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中的异同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2015-06-17 00:27宋丽君
戏剧之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动律胶州劲儿

宋丽君

(山西省运城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运城 044000)

“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中的异同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宋丽君

(山西省运城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运城 044000)

舞蹈体态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在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中,“三道弯”的体态贯穿于舞蹈动作的始终,是舞蹈语汇彼此相连的骨架,是动作起落的基点。本文详细论述了“三道弯”体态在其风格中的形成过程以及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道弯;东北秧歌;胶州秧歌;异同;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勤劳善良的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光辉﹑璀灿的文化。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众多原因的影响下,按综合性的划分法可以把中国民间舞蹈分为:农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农牧文化型﹑绿洲文化型等五种类型。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国家,农耕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民间舞蹈也以农耕文化型者居多,农耕文化型也成为五种文化型中的第一类型。其中胶州秧歌和东北秧歌是比较突出的代表。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祷攘灾时所唱的颂歌﹑攘歌有关,是《周礼》“六鼓四金”中“以正田役”的延伸。秧歌最初是插秧,耕田时所唱之歌,发展过程中以民间的农哥﹑菱歌作为基础,又从一般的演唱秧歌,扮演戏曲人物,逐渐发展成为汉族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秧歌一词的含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出会”﹑“走会”﹑”社火”﹑“闹红火”中的各种民间舞蹈,如秧歌﹑高挠﹑竹马﹑早船﹑十不闲,以及花灯﹑花鼓等,有时也把其中的某种形式称作秧歌;狭义的,则指秧歌(地秧歌)和高挠秧歌。秧歌和高挠一样历史久远。至清代,秧歌已由插秧歌﹑菱歌﹑演唱秧歌,逐渐成为规范的民间歌舞形式盛行各地。后来又向民间二小戏(一旦一丑)﹑三小戏(生,旦,丑)发展。现在所指的秧歌即指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此类民间舞蹈,或踩上跷表演的这种舞蹈形式。

一、“三道弯”的运动形态

秧歌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地秧歌)和高挠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扭”,常常称之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中的形态,是人体在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的流程。是人体在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的横向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一种内收和下沉感。汉族民间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三道弯”就存在于任何汉族民间舞女性动作中,但是,从动作自身的根源来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动力根源会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而不同的运动方式又会对“三道弯”的异同产生影响。更准确地把握不同秧歌中的“三道弯”,在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二、“三道弯”在胶州秧歌、东北秧歌中的异同

(一)不同动力根源受到不同的流变过程

东北秧歌主要源于辽南的高烧秧歌,由于脚下绑有木挠,重心不易掌握所以膝部要微屈,两脚需不断移动,身体和双手必须随着重心的移动而俯仰和甩摆,需加强腰部的控制力,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现在课堂上的东北秧歌多在徒步上做,但踩挠对形成东北秧歌风格特点的影响之大是非常明显的。在高挠上舞动的重点是要掌握重心,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稳扎,脚下重心的移动形成了东北秧歌中的“三道弯”。因此,东北秧歌的动律﹑体态都是围绕这一形式产生发展的。

(二)不同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

胶州秧歌是以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以及“流动中的三道弯”而著称。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的拧﹑碾,它主要是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以及上身各部位的扭动,使身体在平面的基础上以腰部为中心在肩部和航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左部航关节处也相应地往前,两者形成向心的扭动。肩髋两个力点向心的扭动使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在横向拉出的同时又具有纵向转动的特点,使“三道弯”体态动律在拧﹑碾﹑抻﹑韧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质感。无论胶州秧歌的步伐是前进还是后退,都自始至终使身体呈交叉曲线,这还是由于胶州秧歌特有的以脚下运动做支点,以自下而上的流动力量做控制重心的特点所形成。从而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也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

东北秧歌的动力根源同样来自脚下,引起这一连串反应的导火线正是重心的移动,我们在课堂中学习的秧歌其实就是从辽南的高挠秧歌演变过来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目前踢步的特点: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表现为“良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重心变化而扭动,形成东北秧歌“三道弯”体态是平面横向上下起伏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稳中浪。不论怎样的划圆动律,它都不同于胶州秧歌的拧,肩部和额关节的扭动是由脚下的移动连带而产生的,两点不发生纵向的拧动关系。

