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法对小学生短跑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5-06-15 18:33唐海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实验组游戏体育

唐海平

(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游戏法对小学生短跑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唐海平

(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水平三的学生进行研究,对实验对象分别进行常规教学和游戏法教学对比实验,分析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短跑行为的影响,并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游戏合理导入短跑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实验对象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常规教学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从中可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穿插体育游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热情,有效地实现体育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游戏法;常规教学法;短跑

1 前言

短跑是一种以个人运动为主的体能类运动项目,由于短跑运动形式单一,其项目特点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短跑教学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愿意上短跑课,产生厌倦心理[1].将游戏法引入体育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短跑课的练习;因为体育游戏以其丰富的趣味性和情节性,以及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等优点,更有利于小学教师完成教学工作[2].游戏法能使原本索然无味的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跃,从而改变常规教学方法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充满欢乐与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中练习.

2 研究对象

本文以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水平三学生为研究范围,从水平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的学生,并在该班中随机抽取20人为研究对象(男生、女生各10人).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短跑教学”“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体育游戏”“体育教学方法”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取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研读,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2 观察法

在实验研究中笔者设计教学内容,由田径教师授课,另找4位实习学生采用时间取样的方法对20位学生在课堂上短跑行为表现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使用事先制定好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表进行评分.

3.3 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对象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下的短跑行为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使实验数据得到量化,以保证教学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4 实验研究法

本实验采用组间比较实验,组间比较实验是直接进行两组或多组之间比较的一种实验方法.在此测试中,将所抽取的两个班级,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并利用事先制定好的练习行为变化分析表对学生短跑行为表现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对象:从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水平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由同一位教师带的自然班作为实验对象,并从所抽取的班级中以学号的形式随机抽取20名学生(男生、女生各10人)作为观察对象.

实验内容:首先,在进行教学实验前,使用事先制定好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分析表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T检验.然后实验班学生采用游戏法进行授课,对照班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授课,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事先制定好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分析表分别对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的短跑行为表现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和评分.将学生课堂短跑行为表现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很有兴趣、比较有兴趣、一般有兴趣、没有兴趣、很没有兴趣,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

实验时间:实验时间为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共3节体育课,对照班选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班选用游戏法进行教学,并使用事先制定好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分析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

实验条件的控制:为了尽量减少无关变量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双盲实验法,实验对象的教学由一名田径教师开展实验授课内容,这名教师不知道是在做实验,只知道每次上课的教学目标,实验对象也不知道自己在做实验,只知道自己在上体育课.实验过程严格按照李鸿江主编的《田径》教材短跑技术组成及技术要求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课时、场地、器材、授课老师、评分教师都是不变的,改变的只是教学手段.对实验对象分别使用常规教学法和游戏法进行授课,短跑常规教学法有: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等这些比较常规的训练方法.游戏法有:“有效或无效口令”“长江黄河”“比谁反应快”“听信号追逐跑”“触棒比赛”“弯道追逐跑”等练习方法.用事先制定好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分析表对学生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下出现的练习行为次数进行比较,得知游戏法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的教学方法.

4 观察结果与分析

4.1 对照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

表1 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表

对照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使用事先制定好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分析表评分,其总分为419分,经过分析发现学生在一堂课的前20分钟时间里表现非常积极,乐于参加各项短跑活动练习,课堂前20分钟的得分为232分,后20分钟时间里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得分为187分,其分值差为45分,从分值差可以看出,学生在短跑练习中出现不愿意练习和行为散漫的现象.这样的情况说明学生对课堂短跑练习兴趣不高,继续练习的欲望不强.通过对照组学生的前、后20分钟表现得分差值可以说明,学生在一堂短跑课练习过程当中其练习兴趣是逐渐降低的.图1也可以很好说明学生在一堂短跑练习课上不同时间段内的短跑行为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练习兴趣是逐渐下降的.

图1 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

4.2 实验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

表2 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统计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出现和对照组相类似的现象,在一堂课前20分钟里利用时间取样的办法对实验组学生的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并将观察到学生短跑行为情况,利用事先制定好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分析表进行分析和打分,实验组学生在一堂课前20分钟的表现得分为231分,而在后20分钟的得分为174分,其分值差为57分.通过学生在课堂前后分值的变化亦说明实验组学生的短跑行为变化情况也是随着的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在一堂短跑课的前半部分的练习兴趣高于后半部分的练习兴趣.本实验是通过时间取样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观察的,通过图2可知;实验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上出现的行为表现也是不同的,其练习兴趣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下降的现象.

图2 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相应的时间段内的表现得分

4.3 对照组学生三次课的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

从表3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统计结果来看,学生的短跑练习兴趣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的,经过分析三次课发现学生在一堂课的前20分钟时间里表现还是很积极的,乐于参加各项短跑活动练习,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在体育课的后半段,学生课堂练习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后20分钟练习表现得分和学生前20分钟练习表现得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三次短跑练习课学生的行为表现差值分别为57分、59分、60分,差值很接近,波动性不大,后20分钟学生的表现特征基本相同.其主要原因是小学水平三的学生性格特点明显,活泼、对事物充满着新鲜感,在持续同样的短跑动作练习之后对事物的好奇心消失,所以才会出现课堂后20分钟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不高,行为表现散漫,进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表3 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统计结果

注:表中A、B、C分别代表对照组学生三次课的短跑行为在某兴趣标准内出现的行为次数,A1、B1、C1分别代表一堂课的前20分钟观察分析情况,A2、B2、C2分别代表一堂课的后20分钟观察分析情况.

