测效应(P<0.05),但在将教练员情商和教练员效能同时考虑其预测效应时,冲动性和抑郁感的预测效应有所下降,但仍表现出了显著预测效应(P<0.05),而焦虑感的预测效应则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累积方差变异解释为63.0%,增加38.6%。这表明教练员效能对冲动性、抑郁感和教练员领导行为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对焦虑感和教练员领导行为则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

研究显示,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焦虑感和敌视性对教练员的专制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P<0.05)。在将教练员情商和教练员效能同时进入回归方程分析后,结果发现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焦虑感和敌视性的预测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5)。累积方差变异解释为47.8%,增加了12.2%。这表明教练员效能对冲动性、焦虑感和敌视性与教练员领导行为之间表现出了完全中介作用。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练员情商的焦虑感、羞怯感和抑郁感对教练员的社会支持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P<0.05),将教练员效能加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后发现,焦虑感和羞怯感对社会支持行为的预测效应仍然表现出了显著效应(P<0.05),而抑郁感的预测效应则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5)。累积方差变异解释42.8%,增加了22.4%。这说明教练员效能对焦虑感、羞怯感和教练员领导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对抑郁感和教练员领导行为则表现出了完全中介作用。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练员情商的焦虑感、羞怯感、敌视性和抑郁感对教练员的积极反馈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P<0.05),在将教练员效能放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时,焦虑感、羞怯感和抑郁感的预测效应有所下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而敌视性的预测效应仍表现出了显著水平(P<0.05)。累积方差变异解释为54.8%,增加了30.4%。这说明教练员效能对焦虑感、羞怯感和抑郁感与教练员积极反馈行为之间表现出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对敌视性和积极反馈行为之间则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3 分析与讨论

3.1 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效能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主要影响的是教练员的技术指导效能和人格塑造效能。情商的混合模式理论认为情商包括个体的情绪应用能力和管理情绪的能力。情绪应用能力可以帮助教练员将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对象上,从而提高技术指导的有效性,而管理情绪能力可以使教练员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提高自己行为的理智性,为运动员树立良好的榜样,影响运动员的人格发展。Thelwell(2008)等人[18]的研究也发现教练员的情商与教练员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并且发现人格塑造效能与教练员的完美主义知觉有密切关系。

焦虑情绪对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焦虑情绪会阻碍教练员比赛策略的制定,也会将这种情绪传染给运动员,使运动员产生过高的焦虑而不利于正确比赛动机的培养,同时过度的焦虑也会损害运动员的人格健全发展。软弱性对教练员效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动机激励、技术指导和人格塑造上。软弱性水平高的教练员缺乏强烈的成就动机和对比赛获胜的强烈欲望,对运动员在竞赛和训练中的技术指导不够明确具体,难以在运动队中树立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氛围。

从研究结果来看,教练员的情商对教练员人格塑造效能的影响最大,也反应了教练员对自己帮助运动员塑造良好人格特征的信心主要受到教练员自己情商水平的影响。Villanueva(2007)等人[19]研究表明,情商对个体的领导自我效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3.2 教练员效能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能够有效预测教练员的专制行为、社会支持行为和积极反馈行为。教练员如果对自己指挥比赛的策略有较高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应对比赛中的变化并有充足的预案,那么教练员则会给与运动员更多的支持行为和积极反馈,而较少使用专制行为。根据领导行为理论[20],训练指导行为指的是以特定任务为导向、帮助运动员达到全队共享任务目标的行为。这种行为使教练员为了达成团队共同的目标而采用任务定向的动机激励策略,并在此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积极反馈以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教练员的动机激励效能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教练员掌握运动员动机激发的方法和手段,能够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运动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动机激励措施。这样的教练在训练和比赛中会给运动员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心理上的积极支持,以激发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更多的采用民主策略而非专制行为。同样,对自己技术有充足信心的教练员也会把领导行为的重点放在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指导上,并给与更多积极反馈。

如果教练员认为自己可以改变运动的人格特点并对此有较高信心时,教练员则会在训练、竞赛和平时生活中给运动员树立良好榜样,给运动员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在运动员表现出自己期望的行为时会给与更多的积极反馈以强化这种行为。有研究[21]表明,教练员的社会支持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3.3 教练员效能对情商和领导行为的中介效应

在讨论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效能的预测作用以及教练员效能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预测作用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分析教练员效能在以上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从研究结果来看,教练员效能所起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完全中介作用。比如教练员效能的比赛策略、动机激励、技术指导与人格塑造对焦虑感和民主行为,动机激励和技术指导对冲动性、焦虑感、敌视性和专制行为,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对抑郁感和社会支持行为,比赛策略、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对焦虑感、羞怯感、抑郁感和积极反馈行为均表现出了完全中介效应。这说明教练员情商中的焦虑感对领导行为中的民主行为是完全通过教练员效能起作用的。羞怯感和抑郁感也是通过教练员的比赛策略、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效能对教练员的积极反馈行为产生作用。

另一方面是部分中介作用。比如教练员效能的动机激励、技术指导与人格塑造对冲动性、软弱性和训练指导行为,比赛策略、动机激励、技术指导与人格塑造对冲动性、抑郁感和民主行为,动机激励与人格塑造对焦虑感、羞怯感和社会支持行为,比赛策略、动机激励与人格塑造对敌视性和积极反馈行为均表现出了部分中介效应。

