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动词的语义连锁分析

2015-06-09 02:50管静
科教导刊 2015年14期

管静

摘 要 利用认知语言学在词汇多义性研究中提出的见解和模型,构建移动动词的共时语义网络。方法上借鉴了John R.Taylor(1996,2008)的语义连锁分析法,首先从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的关系确定其空间用法,再从上下方向和容器等意象图式探讨其派生义,将义项群体系化,最终明确其语义扩张路径和语义构造,揭示语义背后人的认知机制。

关键词 语义扩张 空间用法 意象图式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73

Movement Verb Semantic Linkage Analysis

GUAN Jing

(Chengdu Institut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844)

Abstract Use ideas and model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lexical ambiguity in the proposed research, build mobile verb synchronic semantic network. The method draws on John R.Taylor (1996,2008) semantic linkage analysis, first determin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the projectile (trajector) and landmarks (landmark), and then the images vertically and containers drawings explore derive the righteousness event group system, and ultimately define the semantics and semantic structure of the expansion path, revealing human cognitive mechanisms behind semantics.

Key words semantic expansion; space usage; schama

1 语义扩张的路径和模型

语言是通过人的认知活动赋予动机的(池上嘉彦,2008),这种认识与“语言的任意性”观点相对,“语言的任意性”指某一个词起特定的词形与特定的意义相结合知识来自习惯而已,并非有何特殊的理由。而认知语言学却试图尽可能地减少“语言的任意性”,并尝试运用认知规律解释各种语言现象。

范畴是围绕原型建构的,并向周边事例扩张的辐射状结构。因此,在一个范畴内部并非均一等质的,中心事例和周边事例总是带有某种关联性。而周边事例总是从中心事例的某一侧面脱离出去,与之产生些许的偏差。像这样,既有偏差,又带有某种关联性,构成了将各个事项联系在一起的多义词语义网络构造(谷口一美,2006)。

Jonh R.Taylor(2008)认为:意义A作为原型,从A扩张到意义B, A和B之间应有一个共同点。意义C,即为从中抽取出的共同点(相似性)。他同时指出:(1)语义扩张模型可从任何一点出发,反复适用。即扩张义B也有可能成为新的原型,再次进行语义扩张。A、C同样。(2)有且只有两种意义派生的路径。一是A到B的扩张,为隐喻。二是A和B到C的扩张,是种(较窄范畴)到类(较宽范畴)的扩张。

2 词的语义构造分析

在构建语义网络时,有两大问题必须解决。一是中心义的认定,二是意义扩张途径的确定。关于中心义的认定,Jonh R.Taylor(2008)总结了以下7点:(1)为理解多义词其他意义的前提;(2)具体性易被高度认知;(3)较难受用法上的限制;(4)最易被视作意义扩张的起点;(5)使用频率高;(6)最早获得意义;(7)在中立语境中最早被想起。二是意义扩张途径有三个:一是A到B的类似关系;二是A和B到C的包摄关系;三是邻接关系。笔者首先将空间用法作为研究起点,再通过人认知机制中常用的意象图式来完成隐喻义的扩张。

2.1 空间用法

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对多义词的研究,首先要确定其空间用法。在我们的经验当中,最具体最直接的当属空间位置关系,也是人的身体最能直观感受最易理解的概念。因此,在研究移动动词时,可将其空间用法设定为其中心义。Jonh R.Taylor(1996)将被置于某处的物体称作Trajector( “射体”,简称TR),将具有基准点或参照点功能的物体称作Landmark( “界标”,简称LM)。两者的关系包括:目标(goal,强调TR移动的终点),起点(source,强调TR移动的起点),路径(path,表示TR部分或全部移动轨迹)。除此之外,还有LM和TR的形状、大小、次元等,同时还涉及TR和LM之间是否接触,两者之间的距离,TR之于LM的方位等等。

笔者把移动动词「落ちる」的空间用法通过TR和LM的关系确定为以下三种(见图1):

图1

a. 日の光が数知れず枝をさしかわしている低い灌木の隙間をようやくのことで潜り抜けながら、斑らに落ちていて…(「風立ちぬ」)

b. 彼は気がつくと、空が落ちてくることを考えていました。空が落ちてきます。(「桜の森の満開の下」)

c.「あなた、あたしの身体をちょっと上へ持ち上げて、何んだか、谷の底ヘ、落ちていくような気がするの。」(「花園の思想」)

