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度教学模式探讨

2015-06-13 01:25冯冬梅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110101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工作室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冯冬梅(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110101)

高职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度教学模式探讨

冯冬梅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110101)

摘 要:为了顺应当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课程模式就需要改变,要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这个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让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入手,以学生为本、以工作室为依托,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加强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完成具有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和发展专业岗位技能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

在现代教育的体系中,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创新性和实践性为重点的。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以教、研、产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景观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艺术样式,自诞生以来,已取得了广泛发展,当今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已成为艺术领域极为引人瞩目的专业,但按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授课,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现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差,跟不上行业的需求,所以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模式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1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就是要培养技能型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缺乏成功的经验和人才,所以在发展中就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1.1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当前的教学基本上采取的是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既教师讲、学生听,然后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在这种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属于被动的接受者,以迎合老师的口味、教学风格为目标,缺乏自动性和创新精神。

1.2 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实践课大多是在实训机房里进行,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安排环节安排较少,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相对单一,对企业项目实际开发流程的考虑比较少,与市场接轨的环节也相对匮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现代化需求。

1.3 实战项目的来源单一

实践训练设计上的内容较单一,实训内容基本上都来自于教材,而一般教材上实训项目比较简单,虽然学生完成所给项目,不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地应用,让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战项目,学生的团队协作 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使艺术设计类教学内容不能和社会单位的需求不吻合。

1.4 师资条件有限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团队中,很过教师都是受传统模式影响的校内教师,受条件的限制,这些教师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社会的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使得学生的动手力能和社会的实践经验不高,无法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2 工作室教学模式应用情况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某一教师、某一部门就可以独立支撑起来的,需要教师和部门统一协调,来保障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课程的设置与安排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按照企业模式采取开放式的管理,工作室既是教学场所、也是工作场所,选拔进入工作室的学生将全程在工作室完成学习任务。工作室模式的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相结合,这样也打破的传统教学的死板模式,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学的内容。

2.2 师资与学生结构

(1)资队伍建设: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拥有一支素质优良富有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工作室制的教学团队结构是由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和公司一线工作人员组成。学科带头人把握工作室的宏观发展方向、对工作室进行整体的把握和建设。专业教师主要承担日常工作和项目化教学。另外一线企业工作人员,是工作室外聘的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兼职工作室的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实践,是工作室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工作室的实践能力。

(2)学生队伍组成: 工作室的成员由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组成,一年学生下学期转入工作室除掌握基础课的学习外,还要拓展专业课知识,辅助二年级学生的实际项目工作;进入二年级的工作室学生要参与实际的项目中学习专业课,将专业课融合在一起,主要以实际案例、项目教学、参加设计大赛等教学方法为主,还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的差异,有所侧重地发展学生的长处,如表现技法、创意设计、软件应用、工程实践的深化学习、方案的推敲和设计、成果的展示和汇报等,教师可以进行有重点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确定其发展方向。工作室的人数不宜过多。每一届学生的人数不宜超过15人,并采取“老带新”的学习模式,在专业技能、知识及素质能力方面全面提升。

2.3 教学组织

(1)引入实战项目:以实际项目贯穿工作室教学,实际项目可通过工作室与相关景观工程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拿到设计制作项目,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将工作室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从中得到实践和提高;工作室也可通过对外承接合适的制作项目,工作室的教师与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设计项目,也可获得部分工作室的经费,作为工作室添置设备和活动经费的需要。

(2)大赛促进人才培养,近年来,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有着明显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是保证工作室化教学模式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性大赛,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接轨学校教学与社会企业接轨。

3 结束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改革和突破,大大增加了的培养高素质,高级能,动手力能强的学生的数量,这种模式是景观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文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探究——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教育,2014.

[2]胡承武,万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2009.

[3]俞伟忠.浅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猜你喜欢
工作室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