4.4 实验组学生三次课的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表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在游戏法教学下的短跑行为表现得分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练习兴趣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其行为变化只是在很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之间变化的,此行为的变化对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没有影响.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学生的短跑行为表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短跑行为表现得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表4、表3进行比较可知;实验组学生的短跑行为表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短跑行为表现的得分.其三次课分值差分别为215分、232分、253分,通过分值之差可以说明游戏法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孩子们练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

表4 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统计结果

注:表中A、B、C分别代表实验组学生三次课的短跑行为在某兴趣标准内出现的行为次数,A1、B1、C1分别代表一堂课的前20分钟观察分析情况,A2、B2、C2分别代表一堂课的后20分钟观察分析情况.

表5 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三次课中相应的时间段内的表现得分一览表

为了使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将表5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课时(A、B、C)中相应的时间段内的表现得分分别输入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果.

表6 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相应的时间段内的表现得分比较表(A课)

注:★P< 0.05,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之间的短跑行为表现存在差异显著性.

表7 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相应的时间段内的表现得分比较表(B课)

注:★P< 0.05,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之间的短跑行为表现存在差异显著性.

表8 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相应的时间段内的表现得分比较表(C课)

注:★P< 0.05,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之间的短跑行为表现存在差异显著性.

通过表6、表7、表8所罗列的数据可知,P值均小于0.05,说明采用游戏法授课的实验组学生和采用常规教学法授课的对照组学生之间的行为表现得分存在着差异显著性,而在进行实验之前对照组学生和实验组学生之间的行为表现得分的P值大于0.05,说明对照组学生和实验组学生之间的行为表现得分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从以上比较可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的合理添加能够活跃课堂氛,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体育游戏往往是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这样就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练习中来,保持认真练习的热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表9 男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统计结果(游戏法)

表10 女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统计结果(游戏法)

在游戏法授课过程中教师利用事先制定好的学生短跑行为变化分析表对学生的短跑课堂练习行为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经过观察分析发现:男生在游戏法授课后的总体得分为332分.课堂前20分钟的表现得分为182分,后20分钟的表现得分为150分,其分值差为32分(见表9).

通过表10可知;女生在游戏法授课过程中短跑行为的变化情况,在一堂课的前20分钟学生的课堂短跑行为表现得分为149分,后20分钟的课堂短跑行为表现得分为77分,其分值差为72分.比较表9、表10可知;女生对短跑的练习兴趣要低于男生,其练习兴趣下降的速度与男生相比较快,所以在能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可以多选择一些女生喜欢的体育游戏进行辅助教学,使其也能在体育活动练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园.

5 结论

(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游戏教学越来越受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3].从实验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在学生短跑练习中合理穿插体育游戏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短跑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游戏法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各种跑的练习,一但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便创设了一个趣味性的情境和特定的情感氛围,一改传统教学中那种学生被动学习,深感枯燥、无味的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主动色彩”及欢乐、和谐的气氛[4].在体育游戏过程中有许多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遵守纪律,学会约束自我,公平竞争,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体育游戏往往是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这就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的增进,可以提高学生短跑练习的兴趣和协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从学生短跑行为变化情况观察分析表统计结果来看,实验组的学生经过游戏法授课后的课堂表现得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课堂表现得分,效果明显,说明只要体育游戏能与教材内容合理地结合起来,运用到短跑教学过程中,一定能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6 建议

(1)把游戏法短跑教学迁移到基它运动项目教学中去,实施体育游戏的合理添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热情,有利于教学形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2)在选择体育游戏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不能选用与课堂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体育游戏,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游戏为授课内容做准备.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女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在保证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女生喜欢的体育游戏辅助教学,提高女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她们在课堂上也能充分活跃起来.

[1]冯彬.体育游戏在小学短跑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体育,2012,2(3):79-80.

[2]张坷.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三峡大学学报,2010,12(32):294-296.

[3]周长江,周志华.体育游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2002,16(5):44-45.

[4]张惠红.短跑教学中运用游戏性练习方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4).

(责任编辑:王前)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laying Games' Influence on Elementary Students' Sprint Behaviour

TANG Hai-ping

(SchoolofSportsScience,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Anhui230061,China)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then comparative analyses the sprint exercise behavior of the subjects under the two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show in the sprint teaching process reasonable importing the game method,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subjec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t under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the teaching effect is very obvious.

the game method;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 sprint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4.020

2014-11-25

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竞技体育及可持续发展”(AHSK11-12D262)

唐海平,男,安徽宿松人,讲师.

G807.04

A

1008-7974(2015)02-0055-05

猜你喜欢
实验组游戏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