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分析

2015-06-16 12:36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光纤

崔 琳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郑州 450042)

基于网络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分析

崔 琳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郑州 450042)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相关通信技术的进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计算机网络在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当中有着逐渐重要的角色;同时,人们也开始广泛关注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核心框架,即网络协议。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方面的现状,并阐述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对网络数据采集和网络协议分析等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最后分析了计算机的网络传输效率。

网络协议;计算机;传输效率;影响因素

1 我国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站在整体层面,尽管还根本不能赶上韩国以及日本等一些网络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然而在东南沿海的一些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已经有着非常高的网络传输速度,有的已经超过了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但是,西北地区那些经济水平相对比较差的一些地区,对数字拨号连接还没有实现普及,在上网时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电话线。因此,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在发展方面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将地域间的差异进行有效的减少。随着网络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以及广泛应用,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网名,基于这样的情况,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对网络运营商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积极的鼓励以及扶持。在此背景下,多条光纤干线已在我国建成,在很大程度上对网络传输的效率进行了提高,然而也在一定意义上受到了技术方面的一些的限制,对使用光纤的相关经验严重缺少,造成在建设光纤的过程当中,仍旧有着很多的问题。在所有的传输媒介中,光纤的传输带宽属于最大的,因为比较传统的同轴电缆对电信号进行直接传输,而在传输电信号的实际过程当中,非常容易出现损耗,有着相对比较低的传输带宽,而在光纤的实际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的形式是光信号,大大提高了传输效率。

2 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

2.1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计算机网络,如果想将数据的交换进行有效的实现,那么必须应该具有硬件方面的设备,进而实现对信号传输的支持,所以传输介质等一些网络方面的基础设施,可以对网络的传输效率进行直接决定。例如,比较传统的同轴电缆,在基础设施基本建完后,也就确定了传输带宽,如果想要对网络的带宽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只能增加线路,这通过技术方面的手段很难进行解决。在建设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基础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将网络的传输带宽进行最大程度的提高,一般会对性能比较好的介质进行选择。目前,光纤属于最好的一个介质,但光纤材料对周围环境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在施工光纤的实际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周边的具体环境,保证在建完之后,光纤能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2.2传输协议

在各个计算机间,可以进行相关的通信,应该具有一定的硬件线路,还应该有一个相关的传输协议,因为不同的计算机有着不同的存储数据方式,不能进行直接的通信。若将数据向另一台计算机进行直接的传输,将对这个数据无法进行识别,就一定要标准化处理传输的数据,进而建立成全部计算机都可以进行识别的一个标准,即网络传输协议。现阶段,最广泛使用的TCP/IP 协议就是在网络开始发展时,人们按照网络传输的实际需要,非常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的,因为那时有着相对比较低的网络带宽,所以在对传输协议进行设计时,会先压缩传输的数据,之后再进行接收端的解压,提高了传输效率。然而,已经使用了TCP/IP 协议多年,尽管在使用的实际过程当中,人们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但仍然有问题。近年来,按照网络的实际发展,人们也相应的提出了很多的全新传输协议,但TCP/IP 协议已成为世界上比较统一的标准,就算那些全新的传输协议在性能的先进性方面要强很多,也是非常难将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代的,只会使用在一些局域的网络当中。实践证明,提出的这些全新的传输协议明显提高了传输效率。

3 网络协议的基本框架

该协议对网络传输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之后根据某种特定的协议簇模型分层来处理采集到的网络数据信息,对各层协议当中的头部、字段内容以及尾部进行一定的分析,进而实现网络数据包当中各层协议的信息内容的实际获取。该框架是实现相应的应用平台设计的基础,包含很多的键技术,主要有网络数据采集、网络协议分析以及TCP/IP协议簇。

3.1网络数据的采集

一般来讲,网络数据的采集模块为相关的应用平台以及网络协议分析有效的提供了最为原始的一些数据,只有对网络数据包的信息进行准确、及时的获取,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2网络协议分析

在网络协议分析框架当中,网络协议分析属于是核心模块,其设计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根据TCP/IP的相关参考模型,按照协议标识来对网络协议的类型进行逐层的识别,根据相应的协议格式来底层协议分析已经采集到的网络数据包,运用的协议识别技术主要是端口检测以及特征值的深度包检测。

3.3TCP/IP协议簇

计算机网络协议属于极其复杂、庞大的一个体系,为了能够更好的描述协议,并进行实际的设计和最终的实现,现阶段运用的基本都是分层的体系结构,也就是参考模型。在该模型当中,对网络当中不同层的定义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同时还分析了每层具体应该负责的功能及其相应的交互方式。最为常见的模型包括TCP/IP参考模型以及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其中,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组成主要包括七个栈层。

4 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效率

对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进行研究时,分析的顺序应该是从网络的整体到局部之后到节点的过程。其中,整体效率主要是指作为一个整体,计算机网络有的实际传输效率,而局部效率主要研究的是网络的相关组成中各分子网有的实际传输效率,所以在分析网络传输效率时,需要对整体以及局部的传输效率进行同时的研究。下面运用局部效率、网传效率以及点传效率来表示局部传输效率、网络整体传输效率以及节点传输效率。

4.1局部效率

一般来讲,网计算机的局部传输效率主要是指全部的节点和相邻的点组成的子网的实际传输效率的总和和网络当中含节点数目的具体比值。局部传输效率类似于网络的簇系数,这两个表示的都是网络当中的局部性能,而相关的簇系数具体表示的是网络当中的局部疏密程度,所以能对网络的局部传输效率进行一定的衡量。相对来讲,对于网络局部性能的表示,更为合理的是局部传输效率;与此同时,网络的局部破坏式的容错能力和网络局部传输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4.2网传效率

通常情况下,网传效率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全部的节点关于时间传输效率的一个平均值。

4.3点传效率

一般说来,点传效率指的主要是网络当中全部节点的实际传输效率的平均值,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来进行一定的分析,传输效率和每个节点所占的最短路径数目成反比关系。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以及设计,点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一个指导意义,所以在设计计算机网络时,需要多网络当中节点负载的均衡性进行充分考虑。另外,还应在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等中继设备对传输效率比较低的节点进行高性能设备的配置,在网络维护的实际过程当中,应该重点维护这些节点。

5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建设计算机网络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整体来讲,我国有着相对比较低的网络传输效率,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想要将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应该有效分析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进而实现网络传输效率的提高,提高我国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洋.基于时间触发的实时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研究及实现[J].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11(12):11-12.

[2]周坤.分析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J].赤子,2014(7):42-43.

[3]何贵阳.计算机网络接口的设计与传输效率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1):12-1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39

TP334.7

A

1673-0194(2015)12-0188-02

2015-04-15

猜你喜欢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光纤
FIBBR King-A系列HDMI光纤线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一条光纤HDMI线的诞生长飞/长芯盛FIBBR工厂走访实录
一种蓝牙多跳网络协议的设计与研究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全国产1550nm 窄脉宽光纤放大器
基于载波技术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基于DPI技术的语音视频流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