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三七的研究综述

2015-06-09 14:24杨思雨
山西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药食保健食用

杨思雨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藤三七的研究综述

杨思雨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针对藤三七的成分(包括化学成分与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安全性、食用与养生价值和食疗方法以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并对藤三七如何开发利用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最后展望了对藤三七研究的发展方向。

藤三七;成分;药理作用;食用价值;栽培;开发利用

藤三七(Anredera cordifolia(Ten.)Sreenis)是落葵科(Basellaceae)落葵薯属(Anredera Juss.)多年生蔓生植物,别名洋落葵,又称落葵薯、川七、藤子三七、金钱珠、中枝莲、小年药、土三七、马德拉藤等[1]。属药食同源植物,味微苦,性温,具有滋补、活血补血、补益肝肾、消肿散痰、壮腰健膝等功效,可用于病后体弱、腰膝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等症状[2]。藤三七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在中国的云南、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均有分布。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其作为喜阴的林下经济植物可与毛白杨或银杏等林木配植。藤三七为肉质藤本,蔓长5 m~10 m,根状茎粗壮;茎圆形,嫩茎绿色,老熟茎为棕褐色,节间易发出不定根;叶具短柄、互生,叶片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肉质肥厚,光滑无毛,腋生小块茎,外形与白落葵(即绿木耳菜)很相似;夏季自叶腋上方抽生穗状花序,花序轴纤细,花序长达20 cm,下垂,苞片狭长,花梗长2 mm~3 mm,花托顶端杯状,花冠绿色五瓣,通常不育[3-5]。藤三七与三七虽均有散瘀消肿的功效,但它们属于不同科,功效主治有异,应注意区分[6-7]。笔者通过系统地阐述藤三七的成分(包括化学成分与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安全性、食用与养生价值、食疗方法以及栽培技术,为开展对藤三七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1 成分

1.1 化学成分

目前对于藤三七化学成分的研究并不多,顾琼等[8]从藤三七的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黄烷醇类化合物和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5-甲氧基-8-甲基-6-甲酰基-3,4黄烷二醇,命名为藤三七醇A;4,7-二羟基-5-甲氧基-8-甲基-6-甲酰基黄烷;7-O-methylunonal;5,7-二羟基-6,8-二甲基-2-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假鹰爪黄酮和2-甲氧基紫花杜鹃甲素。Lin等采用酸解法从藤三七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三萜苷元,为拉里亚苷元类[9]。刘佳等[10]对藤三七进行提取分离得到腺苷等嘌呤核苷类化合物,并建立了测定藤三七不同部位包括珠芽、茎、叶、花中腺苷含量的方法。藤三七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为假鹰爪黄酮。刘佳等[11]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藤三七各部位(包括珠芽、茎、叶、花)中尿嘧啶和假鹰爪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只有珠芽中含有此2种成分,其它部位没有检测到。因此,藤三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拉里亚苷元,尿嘧啶、黄酮类以及腺苷类化合物。

1.2 营养成分

藤三七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蔬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每100 g藤三七鲜叶中蛋白质、脂肪、灰分、纤维素、VA,VC,VB1和VB2含量分别为2.1 g,0.18 g,1.08 g,0.94 g,5 644 IU, 136.4 mg,0.01 mg和0.13 mg,尤以胡萝卜素含量最高[12],并且其硝酸盐含量为1 449 mg/kg[13].因此,藤三七是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的蔬菜,可以安全食用。另外,藤三七含有丰富的果胶,可将其制成蔬菜果冻[14-15]。杨暹等[16]对藤三七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藤三七鲜样水分含量占96.8%,干样中灰分、粗纤维、粗蛋白和粗脂肪分别占15.61%,10.48%,38.87%和8.89%,每100 g干样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42.41 mg;藤三七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见表1.除此之外,藤三七含软脂酸、硬脂酸、棕桐油酸、油酸、亚麻酸、亚油酸、二十二酸和二十四酸等8种脂肪酸。另外,藤三七的营养成分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例如,林春华等[17]研究表明,藤三七夏季的VC含量较冬季的高。

表1 藤三七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 (ug/g)

综上所述,藤三七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和VB含量,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且藤三七含有钾、磷、钙、镁、钠等生命元素,其中,钾含量极高,钠含量较低,钾/钠比值较大,是补钾的好食材。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杀菌消炎作用

藤三七含有腺苷、尿嘧啶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消炎作用[10]。临床试验已表明,藤三七在治疗传播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18]。

2.2 降血糖

藤三七叶片所萃取之正丁醇抽出物具有降血糖作用,并且已有大量文献研究表明,藤三七具有降糖的功效。如,Kan[19]在1986年研究表明藤三七具有降糖的作用;Lin[20]研究发现藤三七根茎部分的有效成分能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2.3 抗HIV

从藤三七中提取到的2-甲氧基紫花杜鹃甲素和假鹰爪黄酮能抑制HIV-l的活性。因此,藤三七具有抗HIV的功效,治疗指数分别为8.51和7.15[8].