2.2 扩张用法

多义范畴拥有多个有关联但各不相同的意义,在多义构造中最重要的就是意义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使各个意义连接起来成为可能。在认知语言学中,相对抽象的空白的经验领域通过早已知晓的具体的事物而被概念化,这种手段即被称作隐喻。隐喻研究人如何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一个概念领域,即映射功能。映射之所以成立,素材领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领域(target domain)之间必须有某种要素相对应,必须有某种相似性存在。这种相似性是两个领域之间共通的、更抽象化的存在,被称作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就是将通过各种身体感知获得的意象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化后形成的认知结构模型。John R.Taylor(1996)将意象图式总结为9种。(1)容器;(2)旅途与其构成要素;(3)邻近与远隔;(4)结合与分离;(5)前后方向;(6)部分和全体;(7)线形顺序;(8)上下方向;(9)集合(mass)与复合(multiplex)。

在上一节,考察了「落ちる」的空间用法,这一节将从空间经验出发,着重考察上下方向和容器意象图式在词义扩张上的作用。

(1)この頃からその容貌も峭刻となり、肉落ち骨秀で、眼光のみ徒らに炯々として…(「山月記」)

例句中「落ちる」是最易理解的扩张用法之一,即空间位置的下落扩张到数量、程度上的下降、减少。

(2)同様にランニングを学ばないものは大抵人後に落ちそうである。(「侏儒の言葉」)

例句中有一个LM即标准线(或显现或隐藏),表示下落到原有的、应有的、合格的标准线之下。

(3)私はほどなく穏やかな眠りに落ちました。(「こころ」)

例句有一个隐含的容器意象,如图1(c)所示。最终着落点着落点「眠り」,TR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4)浪子も腑に落ちぬ事はあれど…(「不如帰」)

例句中担任隐喻含义的词除了「落ちる」之外,还有「腑」词,此处「腑」意为:「内臓の意で、精神の宿る所とされる」,因此此处「落ちない」意为「人の意見など心の中に入ってこない」即「納得できない」。

3 结论

从结论上来说,在空间用法的经验基础上,移动动词的隐喻义主要投射在四个领域:①数量领域;②评价领域;③支配领域;④作用领域。

(1)数量领域。与图1(a)型空间移动类似,「落ちる」除了表示有实体的物体下落之外,还常见「質、量、成績、速度」等可以量化事物的下落。这种隐喻机制和「落ちる」空间用法下落相似,数量刻度往下方移动。而「色、汚れ、つや、ペンキ」等词搭配「落ちる」时,认知焦点放在主语内部的量化刻度线上。比如颜色由深到浅下滑,色彩由亮到暗下滑等,脏东西由多到少直至消失,油漆由原样到老化等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的隐喻机制仍然是刻度线上的下落。

(2)评价领域。与图1(b)型空间移动类似,「落ちる」空间用法中需注意的是LM通常为隐形的水平线,在隐喻中这条隐形的“水平线”依然存在。比如「人気、名声、信用」等下落到原有的、应有的、合格的水平以下。

(3)支配领域。与图1(c)型空间移动类似,根据身体经验,物体急速下降到水平线下方,通常进入一个更为狭小、封闭的空间,无法上升。通过认知映射,词义扩张到“陷入窘境,丧失支配权”。「城が落ちた」「わなに落ちた」「敵の計略に落ちた」「恋に落ちた」均属此列。而「九州に落ちた」「源義経は東へ落ちた」中由于表示移动的助词「に、へ」的加入,意思进一步表示为:失去对原有区域的控制权,不由地转向其他层次较低的区域。

(4)作用领域。与图1(a)型空间移动类似,「人の手に落ちる」「当たりくじが私の手に落ちる」「百万円で落ちる」「手形が十五日に落ちる」中,LM不再表示某种空间、困境、窘迫、失败,TR将发生作用在LM的某一点之上,而TR在LM上的着落点通常意味着产生了作用、事件的完成、利益的获取等。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外语项目——《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项目编号:SC12WY007)

参考文献

[1] ジョン.R.テイラー.認知言語学のための14章[M].東京:紀伊国屋書店,1996:130-139;158-171.

[2] ジョン.R.テイラー.認知文法のエッセンス[M].東京:大修館書店,2008:102-132.

[3] 籾山洋介.認知意味論のしくみ[M].東京:研究社,2002:112-117.

[4] 谷口一美.学びのエクササイズ認知言語学[M].東京:ひつじ書房,2006:1-8.

[5] 柴田武编.ことばの意味[M].東京:平凡社,2002:26-33.

[6] 山添秀剛.移動動詞fallの多義構造について[J].札幌学院大学人文学会紀要79号,2006.

[7] 池上嘉彦.潘钧.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1-13.

[8] 于康.语义扩展模式与汉日语对比研究[J].语言科学,2005.4(1).

[9] 田兵.多义词的认知语义框架与词典使用者的接受视野——探索多义词义项划分和释义的认知语言学模式(一)[J]. 现代外语,200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