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能力的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研究

2015-06-08 02:10鲁安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重构动态

鲁安

摘要: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必须积极开展企业创新机制的创建和研究工作,通过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来提升自身的发展动力。运用动态能力理论全面深入剖析了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的现状,认为主要存在管理体制“家族式”、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创新风险大等问题。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基于企业动态能力构建并完善创新机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动态能力;创新机制;民营企业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00903

1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很多企业逐渐意识到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以及高效的生产率已经不能维持原有的竞争优势。而创新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不能缺少的因素。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缺乏核心技术会使新产品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此时更加需要强调不断的创新,以确保推出新产品的效率远远高于模仿者,以此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当前环境背景下,企业创新机制的研究已经日显重要,其首要工作就是分析研究创新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由于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日益复杂多变。动态环境对企业创新有着重大影响,使企业迫切需要一套新理论来指导其构建创新机制,这一理论需体现当前动态环境的本质,这样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必将有所减少。而动态能力理论可以指导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动态能力理论认为,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企业为了应对外部变化的环境,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技术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企业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机制,应成为动态能力理论的重点研究对象。动态能力观点强调,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随时有可能被替代,因此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状况、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适时创新。

2动态能力和动态能力创新机制理论

2.1动态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基于Teece等构建的动态能力战略框架,并结合Eisenhardt&Martin、Caloghirou(2004)、罗珉,刘永俊等的研究成果,本文确定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为整合能力、重构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整合能力即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整合能力是指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企业外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整合。其中还包括对知识的整合,企业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应用进行发明创新。重构能力即对企业资产结构的重构。企业面临着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想高效率且低成本的重新组合其市场结构、资源结构和能力结构,较强的重构能力必不可少。重构能力关联到企业根本的性质变化。组织学习能力认为,企业的经营模式必须根据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以做出正确且快速的反应。在动荡的环境中,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具备独特的探索性学习与开发型学习能力。

2.2动态能力影响分析

如上图所示,时间、社会资本、学习、成本等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动态能力,而动态能力又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绩效、新兴技术的更新等。市场竞争环境会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外部环境的变动会直接影响企业动态能力,因此,时间影响着动态能力的变化;企业为了适应及其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个人的、有价值的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社会资本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和整合资源,对动态能力有重要影响;企业通过学习,不仅可提高和增强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获取以前没有或不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学习对动态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重要影响。

除上述因素会对动态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外,组织结构、成本、企业家精神等也对动态能力有影响。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离不开动态能力,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动态能力符合企业的竞争需求。企业要想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利用动态能力改进现有的资源配置,要想追求短期的竞争优势就要通过动态能力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企业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动态能力强调整合、重构及组织学习能力,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整合不同部门的资源及知识对于企业实现创新极为重要,大多民营企业主要通过知识的整合应用实现创新。在企业创新中,对先进技术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与再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提高创新绩效。动态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新兴技术的发展,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动态能力特性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其起着积极作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动态能力。

2.3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创新机制分析

企业通过协调、整合和重构使企业内外的环境相适应,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宗旨所在,企业的创新发展就是保持与环境的良好互动。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创新来整合、构建和重构内外部资源,以此来重新组合和应用资源。从创新角度出发,动态能力是通过企业的一系列创新活动,以企业已经具备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尽可能地开发企业自身资源潜力和创新能力,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并最终获得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整合组织内外的资源对于企业实现创新极为重要。当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时,企业为高效率地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必须整合内外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这将有利于企业提高其技术创新的效力。企业对营销渠道整合,通过整合的渠道模式获得更大范围的客户,实现较高的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较强的重构能力使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捕获市场机会,能够使组织实现根本性的创新。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离不开重构能力,它通过对企业现有资源的重新调整、配置、组合,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企业的重构能力能使企业高效低成本的完成企业组织结构、市场结构、资源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新组合,以产生突破性创新。因此,重构能力必然影响企业技术、管理、营销创新。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一系列创新活动尤其重要,组织学习能力强调的是开拓性学习能力。企业为实现突破性的创新必须具备学习能力。endprint

3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3.1管理体制“家族式”、“亲缘化”

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存在“家族式”、“亲缘化”等问题,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主通常是以伦理规范代替行为规范。民营企业家族式的自主管理在资金操作上比较灵活、组织运作方面也较简单方便,在企业创业初期确实起到过积极作用。但现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快速发展,家族式管理的缺陷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用人制度上的任人唯亲、家长式的管理方法、决策方面过分依靠企业主,这些已然都不能适应如今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

3.2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与人员激励不足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就是资金,资金投入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否,也影响着技术创新产出的绩效。在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这两个重要的阶段,密集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江浙民营企业R&D投入(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了增进已有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用途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资金比较欠缺,很多企业的研发资金还不到销售收入的l%,这说明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低。很多民营企业并没有足够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当然民企税费负担过重也是R&D投入资金少的原因之一,企业难有足够资本投资于成本极高、收益周期长的技术创新。

从整体范围内看,虽然民营企业整体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很多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要想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但还有中小微民营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仍未摆脱小业主意识,安于现状,他们认为只有大企业才应进行技术创新。劳动密集型企业认为他们是从事加工、组装的小企业,没必要在技术创新上投资高成本,只需要把订单完成即可。这类企业只看到短期效益而不注重长期发展,随着市场的发展他们注定会被淘汰。

