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选煤厂提高浮选精煤产率的实践

2015-06-13 01:25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精煤淮北灰分

祝 刚

(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安徽 淮北 235141)

临涣选煤厂提高浮选精煤产率的实践

祝 刚

(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安徽 淮北 235141)

本文通过查找分析选煤生产工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对策、优化改造方案,结合我厂多年来选煤生产管理的实践,通过多次试验对比及数据分析,深化工艺技术改造,提高了浮选精煤产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改造;强化管理;提高浮选精煤产率

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原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t/a,经过多年的改扩建,入洗能力已达到1600万t/a,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炼焦煤选煤厂。东西区均采用不脱泥无压入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煤泥脱泥浓缩浮选工艺,入洗周边临涣、海孜、童亭等十余对矿井的原煤,一般为难选煤和极难选煤。

随着西区原煤入洗量的不断增大,西区选煤浮选生产工艺系统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浮选油雾化效果差、加压周期长、浮选药剂添加制度不合理等等,致使浮选抽出率偏低,同时还增大了浮选的油耗,因加压周期长而影响生产的事故台时频发,亟待通过加强技术革新、现场管理来不断完善浮选系统,以满足选煤大生产的需要。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浮选矿浆准备器浮选油雾化效果差

临涣选煤厂西区浮选采用的是型号为XK-800型矿浆准备器,原为电机带动起雾盘对浮选油进行雾化,受雾化电机转速的限制,浮选油的雾化率较低,造成了浮选油耗大,且浮选效果差,浮选回收率低。

1.2 浮选药剂添加制度不合理,浮选尾矿灰分高

该厂西区在入洗新煤种1/3焦煤、瘦煤时,浮选司机对油量添加和油比没有准确的数值,浮选司机油比偏小,浮选机室内存在较厚的层叠泡沫层,且尾矿跑煤现象严重,经多次采样化验,浮选尾矿平均灰分仅为52%左右,浮选精煤回收率较低。

1.3 加压周期长,限制浮选刮料量

临涣选煤厂西区使用的是国内先进的GPJ-120型加压过滤机,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较高,全年加压系统事故台时约占总台时的15%~20%,严重影响了生产连续进行,制约了浮选精煤的脱水及回收,造成了浮选精煤的损失。

2 采取的措施

针对选煤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反复试验研究,不断优化改造方案,先后进行了如下改造,进一步完善了选煤生产工艺,提高了精煤产率。

2.1 矿浆准备器起雾方式改造

经过现场多次试验,将浮选油原电机起雾盘的起雾方式改造为风动雾化起雾方式,核心部件为雾化器,采用高压风对浮选油进行雾化。高压风进入雾化器形成负压将浮选油吸入,在混合管内进行混合后由喷嘴高速喷出将浮选油进行雾化。通过对比试验,确定雾化风压在0.08MPa时雾化效果较好,雾滴较小,分散均匀,节油率可达24.17%。该雾化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不存在堵塞问题,同时提高了浮选油的雾化效果,精煤可燃体回收率提高到89.91%,相应提高了精煤产率。

2.2 优化浮选药剂制度,减少浮选尾矿中的精煤损失

为缩短生产过程中对油量及油比的摸索时间,尽快适应新入洗煤种1/3焦煤和瘦煤的洗选,通过现场进行浮选机单机对比试验的方法,积累试验数据,最终查找出该两个煤种的最佳油量及油比。

2.2.1 1/3焦煤药剂制度对比试验

第一组试验将起泡剂量固定为50ml/30秒,柴油量分别为150、200、250ml/30秒,通过入料、浮精及尾矿灰分计算得到浮选精煤产率,分别为61.21%、63.75%及63.27%,可以看出,当起泡剂固定为50ml/30秒时,捕收剂添加量控制在200ml/30秒时效果最佳。第二组试验用同样的方法,把柴油固定为200ml/30秒,起泡剂分别为50、60及80 ml/30秒,当起泡剂的添加量控制在60ml/30秒时效果最佳,此时的浮选尾矿灰分最高为62.73%,浮选精煤产率为65.33%。由此可以得出试验结论,入洗1/3焦煤时的最佳油比为60/200ml。

2.2.2 瘦煤药剂制度对比试验

第一组先将起泡剂固定为30ml/30秒,起泡剂分别为120、150、180ml/30秒。通过对比,当起泡剂固定为30ml/30秒时,捕收剂添加量控制在150ml/30秒时效果最佳,此时的浮选尾矿灰分为65.62%,浮选精煤产率最高为65.17%。第二组试验把柴油固定为150ml/30秒,起泡剂分别为20、30及40 ml/30秒,当捕收剂的添加量固定为150ml/30秒时,起泡剂的添加量控制在30ml/30秒时效果最佳,此时的浮选尾矿灰分最高为65.37%,浮选精煤产率最高为65.05%。由此可以得出试验结论,入洗瘦煤时的最佳油比为30/150ml。

通过本次油比单机试验,浮选尾矿灰分由52%升高为57%,较试验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减少了浮选精煤在尾矿中的损失,提高了精煤产率。

2.3 稳定加压周期

2.3.1 控制起泡剂用量

浮选机第四室内精煤高灰细泥含量高,严重影响浮精灰分,且进入精矿池后会造成加压脱水困难,加压周期长。要求浮选司机根据入洗煤质情况、泡沫层等及时调整药剂制度,尤其是要控制起泡剂的用量,避免出现第四室虚泡被大量刮出。需适当加大捕收剂的用量,加大对粗颗粒的回收,以改善加压周期,提高浮选精煤产率。

2.3.2 稳定泡沫层,提高浮选精煤回收

泡沫层不稳定使粗颗粒精煤很容易从气泡上脱落,易损失在尾矿中,从而改变了加压的入料粒度组成,(粗颗粒含量较少)使加压脱水困难,造成加压周期长。因此浮选司机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对充气量的精心调节,禁止出现液面大面积翻花现象,保持稳定的泡沫层。

2.3.3 保证合适的入浮浓度

浮选入料浓度过大,不仅会使分选干扰加剧,而且高灰细泥会覆盖在粗颗粒精煤的表面,从而降低了其疏水性,难于被浮上来而损失在尾矿中。在生产过程中,当浮选入料浓度超过120g/L时,要及时减小台时处理量,以降低入料浓度。

3 效果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了选煤生产工艺,提高了浮选精煤产率。改造后浮选精煤产率提高了1.93%,按浮选精煤占总精煤量的30%计算,折算后提高精煤产率0.58%,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其他重介质选煤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祝刚(1987-),男,安徽淮北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炭洗选加工研究。

猜你喜欢
精煤淮北灰分
基于灰分回控的智能密度控制系统在寨崖底选煤厂的应用
大屯选煤厂粗精煤回收系统改造实践
灰分在线检测对选煤智能化建设作用的思考
基于单种煤成焦灰分预测焦炭灰分的研究及应用
精煤产品结构调整及回收系统改造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协庄选煤厂浮选精煤降水及掺配的研究与应用
田庄选煤厂精煤水分的研究和实践
淮北夏玉米的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