胶州秧歌俗称跑秧歌,是徒步秧歌的一种,流传在山东郊县一带,最早女角由男性扮演,由于它是徒步秧歌,又着重“扭”的“三弯九动十八态”,俗称“扭断腰”。因此,胶州秧歌的“三道弯”的幅度更大,更为夸张。三弯是指腰﹑镜﹑膝,它以腰为界,上下总是反向拧动的,互为动力依托;腹膀带下肢运动又始终保存着时间差,致使航部一直是呈现弯形,双膝屈直连绵不断自成动律,全身的扭拧,左右肢反向对衬,上下肢斜线交叉反向运动,这种反向运动和胸带肩臂手,膀带腿膝脚的时间差错位随动形成的系列小弯曲都在不停地流动,形成全身大小流动弯形组成的一组和谐优美流畅的运动形成,形成了拧碾中的流动的“三道弯”体态。加之曾有过踩寸子的历史,脚总是以外沿的滚动来完成重心过渡,脚下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神劲儿,整体动态给人一种张力。

三、“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教学中的作用

汉族民间舞中的女性舞蹈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念,“三道弯”在各舞种中都有其特殊的个性。我认为加深对“三道弯”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起到如下作用:

正确运用“三道弯”的动律体念可以加深学生对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审美情趣的理解。胶州秧歌的“三道弯”关键在于脚掌富有的弹性,脚跟的灵活扭动,由脚下的碾带动上身的拧形成胶州秧歌特有的“三道弯”,如胶州秧歌中的“正丁字拧步”,它在胶州秧歌的教学中是最基础的阶段,也是最根本的元素,打好这个基础,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正丁字拧步”娴娜多姿﹑优美流畅,“∞”字绕扇,舒展中透着婉转,“推扇”泼辣中又带着舒展,充分体现了齐鲁大地人民质朴﹑宽厚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之外,还需引导学生丰富自己内心的感受,做到以情带动﹑以心带动,使其动作充满质感与表现力。东北秧歌“三道弯”的形成主要源于脚下重心的转移,所谓“拾急,落稳,慢移重心”。如东北秧歌中的顿步,活泼﹑俏皮,很好地体现了“良劲儿”;踢步是“稳中浪”的最好表现:脚下“抬急,落稳,慢移重心”加之手上的片花,形成重心移动中的“三道弯”,给人以“绕肠三回”之感,把“荚劲儿”诠释得淋漓尽致。东北秧歌那种“良劲儿”﹑“浪劲儿”﹑“美劲儿”正是生长在东北平原人民的精神﹑性格﹑情趣的集中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其动作的心理,特别是在表演上要注意其情绪上的互动性。有人道“泼辣情,幽默感,美在浪里情不断;粗不野,放不荡,似秀不秀稳中浪;外面粗,内里秀,风流扭逗浪不够”,其风韵自在其中。

如从“三道弯”体态入手,它追求形似与神似的艺术表演境界。舞蹈教学一般都是从单一动作教起,这如同是一个单字﹑一个单词,但这个单字或单词是人体某一个具体形象,同时它也是一种符号,显然,这个单字﹑单词是其风格特点的核心,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也是其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三道弯”的内涵既小又大,它普遍存在于任何秧歌女性动作中,很好地表现了女性特有的动态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单单要使学生掌握外在的形似,更要从“三道弯”的动律体态入手,让他们了解产生这一动律特点的根源与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去思考它们之间相同的审美是什么,它们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又在哪里,从单纯的动作模仿到有意识地去创造﹑超越,力求达到形似与神似的高度统一。

“三道弯”这一运动形态贯穿两种秧歌动作的始终,任何动作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能在停顿中表现,又能在流动中表现,源于内而形于外,可以说它是历史﹑现代﹑精神和形体动作的总和,可以说在教学中掌握好“三道弯”的动律体态,也就掌握了其舞种的精髓,它是风格体现的中心,又是掌握风格的桥梁。所以说学习任何一种秧歌都必须对“三道弯”的内涵有所了解与认识,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表现其风格,从追求形似﹑神似而达到新的审美意境,使神与形﹑形与意完美结合起来,使其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艺术层次。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4]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编.中国民间舞艺术[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

[5]刘志军,周斌.山东民间舞选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J7

A

1007-0125(2015)05-0201-02

猜你喜欢
动律胶州劲儿
(书法)《公交赞歌》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胶州剪纸的类型题材与价值研究
去远方 可劲儿去拼去闯去创造
评《Smoke》
五中全会公报,透着共享、获得的劲儿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