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2015-06-09 20:45王晓丽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血糖值高血糖低血糖

王晓丽

龙口市中医医院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王晓丽

龙口市中医医院

目的了解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HbA1c≤6.5%组和HbA1c>6.5%组,使用CGMS连续监测患者血糖48h后,分析两组患者分时分段血糖值分布情况。结果血糖控制良好(HbA1c≤6.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多发生在22:00~4:00,且均为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控制不良(HbA1c>6.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且三餐后均易发生。结论CGMS通过动态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高血糖、低血糖现象,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对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动态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老年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9200万,其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90%以上,并且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1]。监测血糖不仅是糖尿病治疗的重中之重,也是其它优化治疗的基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静脉采血、快速指端采血的方法监测血糖。但这些方法均表示某一瞬时血糖值,不能反映患者整体血糖波动情况[2]。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一种较新的血糖监测手段,不仅避免了传统监测方法的片面性,而且通过连续动态监测,有利于了解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高血糖、低血糖等情况。本研究应用CGMS以了解2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具体的血糖波动情况,并对CGMS指导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意义做出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内分泌科25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3]。排除标准:(1)处于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手术等;(2)合并库欣综合征、甲亢、胰高血糖素瘤等影响糖代谢的疾病。按HbA1c水平分为HbA1c≤6.5%组和HbA1c>6.5%组。HbA1c≤6.5%组:17例;年龄60~81岁,平均(73.1±7.6)岁;病程1~20年,平均(12.2±9.5)年。HbA1c>6.5%组:8例;年龄63~86岁,平均(75.2±6.3)岁;病程10月~14年,平均(10.8±7.8)年。

1.2 监测方法两组患者均连续佩戴美国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仪72h。监测期间各自维持原治疗方案,同时记录饮食、运动、用药及不良反应。每日输入4次指端血糖测量值校正仪器。48h后,取下动态血糖监测仪,整理分析仪器内记录的数据。

1.3 监测指标动态血糖仪每5min记录一次,72h共记录864次。将血糖分为:≤2.8mmol/L,2.9~3.9 mmol/L,4.0~7.8 mmol/L,7.9~9.9 mmol/L,≥10.0 mmol/L;将时间分为:0:00~2:59,3:00~5:59,6:00~8:59,9:00~11:59,12:00~14:59,15:00~17:59,18:00~20:59,21:00~23:59。统计两组患者分时分段血糖值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分时分段血糖值分布情况

见表1。25例患者中5例发生了62次低血糖(≤2.8 mmol/L)。其中,HbA1c≤6.5%组4例发生了59次低血糖,发生率23.5%,大多发生在22:00~4:00,均为无症状性低血糖;HbA1c>6.5%组1例发生了3次低血糖,发生率12.5%,大多发生在10:00~12:00,患者诉心悸、乏力、饥饿感等症状。HbA1c≤6.5%组6例发生了1013次高血糖(≥10.0 mmol/L),多发生在早餐后(8:00~10:00)和晚餐后(18:00~20:00),发生率分别为17.6%和23.5%;HbA1c>6.5%组8例患者均出现高血糖现象,多发生在三餐后,发生率分别为早餐后37.5%、午餐后25.0%、晚餐后50.0%。

3 讨论

严格控制血糖可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但强化控制血糖却会增加低血糖现象的出现[4]。尤其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对低血糖的敏感性较低,易发生危险。因此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时,更强调安全监测血糖。

CGMS作为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方法,已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5]。它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动态监测,能够从整体水平反映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根据CGMS记录的血糖谱,我们可以方便了解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是否稳定与达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控制良好(HbA1c≤6.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多发生在22:00~4:00,且均为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控制不良(HbA1c>6.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且三餐后均易发生。

因此,无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否良好,CGMS均可监测其血糖波动情况,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高血糖、低血糖。特别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及早发现隐匿的低血糖现象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所以,CGMS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其在指导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表所示)

[1]wenying Y,Juming Lu,Jianping W.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ew Engl J Med,2010,362:1090一1101.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3(1):13—20.

[3]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10.

[4]刘艳,程杰,都薇莹,等.动态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重要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30:259—260.

[5]Kolman L,Hu YC,Montgomery DG,et al.Prognost ic value of ad-mission fasting glucos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m J Cardiol,2009,0,1(4):470—474.

猜你喜欢
血糖值高血糖低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如何治疗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