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模式与政府职能的定位

2015-06-09 18:39焦力军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职能政府

[摘要]文章阐述了东亚模式的特点、东亚模式强政府干预产生的原因、东亚模式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内容、东亚模式强政府干预的缺陷。总结出东亚模式对政府职能定位的启示为:政府在一些经济领域仍起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还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

[关键词]东亚模式;政府;职能

一、“东亚模式”及其特点

“东亚模式”指的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有别于前苏联计划经济加公有制加集权型政府模式和西方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加私有制加民主政府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关于“东亚模式”许多学者都有过论述,大部分西方学者都予以肯定。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新作《亚洲大趋势》中对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崛起给予全面高度的赞颂。尽管这部著作有许多不足之处甚至近于粗糙,但它的基本观点却是可取的。它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1

关于对东亚模式具体特征,虽然没有一种权威的定义,但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经济优先主义。二战后,东亚各国都面临恢复经济,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目标,因此将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与西方的经济发展不同,东亚国家的经济要实现赶超西方、摆脱落后状态的目标必须在政府主导下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2.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东亚模式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与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结合起来。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全面的干预,以保证政府制定的战略目标,在政府的主导下促进经济的增长。

3.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东亚国家在现代化起步之初大都采取进口替代战略,但是这种战略很快就暴露出问题:一是市场很快趋于饱和,限制了生产的扩大;二是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不快,影响了竞争力的提升。所以,20世纪60、70年代,东亚国家和地区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战略转向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所谓出口导向战略,就是在政府产业政策指导下,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和出口,以外贸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种战略被看作是“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

4.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高经济增长率。东亚国家长期的高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这与东亚国家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密切相关,东亚国家的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其中“东亚模式”最本质的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与主导,这种经济模式的产生有着以下原因:

二、“东亚模式”强政府干预產生的原因

首先,从外部情况来看,东亚经济发展起步时西方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已经拥有雄厚的实力,基本垄断了国际市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采取纯粹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国家就会被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停留在落后状态,或者依靠单一的资源优势换取很少的比较利益。2东亚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民族经济,仅凭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这一任务,只有通过政府的力量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实现追赶目标。

其次,从现实情况看,二战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市场发育不成熟。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不健全,市场主体、企业家阶层都没有形成规模,还没有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不能推动经济迅速增长和促进工业化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因此,必须由政府代替市场行使资源配置的任务。

第三,在东亚经济发展之初,各国不存在拥有雄厚资本的资本家阶层,不能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和工业资本,农村也不存在地主阶层,也没有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工会运动。这样,东亚国家内部权力的核心掌握在官僚阶层手中,排除了其他利益集团的干扰,有利于在政府主导下,集中精力推动经济发展战略的执行。

第四,东亚国家普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要求中央集权,实行中央集权成为东亚国家政府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央集权的政府与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相结合,逐步演变为东亚“开明集权”的政府,“开明集权”的政府适合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提供了前提。

第五,国家干预主义经济理论的兴起。二战后,出于对自由市场经济弊端的反思,“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应运而生,主张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全面干预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标,为东亚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东亚模式”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

“东亚模式”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上也各有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政府指导型模式。日本经济被称之为典型的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日本的经济体制是以“官民协调”为特征的,由于政府能够对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企业界也愿意接受政府的指导。通过创建许多专门的机构,在公私双方之间展开合作关系,政府和民间企业建立了一种合作关系。当然,由于日本的投资大部分在民间,政府无法对企业实现资金和政策控制,所以政府不能通过行政命令而只能采用和企业协商的办法来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因此,政府和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关系,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适可而止,不对市场机制产生过度干扰。

2.政府主导型模式。韩国的经济体制是比较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体制,它具有如下特点:政府规划经济,政府指导经济,政府管理经济和政府调控经济。与日本的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相比韩国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在性质上表现得更广泛、更直接和更具强制性。韩国实行集中的宏观经济决策,并以此规定产业、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指示性计划控制经济参数,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以推动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实施。政府也借助经济立法,但更多的时候是采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行政府的经济决策。

3.“亲市场”型模式。新加坡政府对经济有着强烈的干涉倾向,但在形式上与日本、韩国不同,新加坡的政府干预通常是“亲市场”的,把市场机制视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国家干预只是一种补充。新加坡实行自由企业制度,只是在需要的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和干预。政府通过工资政策人为地影响产业结构,从而在塑造新加坡工业化模式过程中发挥了战略性作用。工资不由市场决定而由政府决定,说明新加坡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充分的,是典型的东亚经济模式。

4.“半管制”模式。印度经济模式被称为典型的“半管制”模式。首先是公有与私营混合。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如基础设施、重工业、军火工业、原料工业、金融业等,全部或大部分由公营部门拥有和经营。农业、轻工业、消费品工业和商业则由私营部门拥有和经营,后来也相互渗透。其次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公营部门属于计划经济范畴,指令性很强,私营部门属于自由经济范畴,国家只对他们规定指导性的生产和投资指标。但政府通过工业许可证制度、财政货币政策、进出口管制、外汇管理和价格政策等手段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引导、影响私营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其满足政府的战略目标。

