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接受有品质的教育

2015-06-08 17:16温建锋邱璇
中国德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双流德育工作心理健康

温建锋 邱璇

百年双流,以人为本,教育第一。近年来,双流县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实现了双流教育高起点上的新跨越。全县学校在“学有良教、卓越品质”目标引领下,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成都市教育工作先进区(市)县”等多项殊荣。

:刘局长,您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具体到中小学德育工作,同样如此。它不只需要理念的指引,更重要的是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保障。作为教育强县的双流是如何整体谋划德育工作的?

刘伟:双流虽然地处西部内陆,但其作为天府新区的“核心区域”,空港优势明显。我们就是要做回归本真的教育,没有功利的教育,就是要让双流的每一个孩子公平地接受有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踏实创新、友善包容、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的品质。我们推进德育工作实施的架构是:主管部门系统构建,顶层设计,配套服务;各级学校细化实施,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实施的策略是:聚焦课程课堂,追求卓越品质。实施的保障是:政策引领,制度规范,考核提质。实施的途径是:容理念于课程建设,呈实效于体验活动。近年来,我们在评价方式上先行做了一些探索、改变和改革,用开放的人才观、开放的就业观来评价教育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点特色,也已探索出比较有效的“以实践增能”“以美育润德”“以体育炼毅”“以科创提智”的德育模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德先要立师,树人先要正己。2014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请问,双流是怎样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的?

刘伟:育人先育师。教师作为引领者、示范者,只有其正确的言行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长期以来,我们除了做好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师德专题讲座、师德报告会、师德测评、师德论文撰写等常规活动以外,每年校风活动月中,还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活动。如2012年以“走进你的家”为主题,大力开展教师入家家访活动。2013年以“爱生如子”为主题,开展“爱生月”活动,引导教师“反思我们的教育习惯”“反思我们的育人行为”,走近学生,亲近学生。2014年开展教师素质提升“五个一”活动(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场真切的谈心、一套得体的言行、一次快乐的游戏、一份郑重的承诺)。2014年我们还出台了《双流县教师礼仪规范(试行)》,其目的就是要将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培养成习总书记所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双流自2002年起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成为四川省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县。充分挖掘各学科的育人元素、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切入点。请问,双流在课程育德方面有哪些新“动作”?

刘伟:“课程育德”这个词您提得很好,因为如果换个顺序说“德育课程”,这就很简单。我们是有国家德育课程体系的,如小学的《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但我们认为德育不是仅凭借思品课就能承载其全部内容和发挥作用的。教学和教育不是分开的“两张皮”,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在学生品德养成过程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强调在学科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知识要点之外的探索、坚持、创造等品质;我们强调在活动体验中,要形成活动课程的序列化、系列化。因为如果不基于实践、不基于生活去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那就不是真正的成长。最后我们特别强调隐性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之间的重组,因为只有课程整合,才能释放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2014年,我们开展“校歌创作暨展演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艺术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校办学理念融入歌曲中,实现德育与美育整合的再创造。2015年,我们正着力开展“聚焦课程课堂”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有实效的课程,全面提升德育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请问,双流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何举措?

刘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师资保障。双流除了逐年加大引进专业心理教师的数量,每年新任教师和新上岗班主任都要全员接受心理辅导能力C级培训,完成后进入B级培训,目前已培训人数达全县现任班主任总数的40%。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获得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另有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研员,每学期开展全县教研活动不低于6次。其次是课时保障。每学期开心理健康课小学9节、中学10节,我们还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及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第三是场所保障。目前全县所有公办学校都已经配备了心理辅导室,今年我们将建设两个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并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四是课程整合。2014年,我县申报了成都市级课题《心理绘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美术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全县共6所学校参与到课题研究中。

: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有计划、有目的、有依据、有准绳的德育活动才能保障德育功能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请问,双流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推进德育活动的规范化、序列化和课程化发展?

刘伟:规范化,我认为就是不偏向、不跑调。序列化,我理解为可保持、可延续。课程化,就是有设计、有组织、有实施、有评价。德育活动实现了课程化,规范化、序列化就都实现了。

德育活动课程应体现由浅入深的地递进,分步分层实施,经历形成和稳固的过程。因此,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我们除了按相关要求制定德育工作行事历给学校规定动作,更多的是在具体指导中鼓励学校有自选动作。我们加大对学校社团建设的考核力度,因为它就是德育活动与学科整合的最好课程形式。今年我们准备着手研究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计划,以保证德育活动形态不过度跳跃或戛然而止,以保证学生已经养成的品质得到保持、稳定和发展。

:德育工作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如果不把它回归到科学性上注定不能长久,而教育科研是德育走向科学化的必由之路。请您谈谈双流在教育科研方面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刘伟:德育系统非常庞大,德育途径非常多轨,德育抓手非常多样,德育评价非常多元。因此,如果不进行德育的前瞻性研究、科学性研究、实践性研究和反思性研究,我们很难判断工作的实效性。在德育科研中,我们双管齐下。一是增强体内造血。我县专设一名专职德育教研员,协同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理论室,开展德育教研和科研。目前成立了三个县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定期由导师带领从各学校遴选的优秀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主题研究。同时各学校均设立班主任工作室。2015年已启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同时定期开展德育论文撰写评选活动,侧重“小案例”“小瞬间”的分析分享,提高教师参与德育研究的积极性和实用性。此外我们鼓励研发德育校本教材,紧密结合地域资源和学生特点开展德育特色活动,目前全县已编订校本教材89套。二是借助体外输血。为弥补科研能力和科研时间的不足,我们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级优秀课题研究。其中国家级课题《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学校诚信教育实践研究》等已结题。2014年,共13所学校参与了省重点科研课题《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此外,大量的市、县、校级德育课题在基层学校里广泛进行着研究,广大基层德育工作者、教师自觉探索着德育工作的规律,在科研的引领下,全县德育工作正在整体步入科学化的正轨。

责任编辑/尹丽娟

猜你喜欢
双流德育工作心理健康
双流区总工会培训提升工匠技能
种子醒了
《双流文艺》立足地域文化特色 输出双流文化印记
听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