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5-06-16 12:36沈金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储蓄存款户籍第三产业

沈金霞

(漯河市源汇区统计局,河南 漯河 462000)

对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沈金霞

(漯河市源汇区统计局,河南 漯河 462000)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长期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问题,即由农民工转换为市民的问题。本文从住房、户籍、就业、社会保障4个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工身份转换问题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身份;转换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上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产业支撑,有服务保障。”李克强总理的讲话表明,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已长期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问题,即由农民工转换为市民的问题。

农民工要变为市民,必须解决好与之相配套的住房、就业、养老、医疗、子女入学等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问题。做到这些,要求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如下4个问题。

1 户籍问题

即将农民工的农业人口户籍改为非农业人口户籍。农民工与其工作地城镇居民的各种待遇是否相同,决定于其户籍身份。农民工市民化首先应解决其农业人口的户籍身份问题。要尽快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市、县(市)和城镇全面放开非农业人口户籍入户限制,凡符合条件的,如有稳定的工作(包括打工和个体经营)、有稳定的住所(包括自有房、租房住)的农业户口人员(包括随迁父母、子女)都可申请非农业户口。

2 住房问题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农民如果进了城,买不起房,那进城“定居”就显得毫无意义。住房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必须要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计算,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3万元左右,河南省人均1.66万元。2012年漯河市总人口为255.8万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67.37亿元,人均1.44万元。其中:市区(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人口130.26万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39.3亿元,人均1.84万元;2个县(舞阳、临颍)人口为125.54万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27.83亿元,人均1.02万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实际上肯定大大低于上述平均数。而依靠这样的积蓄水平,结合现在的房价,农民进城买房并不容易。所以要想让农民能进得了城、能进得起城,就必须打破目前在城镇住房建设上的思维定势,探索出新路子。第一,学习借鉴天津市城镇化的做法,实行“以宅基地换房”的政策,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决议,置换村民原有的宅基地和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统一组织整理复垦,一部分用于建居民安置小区,无偿置换给村民;一部分挂牌出让,土地收益用于平衡安置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部分用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让没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当农业工人。第二,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建设)、低价出租的方式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这2种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如果每年能够建成交付使用1 000万套住房,就能满足3 000万至4 000万农民进城的住房需求。

3 就业问题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有利于安居。如果农民进了城、买了房,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不能养家糊口,也无法真正实现安居。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必须大力推动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污染排放物较多,不利于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第三产业投入少、污染物排放量小、吸纳劳动力能力强,因此要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劳动力吸纳能力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这不仅是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方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反映和体现。各级政府都要在第三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土地资源配置、财税政策优惠、资金支持服务、营业用房供应、开业手续办理、银行开户、公共服务等方面,制订含金量高、有吸引力、可操作性强、易落实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进城定居的农民在第三产业就业。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非常大。因此,一定要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今后20年、30年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一项战略任务,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4 社会保障问题

安居乐业,不仅是指进城定居的农民,要有房住、有工作、有收入,更重要的是要活得有尊严。据有关专家研究,现在户口簿上有67项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福利待遇人均相差33万元,一般大城市福利50万元以上,中小城市十几万元。因此,要使进城农民活得有尊严,应在对进城定居的农民进行身份转换的基础上,在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公平对接,实行同城、同权、同一标准,实现同一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的均等化。鉴于这些方面的政策一步到位有很大难度,需花费很大的人、财、物力,各级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测算后,逐步解决。只要敢于创新,善于探索,一定能创出一条新路子,解决好进城定居农民的尊严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丛军.中国新城镇化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74

F299.2

A

1673-0194(2015)12-0232-01

2015-04-22

猜你喜欢
储蓄存款户籍第三产业
货币供应
银行存款失踪的相关问题分析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货币供应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