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云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2015-06-13 01:25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联网传感器信息

胡 丹

(衡水市人民检察院,河北 衡水 053000)

1 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一个基于传统电信网、互联网等的信息承载体,让所有可以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现实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一个网络系统。通俗地讲就是“物物相连”,即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达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一种新型网络。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互联网的核心软件层和核心硬件层的集合,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也是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萌芽。通常是虚拟化的且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支持动态易扩展的经常资源。这种服务可以是互联网、软件和IT相关,也可以是其他服务。

大数据代表了互联网络的信息层,是互联网意识和智慧产生的源泉。现代社会,大数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大数据可以引导人们开启循“数”思维模式,当下社会三分技术、七分数据,掌握数据者得天下。

2 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特点

2.1 物联网的特点

(1)物联网不但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其本身也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可以对现实物体实现智能控制。物联网把智能处理和传感器结合起来,利用模式识别、云计算等多种智能技术,扩展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2)它是一种广泛的网络。物联网成立在互联网上,其技术的核心和重要基础仍旧是互联网,利用各种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准确地实时地传递出物体的信息。

(3)物联网对多种感知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它部署了多种的大量的传感器,各个传感器均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种类的传感器所获取的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是不同的。

2.2 云计算的特点

(1)虚拟化。用户可以使用各种终端、可以在任意位置获取云计算所提供的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不是有形的固定的实体,实质是来自于“云”。存在于“云”中某地方来运行,用户只需要一个手机或者一台笔记本,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而不用担心、也无需了解存在运行的具体位置。用户通过云甚至可以完成超级计算这样的庞大任务。

(2)规模庞大。“云”具有超大的规模,Google云计算目前已拥有超过百万台的服务器,企业私有云通常拥有成百上千台服务器,Yahoo、微软、IBM、Amazon等的“云”都已经拥有了近百万台的服务器。“云”赋予了用户史无前例的超级计算能力。

(3)平台的广泛通用性。云计算可以构造出和支撑千变万化的应用,而不是只针对某种特定的应用,同一个“云”能够同时支撑多种不同的应用运行。

(4)可靠性很高。“云”运用了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数据多副本容错等措施来保障服务有超高的可靠性,实现比起使用本地计算机,使用云计算更可靠。

(5)服务的可需求化。“云”是一个超级庞大的资源海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购买;云也可以像电,煤气,自来水那样来计费购买。

(6)扩展性超高。“云”具有可动态伸缩其规模的特点,满足用户规模增长和应用扩展的需要。

2.3 大数据的特点

(1)数据的类型繁多。像前面提到的地理位置、图片、视频、网络日志信息等等。

(2)处理速度快,1秒定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这一特点在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

(3)数据的数量和体积都非常之巨大。从TB级别直线跃升至PB级别。

(4)在对数据其进行准确、正确的分析并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将会取得超高的价值回报。

3 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是大数据的来源,物联网产生大数据,而大数据分析则是为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提供有用的分析,获取价值。云计算与大数据两者之间有很多的交集,业界主要做云的公司有谷歌、亚马逊等都拥有大量大数据。大数据应用必须在云设施上跑,大数据离不开云。

物联网对应了互联网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在源源不断的向互联网的大数据层接受数据和汇聚数据。物联网的数据亦可以说是社交数据,实质是物与人、物与物的社会合作信息,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息。

在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架构中,互联网虚拟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将互联网的核心软件层、核心硬件层及互联网信息层统一起来,为互联网各虚拟神经系统提供服务和支持,从定义上看,云计算与互联网虚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非常吻合。在理想状态下,物联网的传感器和互联网的使用者通过网络线路和计算机终端与云计算进行交互,向云计算提供数据,接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

30年前,世界上最出色的预言家也无法预言今天网络的力量。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交织,我们已离不开网络。今天的信息网络,链接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引导着我们不断前行。在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中,物联网更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会有近千个城市加入到智慧城市的队伍中来。

[1]刘锋.互联网进化论[D].

[2]刘海英.信息技术的跃迁:千机互动 人机互联[J].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联网传感器信息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氧传感器的基本检测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三)2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