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5-06-06 10:11朱晓勃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年1期

朱晓勃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医院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医院作为卫生服务提供的主体,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医疗服务与管理,有利于医疗服务体系整体绩效的提升。近几十年,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本文在总结剖析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历程、现状与问题基础上,归纳了国外典型国家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提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包括统筹规划、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建设标准、培养人才队伍以及加大资金合理投入等方面。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1-076-04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改进医院管理效率、改进医院服务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卫生服务系统绩效已成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为此,本文在剖析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与问题基础上,借鉴国际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从组织管理、法律法规、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建议,以期对相关工作开展有所裨益。

1.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中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发展历程大体包括单机单用户应用、部门级系统应用、全院级系统应用、区域医疗探索四个阶段。建设模式也经历一定的转变:在应用目的上,从面向业务运行向面向资源整合转变;在应用范围上,从面向一次、一点应用向协同服务、远程医院转变;在发展重点上,从注重数据收集转变为注重信息利用;在实现方法上,从面向交换向平台化方向转变。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院信息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业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同时,近些年基层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也在快速发展。根据2012年CHIMA医院信息化调查资料数据,在医院应用的软件系统中,住院护士工作站系统占80.31%,门急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占63.48%,实验室信息系统占58.75%,电子病历系统占52.59%,医学影像储存和通讯系统占40.26%,这些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对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国内一些大医院和一些有实力的机构已开始探索区域医疗信息化,以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医疗机构间医疗信息交换和共享。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概念已成为医学信息化今后发展的重要领域。

然而,由于医疗行业本身的专业性、复杂性,以及不同医院需求的差异性,医院信息化在取得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时,在建设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与问题。

2.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顶层设计与规划

目前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与规划。主要体现在,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探索集中在地方层面,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和总体设计稍显滞后,导致医院信息化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二、三级医院信息化水平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基层医院。同时,我国近2万所县域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也参差不齐,多数县域医疗机构甚至停留在医保支付管理系统使用阶段,一、二级医院由于受资金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偏弱。

2.2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仅仅需要技术的支撑,也需要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支持。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上的成功得益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支持。而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于应用。例如电子病历建设,只作为医疗文件夹来管理,缺乏安全性和规范性。法律效力得不到保障,使得电子病历的应用与发展受到较大制约。除此之外,患者的隐私保护、医疗信息的所有权及使用权等对医院信息化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均提出了新的挑战。

2.3缺乏统一的标准

信息共享是网络的最大优势,但目前我国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各医院的HIS系统之间多自成体系,互不兼容,这使得医院之间甚至是医院内部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的困难,产生“信息孤岛”现象。比如医院内部病人ID、各种诊疗和药品代码均为自定义,病人在各个医院之间的就诊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由于没有标准化接口以及诊疗和价格代码,医院为了实现与医保中心的信息交换,只好编制专门的接口软件,一个收费项目往往要对应不同医保中心、不同医保类别的多个收费项目。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既增加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也阻碍了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2.4专业人才缺乏

医学信息化属于交叉性学科,需要的是既要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熟练、信息化处理水平高,又掌握有一定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医院信息管理技术人才队伍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总体从业人数较少。据相关研究报道我国医院信息化人员的总人数仅为7万人,平均到各个医院不到9人,据美国HIMSS最新统计,有接近一半的美国医院其信息化部门人员超过50人,有的大型医院甚至超过百人。我国医院信息管理技术人才配备不足的现状直接阻碍了医院信息化的进程。二是专业素质仍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医院信息人员主要有两个来源:计算机专业毕业人员和医院其他岗位转岗人员,两类人员在知识结构上均存在片面单一的问题。计算机专业毕业人员,对于医学知识和医院管理方面的理论知之甚少,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医疗领域的特殊性;而由其他岗位转岗而来的人员,可能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管理经验但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对于信息化建设只能停留在观念上,无法真正的开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因此,现有的医院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医院进一步发展信息化的需要。

2.5资金匮乏,投资结构不合理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性的高科技工程,因此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盾,保障其建设与发展。虽然近年来各级医院都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投入还是相对不足,且结构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受资金投入限制,一些有利于医院管理效率或质量提升的信息化项目无法开展,部分已开展的项目则可能因为中途资金供给不足而终止,造成浪费。与此同时,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人多在硬件购置方面,对于软件系统的开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则相对匮乏,直接制约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3.国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借鉴之处

3.1美国

美国的医院信息化在国际上处于较先进的水平,可将其建设经验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重视。布什总统早在2004年众议院年度国情咨文中就专门强调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在10年内,确保大多数美国人共享电子健康记录,彻底消除纸质病历。截至2007年,美国已初步实现了临床数据共享。同时,政府非常重视信息化学术研究,通过组织建立专门的学术组织来开展进行信息化项目研究,如: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二是资金投入充足。美国医院在IT方面的投入占医院全年收入的2%-4%,美国大型医院全年收入在几亿到十几亿美元之间,意味着美国的大型医院每年对信息化建设有几千万美元的投入。三是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诸如《健康保险改革:安全标准最终规制》(即SSFR)、《个人可识别健康信息的隐私标准》(即Privacy Rule)、《药品和血液制品的条形码要求》《卫生信息传输标准》(即HL7)《健康保险可携带性与责任法案》(即HIPAA)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四是建立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化体系。现在已经有完善的HL7和DICOM3医院信息化标准体系,所有医院的系统都遵守HL7和DICOM3及其下属的标准,这样方便了各个医院之间的数据交换,同时联邦政府和各个医疗保险公司都可以收到统一格式的病人数据。五是重视人员培养。美国注重对医院员工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医学信息管理能力的培训,让医生、护士和医院的员工都积极充分的参与信息化。这样能够使员工很快熟练信息化工作环境和支持信息化建设。

