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触点控制系统在行车系统的应用分析

2015-06-13 01:25周继开沈红军新疆合力特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22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1期

周继开,沈红军(新疆合力特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22)

无触点控制系统在行车系统的应用分析

周继开,沈红军
(新疆合力特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22)

摘 要:本文利用了控制原理图分析了我单位的行车系统中采用的无触点行车控制系统的工艺过程,以及在行车控制中的应用,最终总结出控制系统的故障;研究为无触点控制系统的选用、故障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无触点控制系统;转子模块;电闸模块;零位保护

1 概述

主卷扬机上的电气控制的系统上升和下降控制档位各有三个。1档上升的时候电机正转,动力电机是全R起动的。2档上升的时候控制系统按电路控制依次短接掉了二段反接R,电机的转速n提高。3档上升的时候控制系统仍然按照电路短接掉后几段电阻,随着电动机的外接R逐个短接后,留下最后一段R作为软化特性而固定接入的R,电机的转速n逐步上升至额定转速。

我单位有6套行车上电器系统采用无触点控制方式,在我厂生产工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这套系统良好性能在此与大家共享。

2 电气控制工作原理分析

2.1 无触点系统的选用

根据现场实际生产工艺特点和车间生产环境对吊车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能的高要求,行车系统必须具有电力控制系统稳定、操作简便速度快、故障率低,卷扬系统的起动转矩大,调速平稳和制动性能可靠。因此,在行车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选择了无触点电控系统。

2.2 控制特性及原理

吊车的主卷扬系统主要是利用绕线型电动机转子串R调速方法。由单刀双制开关控制电机正反转和短接切断转子R.。单刀双制开关通过目标模块受控制于联动单刀双制开关,即可实现主回路控制系统的通断。

吊车电机的主回路控制电路是由一套单刀双制电子开关替代原线路中的2套正反转接触器,直接避免其触头粘连及接点的卡阻,单刀双制电子开关可控制电路通断,还具备可调节的缺相、过载、过流及金属外壳接地等保护。

当隔离电源和总开关闭合后,供电变压器将380--220V得电,输出的220V的运转电源,随后总电源电路的主接触器触电吸合,随即变压器输出±5V、±24V的控制电源,2电源输出功率为100W。主卷扬机的极限行程的继电器吸合,SP2—SP5,SP5—SP23,SP6—SP21接点闭合,常闭点SP2—SP22打开,联动开关在零位时,211—SP0导通,定子、转子模块、电闸模块、零位保护的通断做好准备工作。

3 故障检测的操作方法

由于设备的检测点较多,直接导致了检测维修人员的检修时间长,故障处理无头绪,进而延误了故障的抢修时间。

本文将以主卷扬电动机的定转子,可控硅单刀双制电子开关及电阻线路检测方法等数据为例。在电子开关定子可控硅极板Α、B、C三相中有电压,分别是ΑB:1.8伏 BC:1.8伏 ΑC:1.8伏的三相各电压值相当均匀。需根据变压器相关的工作原理,在电动机转子的回路中有相应的感应电压,且在不同段R上的感应电压一般都不一样,电动机特殊的转子回路中的Α、B、C三相感应电压值。

Α相B相C相SQ0---SQ110.1伏SQ0—SQ120.1伏SQ0—SQ130.1 伏SQ0—SQ210.1伏SQ0—SQ220.1伏SQ0—SQ230.1伏SQ0---SQ310.2 伏SQ0—SQ320.2伏SQ0—SQ330.2伏SQ0---SQ410.3伏SQ0—SQ420.3 伏SQ0—SQ430.3伏SQ0---SQ510.4伏SQ0—SQ520.4伏SQ0—SQ530.4 伏SQ0---SQ610.5伏SQ0—SQ620.5伏SQ0—SQ621.5伏。

在一般的情况下Α、B、C得三相电压感应大小是相平衡的。一般的发生电气故障比如:电路、电动机或制动器短路时,单刀双掷电子开关定子的可控硅极板Α、B、C三相电压一般是不平衡的,其中七短路的两相电压值为零;然而Α、B、C的三相感应的电压一般是不相平衡的。在检测电子开关转子的可控硅击穿性能时,避免了各个拆除转子R线的方法。

SQ0—SQ21电压是零

SQ0—SQ31电压是零

SQ0—SQ41电压是零

SQ0—SQ51电压是0.2伏

SQ0—SQ61电压是0.3伏

则定子电动机回路串入R检测的技巧在不同的型号绕线式电动机M和不同的转子R匹配上测量时,得到的不同的的数据,且需要在日常维护保养中总结这些运行的数据。方能使排除、检测故障用的时间仅占原来排查故障所用总时间Τ的10-20%以下。

4 结束语

在维护无触点系统的电路控制时,须熟练掌握电路控制的的工作原理,对电路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不熟悉控制电路的接线及实现原理之前,不能擅自盲目地进行维护和修理,研究分析控制电路时必须:化整为零、弄清用途、抓住两头、找出电源这四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振宇.面向过程与历史的虚拟环境中产品装配建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

[2]夏平均.基于虚拟现实的卫星装配工艺设计方法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3]刘江省.面向管路系统设计的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4]张刚.复杂结构产品虚拟布局与装配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

[5]倡陈波,孙文磊,崔权维,洪荣荣.基于VR技术的虚拟车间可视化系统研究[D].新疆大学,2013(09).

作者简介:周继开,男,本科,电气自动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