3.3民营企业创新风险大

随着竞争日趋全球化和技术创新频率的不断加快,市场不稳定性更为显著,企业的技术创新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如果研发成果不能被市场认同接受或者未取得成功,带来的损失和后果可能使企业无法承受。江浙民营企业获得创新成果后很有可能会受到同行的仿冒、抄袭,行业抄袭之风严重侵犯了创新者的利益。企业研究成果被剽窃,企业的创新热情也会随之减少。

技术创新升级周期较长,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由于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不足且融资困难,导致部分民营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必备的实验基地、设备和工具。民营企业自主开发技术难度大,创新的关键技术难于突破,存在技术障碍和技术壁垒。在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过程中,民营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更大。新产品可能因为自身的性能、稳定性或消费者惯性等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被消费者和市场接受,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且新的市场开拓难度较大。

3.4企业营销过程缺乏品牌创新

民营企业在营销创新过程中对品牌创新的意识不足,未能正确看待品牌创新对营销的影响,在品牌的建立与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江浙很多民营企业做品牌重销量轻质量,在营销过程中,总是强调产品的销量,而没能从根本上做到提高品牌的质量。企业为了扩大销量经常进行促销,导致品牌贬值,长此以往逐渐失去市场份额。品牌的核心价值是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定位的过程就是品牌创新的过程。江浙很多民营企业忽视对品牌核心价值进行定位的重要性,虽然他们打出的广告很多,但是广告的主旨却不停更换没能确定下来,导致企业的品牌缺乏核心价值。

目前,许多民营企业认为产品销量会随着广告投入量的增大而有所提高,而且在短时间内也可以实现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然而企业品牌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的忠诚度也不是靠大量的广告投入就能维持好的,广告更是无法保证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肯定。民营企业这样一味地投入广告,而忽略自身品牌的创新及品牌核心价值的定位必然会失去顾客。企业要想进行营销创新,首先就需要在品牌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提出创新,只有创新企业的品牌,才能从根本上维持顾客的品牌忠诚度,最终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4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的改进对策

4.1摒弃“家族式”管理,重构组织形态

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是民营企业完善创新机制的基础,企业创新机制的起始点就是管理的创新。企业的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组织的结构和形态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变动。企业通过改革旧的制度体系,创造新的制度体系,不仅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还能够使之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

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家族式民营企业亟需摒弃旧有观念、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制定可以交由专业的管理人才负责。专业的管理人才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并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企业主一人决策的风险,还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收益。当外界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时,经营者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状况对企业组织形态和结构进行迅速的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抓住机遇,实现突破性的创新。

4.2整合组织内外部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有必要整合组织内外部资源,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找新的市场机遇。技术创新能力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要想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的突破性发展,必须依靠动态能力,整合内外部资源,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技术能力。

民营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就必须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民营企业创新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技术创新,企业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引进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将新知识新技术吸收再创造以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还应联合各大院校、研究院研发新技术,发挥组织学习能力,以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对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要加大,包括加大经费投入和对研发人员的激励。充足的经费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充分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根本上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铺平道路。endprint

4.3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营销创新

企业的营销方案与战略需要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和创新。企业通过整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在分析研究外部营销环境的基础上,迅速准确地发现有营销机会的潜在目标市场,抓住营销机会,从而在目标市场战略的制定上实现创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企业仍不改变原有的营销战略,必然会被市场淘汰。企业要根据具体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对原有的营销方案进行重构,灵活调整营销战略,使其具有市场竞争力。

在营销创新过程中要重视相关手段和方法的配套运用,通过综合性分析发挥营销手段的整合优势,切忌单一方法的孤注一掷。从一些民营企业营销创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上看,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4.4发挥整合效用,推进创新机制建设

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必须将企业中所涉及的各种要素、资源等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套能够保证企业顺利展开创新活动的体系。完善创新机制是一个整合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活动的工程,创新机制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基础管理创新,重点是营销创新,三种创新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

只有加强企业管理才能实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而实现管理创新又离不开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企业技术方面的创新为开展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管理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组织内部氛围,保证企业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活动顺利展开。在完善企业创新机制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要做到整合资源,发挥1+1+1>3的功效,将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只有将技术创新做为基本手段、管理创新作为内在保障、营销创新作为外在保证,三种创新活动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机制才能逐渐完善。

5结束语

面对外部动荡的环境,民营企业要想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只有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创新。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单一的技术已经不能维持自身的优势,只有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全面创新,形成完善的创新机制,才能在快变的环境中获得竞争力。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要想寻求更大范围的发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利用企业动态能力,通过创新机制来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陆淳鸿.动态能力理论的评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3841.

[2]吴晓波,徐松屹,苗文斌.西方动态能力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6,(2):1825.

[3]王伟.浅议中小企业的创新机制建设和完善[J].价值工程,2013,32(27):172173.

[4]周峰,冯培杰,潘立强.新形势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思路和对策[J].煤炭经济管理新论,2007:068.

[5]王欢.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D].合肥:安徽大学,2012.

[6]史宝娟,索贵彬.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7):9698.

[7]王舜,石巍.试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5,22(6):1214.

[8]解祥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战略分析[J].企业经济,2005,(4):6669.

[9]David A Griffith and Michael G Harvey.A Resource Perspective of Global Dynamic Capabilities[J].Joumal ofIntem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1,32(3):597603.

[10]Learning orientation,firm innovation capability,and firm 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2,1(31):5155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重构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