3.2英国

英国前首相Tony,Blair(1998)认为在21世纪,“NHS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去使病人受益”。NHS于1998年发布了题为“服务于健康的信息:现代NHS的信息策略”的发展报告,其目标为:建立全国每个人的终生电子健康记录;所有NHS临床医生均可从网上得到病人记录和最佳临床治疗方案方面的支持;建立一个国家卫生电子图书馆,使医生、护士和其他临床技术人员及时得到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最好的实践应用技术;全科医生、医院和社区服务通过NHS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信息共享,为病人提供整体化服务;通过网上信息服务,公众可得到快速、便捷的服务信息和建议。

为此,英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国家卫生局签署了为期10年,价值60亿英镑的合同。《全球科技经济嘹望》指出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笔民用信息技术采购定单,合同将涵盖英格兰的全部病人和100万医护人员。二是管理机构建设。2005年,英国卫生部成立了NHS连接医疗(NHS Connecting forHealth)专门机构,负责实施源自1998年的国家IT规划。该机构的目标是在全国实现电子医疗记录、网上选择医疗机构和预约服务、电子处方、卫生网络基础设施、PACS等。三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如何对不同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以实现共建共享一直是英国NHS信息化进程中攻克与重点研究的课题。英国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卫生信息管理、技术与内容层面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英国标准学会(BSI)所制定的标准;二是编列了NHS体系内部使用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字典》。

英国医疗信息化的成功也得益于NHS与医疗、大学等机构以及英国电信的合作。医疗机构与大学在信息化的研究工作开展的全面且深入,例如参与和主导了GEHR和Open-HER等项目,研发电子病历的需求和电子病历的结构模型。而英国电信在NHS项目中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在网络层,建立了快速、安全的国家宽带网络N3;在支撑层,建立了全国电子病历数据库和邮件系统,即国家病历中心Spine;在应用层,建立了综合性地方病历应用程序和IT系统,即地区服务中心LSP。通过NHS,英国电信为英国政府每年节省1.92亿英镑。在构建全国医疗系统的过程中,NHS的目标是要把所有关于医疗体系和医疗服务的领域结合与整合起来,打造一个医疗信息化生态系统。

3.3韩国

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较好。目前,韩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统一信息标准化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问题(如隐私保护、远程医疗等方面的立法),以及完成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系统的整合。

韩国信息化建设比较成熟的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信息系统建设。其中医嘱交流系统(order communication system,O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远程电视诊疗等系统和设备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迅速推广。二是移动医疗建设。自2003年起,韩国就已利用可移动的多功能电话机和公共网络,向医护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声讯通话服务和诊疗信息在内的相关数据信息服务,被称为“移动医院”。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韩国这种超前的发展理念使其走在了国际医院信息化的前沿。三是电子病历建设。韩国在电子病历建设上采取了国家主导的发展路线。2005年9月,韩国卫生和福利部宣布2010年前在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可互操作的电子病历的目标。其基本内容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安全的方式获得医疗信息和医疗决策支持,以改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疗效率”。同年,卫生和福利部成立了可互操作电子病历研发中心,进行电子病历的集中研发,包括电子病历基础架构、术语标准、知识库和电子病历功能认证标准等工作,成果开源共享。从2007年到2010年总投入3亿美元,在14所医疗中心和4l家总医院实现共享的电子病历。四是信息标准化建设。卫生和福利部于2004年成立了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委员会。每年由政府投入100万美元,用于相关信息标准的研究和开发。

4.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基于国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结分析结果,结合我国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仍需在顶层设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继续努力,具体如下。

4.1制定国家层面的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

根据各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来看,越早从国家层面统一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越有利于全国的统筹和综合协调管理,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就越好,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系统间数据共享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等深化医改的配套文件,制定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方案与技术标准方案,使各级各类医院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有据可循。

4.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的实际,加快制定与医院信息化工作的纵深发展相适应的医院信息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对涉及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过程中和医疗护理执行过程中的法律和法规问题,必须加以法律的认可和规范,并形成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条文。

4.3建立和完善医院信息化标准

医院信息化的高层次发展就是系统间的互连互通和数据共享,而信息标准化则是卫生信息整合和数据共享的必经之路。因此,应建立明晰的组织机构,对标准化活动进行统一协调,自上而下地推行标准规范的应用。参照国际上医疗界公认的的医疗卫生数据编码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和其他信息技术标准规范,如国际疾病分类系列(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观测指标标识符逻辑命名与编码系统(logical observation identi6er names and codes,LOINC)、国际医疗资讯交换标准(health level seven,HL7)等,加强本地化应用,逐步探索建立统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医疗机构内部以及跨机构、跨区域、跨领域的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

4.4加强人才培养与专业队伍建设

重视人才就是重视医院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取得成效,信息人才是基础是保障,因此,医院要把引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与医疗技术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对本院职工的管理培训与继续教育,来弥补他们自身专业的不足,让他们能够在信息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还需与相关院校开展合作或联合培养,建立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开设涵盖医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方面核心课程,着力培养精通医院管理、医疗业务流程、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做好保障。

4.5加大资金投入,调整投资结构

伴随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医院信息系统的软硬件更新频繁,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增加必要的资金保障。可考虑从多层面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筹集:

一方面积极争取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医院自身增加投入。此外,还可通过争取社会捐赠、银行低息贷款、重大项目合作、医院自筹等多种形式来加大对医院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在投资结构上,不能出现“一头倒”现象,既要购置硬件设施,也要发展应用软件和培养信息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