四、“东亚模式”强政府干预的弊端

“东亚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这一模式虽然促进了东亚经济的增长,但强政府干预也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1.强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用,降低资源利用的效率。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会造成市场需求、价格等关系的扭曲,长期的扭曲就会对本国经济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2.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干预过多,容易形成垄断和社会的不公正。政府从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对大企业集团全面的支持,容易导致某些大企业集团在一些领域形成垄断,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3.政府对企业过度保护和扶植,减弱了企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东亚各国政府对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扶持,通过财、金融、补贴等手段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在政府的过度保护下,东亚一些企业缺乏自主性、创新性和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韩国一些大企业过分依赖政府的保护,不顾经济效益和市场风险,盲目扩张,最后由于缺乏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而被市场所淘汰就是典型的例子。

4.政府的过度干预容易带来腐败现象和寻租行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虽然在培育市场和弥补市场的缺陷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过度的政府干预也带来了官员的腐败和任人唯亲的“裙带资本主义”,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5.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强政府干预的有效性降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技术、信息在全球自由流动速度加快,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超越了国界,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一国政府利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有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干预的风险和成本大为增加,对于政府干预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东亚模式”对政府职能定位的启示

综上所述,政府干预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模式”的强政府干预是主要原因,“东亚模式”已经失败,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纵观东亚经济战后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在自民党长期执政,政府干预经济下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韩国经济在军政府的强干预下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在具有儒家传统思想的人民行动党领导下,通过政府积极的干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政府干预的典范。因此,简单的把东南亚金融危机完全归于政府过度干预,并因此彻底否定“东亚模式”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完全自由化的、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各国政府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区别只是干预的方式和干预的力度有所不同,政府干预是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完全自由化的药方,韩国政府并没有完全接受,而是坚持干预经济从而走出了危机。更不用说香港政府在危机期间动用大笔资金主动入市,打击了严重的投机活动,稳定了香港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使是号称经济最自由化的美国,其政府也经常干预经济。在“大萧条”期间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的干预就是典型的例子。纵观美国的发展历史,其经济发展不仅依靠市场自发的调节,而且也得益于政府对经济的适时的宏观调控,是政府干预与市场的结合创造了世界第一的美国经济。

由此可见,从实践来看,“东亚模式”虽有缺陷,但仍然有其成功之处。东亚仍然需要政府干预经济,不仅因为东亚相对西方国家属于次一级的市场,市场成熟程度比西方低一个层次,而且因为东亚的文化传统更倾向于一个强有力的集权的政府。

“东亚模式”对政府职能定位的启示为:

1.政府在一些经济领域然仍起主导作用。

(1)政府应制定发展战略和经济规划。纵观东亚各国,其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的、全面的、完整的信息指导,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国家的整體经济战略,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对经济的破坏作用,合理配置生产力结构和产业结构,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2)政府应制定产业政策,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升级速度的快慢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在长期的国际竞争面前获得竞争力。所以,东亚各国的经验是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促进经济的增长。在企业竞争力较弱,科研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应由政府出面组织科研机构提供科研资金,促进本国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3)政府应进行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促进经济平稳、有序增长。“东亚模式”表明,政府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是保持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的有力工具。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促进消费和投资,保持市场活力的条件。同时应注重社会分配,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维护社会公正和经济长远增长的保证。

2.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各有各的职责和范围,不能互相替代。在现代国民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凡是政府和市场结合的较为有效的国家,其经济就较为成功。“东亚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1)首先政府不能过度干预市场形成“政府越位”。东亚政府对于市场的全面干预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和政府本身对改革的紧迫性估计不足往往造成了政府的过度干预即“政府越位”,“政府越位”带来了一系列弊端影响了经济效率,甚至导致经济危机。韩国政府对一些大企业集团采取超常的支持,在贷款方面给予特殊待遇,导致这些企业集团不顾市场风险和经济效益,利用银行贷款盲目扩张企业规模,形成大量的剩余生产力,产生许多呆账、坏账,直接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因此,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企业力量薄弱,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直接配置部分生产资料,组织经济活动,并逐步培育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的发育成熟。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已基本成熟,政府则应当将资源配置的权力交与市场,政府不再直接介入微观的经济活动,而主要通过经济战略、经济规划、经济政策来间接的影响经济活动,主要发挥企业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主导作用。

(2)其次政府不能盲目相信市场形成“政府缺位”。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监管的缺位。东亚国家在自身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金融监管薄弱的情况下,盲目学习西方,实行金融自由化,造成了金融监管的缺位。这给国际投机资本利用监管漏洞进行大规模的投机活动带来了有利条件,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同时,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衰退严重,这也和政府干预缺位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仍然是必要的,尤其在金融领域,金融监管措施仍然需要完善,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3.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还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

“东亚模式”表明,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还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必须加强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使得政府行为受到人民的监督和法律的规范,要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以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的挑战,应加强制度创新,增強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有力、有效和灵活,以维护国家经济体系的安全。

注释

1陈峰君:“论东亚模式特征”,《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2期。2杨鲁慧:“东亚地区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因及面临的挑战”,《求索》,1999年第1期。

[作者简介]焦力军,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职能政府
职能与功能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新形势下县级发改部门职能转变思考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学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认真履行四项职能 积极发挥工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