2.4 抗突变作用

藤三七的提取物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突变的作用。例如,Yen等[21]对台湾8种新兴蔬菜的毒性、突变和抗突变作用进行研究,发现藤三七有较弱的调节2-氨基3-甲基咪唑喹啉(IQ)所诱导突变的作用。

2.5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藤三七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例如,仇洁等[22]对藤三七提取物进行研究发现,其能抑制XO和HX体系产生O2-,对Vitc-Fe2+诱导大鼠肝线粒体脂质和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均有抑制作用。

2.6 其它作用

藤三七除了以上五大功效之外,还有很多其它功效。如,藤三七的肉质根茎含蒺藜苜蓿蛋白酶的抑制剂和大豆胰蛋白酶的抑制剂及贮藏蛋白[23];藤三七根茎的粗提物具有抑制胰岛素和促进NO生成的作用。

3 食用与养生保健价值

藤三七作为蔬菜可以食用叶片和茎尖,叶片肥厚、枝茎嫩滑,食用时有黏滑感,水煮后味微甜,能消肿散瘀,补虚止血,可治无名肿毒、腰膝无力、外伤出血与吐血,可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健胃保肝等症状[24]。藤三七的食用方法较多,入汤、清炒、煎蛋、与肉类同炒等[25]。如,藤三七炒豆豉、藤三七肉丸汤等[26],都味道鲜美,具有健胃保肝、补益肝肾、壮腰膝之功效。另外,市场上已相继出现了藤三七糖、藤三荆冲剂、藤三七茶、藤三七药酒等保健品,更好的发挥了藤三七的食疗保健功效。同时,藤三七高钾钙低钠,具有降血压功效。藤三七富含的粗纤维有利于改善肠胃、润滑肠道,还可起到减肥的功效。

4 安全性研究

藤三七硝酸盐含量远低于《GBl 9338-2003》中所规定的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的含量要求,为1 449 mg/kg.因此,是安全食品,可放心食用[13]。藤三七藤上的珠芽和底下块茎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新兴保健蔬菜,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一种独特的绿色食品[27]。对藤三七毒理作用的研究尚未见临床报道,但藤三七在全国各地的多年食用历史中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可以安全食用。

5 栽培种植研究

5.1 主要栽培地区

藤三七原产于巴西,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湖南、台湾等地,其中在广东和台湾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栽培。现在北方地区也有大量种植,山西省运城市自20世纪70年代由云南引种,随着藤三七药食两用价值的不断开发,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在北京地区也有种植。

5.2 栽培特性

藤三七较喜湿润,耐热、耐旱、耐湿,忌强光照,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病虫害少。在中国南方,藤三七作为绿色蔬菜多有种植,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遇0℃以下低温或霜冻,地上部分即死亡。在南方地区,地下部分能越冬,北方地区地下部分不能越冬。

5.3 栽培研究进展

随着藤三七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不断开发,已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对藤三七栽培技术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如郭淑英等[24]、王文涛[28]对北方温室栽培藤三七的技术和引种栽培进行研究,拓宽了藤三七种植的地理范围。林春华等[17]比较了藤三七露地搭架(对照)、大棚搭架、露地爬地、遮阳搭架、大棚爬地、遮阳爬地等6种栽培模式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搭架栽培模式藤三七生长最旺盛,该模式下藤三七的地上部分生物产量和地下块茎产量均为最高;露地爬地栽培的藤三七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最高,分别是对照的188%和269%;在大棚条件下搭架与爬地栽培的藤三七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相近,而在露地或遮阳条件下爬地栽培的藤三七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和糖酸比均比搭架栽培高;6种栽培模式的藤三七硝酸盐含量均低于3 000 mg/kg,大棚内种植的藤三七硝酸盐含量低于露地和遮阳栽培;不论是大棚、露地还是遮阳条件下,搭架栽培的藤三七蛇眼病病情指数均高于爬地栽培。藤三七花而不实,繁殖栽培一般采用肉质根或珠芽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其种质运输与保存受限。蒋向辉等建立了藤三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为藤三七的种质保存和种苗批量生产提供了一种途径[29]。

6 展望

藤三七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绿色保健蔬菜,全株无毒,可安全使用。藤三七叶片具有降血糖作用,珠芽有滋补虚弱、强壮腰膝、消肿散瘀、活血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病后体弱、腰膝酸痛、糖尿病、肝病、胃疼、胃溃疡、吐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茎叶有通便、消肿、止血之效,治疗习惯性便秘、肿毒、创伤出血。由此看来,藤三七药食作用非常大,且栽培技术易掌握,种植藤三七十分容易。并且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加,考虑到以上藤三七的作用与价值等,可以将藤三七开发成相关的保健品,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开发藤三七前景广阔。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60-761.