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结果提示我们在实践中一方面要加强教练员情商的教育提升,提高教练员在执教过程中的艺术性和灵活性,促进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教练员效能的培养和提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教练员的专项指导水平和经验,丰富比赛指导策略,提升个人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个人人格魅力培养,从整体上提高对自己执教能力的信心和期望。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主要影响的是教练员的技术指导效能和人格塑造效能。焦虑情绪对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软弱性对教练员效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动机激励、技术指导和人格塑造上。

(2)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能够有效预测教练员的专制行为、社会支持行为和积极反馈行为。教练员的动机激励效能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

(3)教练员效能的比赛策略、动机激励、技术指导与人格塑造对焦虑感和民主行为;动机激励和技术指导对冲动性、焦虑感、敌视性和专制行为;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对抑郁感和社会支持行为;比赛策略、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对焦虑感、羞怯感、抑郁感和积极反馈行为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教练员效能的动机激励、技术指导与人格塑造对冲动性、软弱性和训练指导行为;比赛策略、动机激励、技术指导与人格塑造对冲动性、抑郁感和民主行为;动机激励与人格塑造对焦虑感、羞怯感和社会支持行为;比赛策略、动机激励与人格塑造对敌视性和积极反馈行为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4.2 建议

(1)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没有对被试的性别、执教年限、运动项目等因素的影响效应考虑在内,对研究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建议今后的研究对研究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以更深入全面地分析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影响作用。

(2)本研究采用的情商测试工具为适用于普通人群的测试工具,这可能会造成测试工具缺乏针对性,影响研究分析结果的效果量。建议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编制与运动情境相结合的情商测试工具,以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实践应用价值。

[1] 赵应文.组织行为学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4.

[2] 马红宇,王二平.凝聚力对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角色投入和运动员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体育科学,2006,26(3):64 -69.

[3] 史为临,季浏.上海市学校篮球队教练领导行为与运动员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40 -42.

[4] 焦建余,陈蕴霞.我国高校排球队员对教练领导行为与成绩表现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6): 87-89.

[5] 张建福.教练领导行为对球员训练绩效影响的研究-以我国U-17足球队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福州: 2010,6.

[6] 魏瑶,洪冬美.教练领导行为与大学生运动员自主需要、内在动机关系模型构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262 -265.

[7] 陈麒.教练员领导方式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压力与心理适应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15-616.

[8] Feltz,D.L.,Chase,M.A.,Moritz,S.E.,&Sullivan,P.J.A conceptual Model of Coaching Efficacy: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9(91):765-776.

[9] Feltz,D.L.,&Lirrg,C.D.Perceived Team and Player Efficacy in Hockey[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1998(83):557 -564.

[10] Feltz,D.L.The Predictability of Coaching Efficacy on Team Efficacy and Player Efficacy in Volleyball[J].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003(26):396-407.

[11] 杨勇.教练员效能对运动员自我效能和比赛成绩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5):25-28.

[12] Gould,D.,Guinan,D.,Greenleaf,C.,&Chung,Y.A survey of U.S.OlympicCoaches:Variables Perceived to have Influenced Athlete Performances and Coach Effectiveness[J].The Sports Psychologist,2002,16,229-250.

[13] Horn,T.S.CoachingEffectiveness in the Sport Domain[M].In T.S.Horn(Ed.),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3rd ed., pp.239-265).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8.

[14] Chelladmai,P,Saleh,s.Dimensions of Leader Behavior in Sports:Development of a Leadership Scale[J].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80(2)34-35.

[15] 马红宇.我国高水平手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研究[R].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报告,2004:12-30.

[16] 孙健;李双军;王立平等.对《运动领导行为量表(LSS)》信度、效度的检验-以体育院校田径教练为样本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964-966.

[17] 胡咏梅,姚家新,依惠琴等.退役运动员顺畅转型诱发因素及情商、职业倾向个性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 (6):38-47.

[18] Thelwell,R.C.,Lane,A.M.,Weston,N.J.V.,&Greenlees,I.A.ExaminingRelationships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aching Efficac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008,6:224-235.

[19] Villanueva,J.J.,&Sanchez,J.C.Trait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Leadership Self-efficacy: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ollective Efficacy[J].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7,10:349 -357.

[20] Chelladuraip.Leadership in Sports:a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0,21(3):328-354.

[21] 周毅刚,郭玉江.优秀运动员运动疲劳、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J].体育学刊,2007,14(5):63-67.

Emotional Quotient and Sport Coaches'Leadership Behavior: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Coaching Efficacy

The study selected 260 coaches(male=176,female=84)as research subjects.Their EQ,leadership and efficiency were tested by questionnaire for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ches'EQ and leadership and the mediation of coaching efficacy.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1)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motional quotient and coaching efficacy.Coaches'impuls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ir technique guidance efficacy and character-building efficacy,and coaches'anxiety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ir game strategy efficacy,motivation efficacy and character-building efficacy.(2)The coaches'game strategy efficacy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ir autocratic behavior,social support behavior,positive feedback behavior.The coaches'motivation efficacy has significantly predictable effect on their leadership style.(3)The coaching efficacy has significant intermediary effect on emotional quotient and coaches'leadership.

Emotional Quotient;Sports Coaches'Leadership Behavior;Coaching Efficacy

G804.8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5)06-0090-06

G804.8

A

1001-9154(2015)06-0090-06

(编辑 马杰华)

10.15942/j.jcsu.2015.06.016

张玉满,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Email:yumanzhang@126.com。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Guangdo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2014-12-19

猜你喜欢
情商教练员效能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低情商的6个原因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