[2] 林蒲田.保健蔬菜——藤三七[J].湖南农业,2005 (9):9.

[3] 骆俊颖,李坤林,杨丽琼.保健蔬菜藤三七[J].上海蔬菜,2001(4):13-14.

[4] 李纯丽,李延梦.保健蔬菜——藤三七[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9(6):28.

[5] 李春艳.藤三七的鉴别[J].基层中药杂志,2002,16 (2):32.

[6] 杨国清.藤三七与参三七的鉴别[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5):315-316.

[7] 于 洋.三七及其伪品藤三七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0):2-3.

[8] 顾 琼,马云保,张雪梅,等.藤三七中一个新黄烷醇和抗HIV活性成分[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28 (8):1 508-1 511.

[9] Lin H Y,Kuo S C,Lee C P D.A new sapogenin from Boussingaultia gracilis[J].Nat Prod,1988,51(5): 797-798.

[10] 刘 佳,陈晓辉,钱忠直,等.RP-HPLC法测定藤三七不同部位中腺苷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9):724-726.

[11] 刘 佳,李国萍,慕善学,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藤三七不同部位中尿嘧啶和假鹰爪黄酮的含量[J].中南药学,2011,9(4):261-264.

[12] 骆颖俊,李坤林,杨丽琼.保健蔬菜藤三七[J].四川农业科技,2000(12):7.

[13] 黄亮华,郭碧瑜,谭 雪,等.3种常用野菜的硝酸盐含量和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J].广西园艺,2006,17 (4):38-39.

[14] 阮少艺,周 荣.几种蔬菜果胶的提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4):76-78.

[15] 陈湘宁,黄漫青,付 欣.山野菜果冻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2004(5):35-36.

[16] 杨 暹,郭巨先.华南主要野生蔬菜的基本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评价[J].食品科学,2002,23(11):121-125.

[17] 林春华,谭 雪,郭碧瑜,等.几种人工栽培野菜的营养成分及食用价值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6 (7):23-24.

[18] TSHIKALANGE T E,MEYER J J M,HUSSEIN A A. Antimicrobial activity,toxicity and the isolation of a bioactive compound from plants used to treat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5,96(3):515-519.

[19] Kan W S.Pharmaceutical botany[M].Taipei: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1986:447.

[20] Yen G C,Chen H Y,Peng H H.Evaluation of the cytotoxicity,mutagenicity and antimutagenicity of emerging edible plants[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1,39(11):1 045-1 053.

[21] 仇 洁,周永标,谭玉兰,等.落葵薯提取物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中药材,2004,27(8): 608-609.

[22] Chuang M T,Lin Y S,Hou W C.Ancordin,the major rhizome protein of madeira-vine,with trypsin inhibitory and stimulatory activities in nitric oxide productions[J]. Peptides,2007,28(6):1 311-1 316.

[23] 郭淑英,马金贵.药食兼用新型蔬菜——藤三七北方温室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6(6):80.

[24] 林蒲田.保健蔬菜——藤三七[J].湖南农业,2005 (9):9.

[25] 吴 蔚.藤三七——一种新兴的高营养保健蔬菜[J].健康,2000(1):13-14.

[26] 蔚 玲,袁慕晖,苗俊萍.一种三七伪品的鉴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S):31-32.

[27] 王文涛.藤三七引种栽培及种植前景[J].现代农村科技,2010(21):16.

[28] 蒋向辉,佘朝文,李定亮.藤三七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6):1 151.

A Brief Review on Anredera cordifolia(Ten.)Sreenis

Yang Siyu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 brief review on components(includ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nutritive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afety,food and health value,food therapy method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Anredera cordifolia(Ten.)Sreenis was take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wide range of literature searches.Then,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guidanc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 and use A.cordifolia.Finally,the trend of A.cordifolia in the future was given.

Anredera cordifolia(Ten.)Sreenis;Compon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Edible value;Cultivatio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R282

A

1007-726X(2015)03-0040-04

2015-06-15

杨思雨(1993— ),女,山西大同人,北京林业大学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药食保健食用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药食两相宜之鸡蛋花
药食兼用话蜗牛
辣椒食用也有禁忌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秋犯燥邪 药食同疗
药食两用说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