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扎根于生活的沃土

2015-06-17 03:58孙浩
鸭绿江 2015年6期
关键词:河东李子官场

我的长篇小说创作,与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十几年的创作实践使我深切体会到:作家,必须扎根于生活的沃土,创作才有生机和活力。

作为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我一出校门就进入了政府机关工作,很快入党、提拔,被选调到市政府办公室,担任综合科长,两年后又担任了分管文字综合的副主任,三十几岁就成为副县级领导干部。十几年的官场磨炼,使我对官场有了很深的了解,跟随领导同志身边,既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掌握了许多领导干部的个性,还知道了一些人的秘密。我有个特点,就是写日记,每天工作中发生的大事小情,都记录在日记里,这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领导身边久了,对官场中的争斗很反感,也觉得很不适应,就主动提出要离开政府办公室这个升官非常快的地方,并且没有任何条件,去什么地方都行。很快,组织上根据我是学师范的,把我安排到了市教育委员会任副主任。许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走,为什么不等两年提了正县级再走,那会有更好的位置。我对此淡淡一笑,我就是想走了。其实,从内心深处,我已经厌倦了这种官场的争斗。

尽管是学师范的,可我没有当过教师,没有当过校长,却到教育部门当领导,而且去了就让我分管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这对我确实是不小的考验。好在自己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大家帮助,很快也就适应了。1998年,在我42岁的时候,心血来潮地参加了全国十六所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考试,被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录取。第二次走进大学,离开了喧闹的官场,离开了繁忙的工作,静下心来读书,听导师、教授讲课,我创作的激情被激发了。尽管我爱好文学,也曾在读大学时发表过小说和报告文学等作品,但写作长篇小说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翻开十几年来写的日记,回顾在市政府工作的日日夜夜,那些人物和故事就奔腾着向我走来。于是,我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部30万字的官场长篇小说。在大学同学的帮助下,小说送到了作家出版社,责编那耘先生对书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给起了一个很好听的书名《幕前幕后》。小说于2001年1月出版,三年后再版,以后又连续再版,电视剧版权卖出,小说被报刊杂志连载,多种盗版书出现在书市,第一部长篇小说一下子火了。

我来不及细想,根据自己的生活,又马上创作出了《黑雪白雪》《无情有情》两部长篇小说,受到了读者的喜爱。《黑雪白雪》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裸雪》。是什么能让我在三年内写出三部官场小说,并被读者广泛喜欢,我的深切感受是生活。因为我就在官场,我甚至是某些事件的旁观者。当然,生活的真实不等于是艺术的真实,但艺术的真实是以生活的真实作为基础,生活给了我创作的力量和源泉。

写完了官场还写什么?当然要写我最熟悉的了,那就是教育。此时我已经在教育局工作了七年,分管了多个部门,对整个教育工作算是比较了解的。我对重点高中的工作非常关注,还经常到学校深入生活,听课,搞座谈,也收集了全国教育系统中发生的许多感人故事。我觉得已经具备了写教育题材长篇小说的条件。而那一年,我们市的重点高中确实发生了一起让人震惊的高考雷同卷事件,我就以此为由,写作了长篇小说《重点高中》。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好评。

2004年,对我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是我的本命年,48周岁,同时也是在教育局工作了十年,按照规定,一个干部在一个重要的部门任职不能超过十年。结果,因为我会写小说,把我交流到市文联,当了副主席。对官职正副,我已经没什么考虑了,当初38岁离开市政府办,就没想着当官,可是到了文联,没有了生活,我又能做什么呢?一个作家,离开了火热的生活,就什么东西也写不出来。这是我的深切感受。到了文联半年,我就向组织提出要到灯塔市挂职体验生活,进行文学创作。我的理由充分,组织上很快安排我到灯塔市任副市长。

灯塔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中学毕业曾到那里上山下乡。灯塔市长征求我的意见,你是来走走看看、写写文章,还是真在这儿工作?我回答:真在这儿工作。于是我和别的副市长一样,分管了五六摊的工作。在政府工作了两年后,又到市委任副书记,分管政法、信访、群团等工作。在灯塔深入生活的五年时间里,我参与了灯塔市的全面工作,对农村、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写出了教育的第二部《冬暖夏寒》和教育的第三部《背后有人》,及《李文戈升官记》三部长篇小说。

我的真实想法就是在灯塔干到退休。边工作,边深入生活,边写作,可是2010年,组织一纸调令,让我结束了灯塔的工作,又回到了市文联。组织部长找我说,根据你的表现,组织上会适当安排你。既然组织说了,那就等吧,这一年,我根据灯塔的生活积累,创作了长篇小说《中流击水》。这部官场长篇小说与以往的同类小说完全不同,把一个处在矛盾中的县委副书记写得活灵活现,真实可爱,这是我深入生活的最大收获。等了两年,也不见组织上有什么动静,一个作家,不能在文联的大楼里待久了,我再次提出要下到基层去,到灯塔的佟二堡去,写三十年来佟二堡发生的巨变。我的想法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赞同,但此时我已经是正县级干部,到佟二堡没法安排。我说不用安排,我不要什么职位,只要去体验生活就行。2012年刚过完正月十五,我就正式来到了佟二堡,在这里一待就是一年半。

我深入生活,进工厂,走农家,进商铺,采访了60多位皮草商人,听他们讲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又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参加了皮草商人的一些重大活动,沿着当年佟二堡人奋斗的足迹进行了考察,完成了长篇小说《皮草商人》的创作。小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还没等我在佟二堡喘口气,组织上又一纸调令,让我到辽阳河东新城管委会挂职,任副主任。2013年国庆节刚过,市委组织部就把我送到了河东新城管委会,我在58岁的时候,再一次挂职体验生活。

开发建设辽阳河东,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目标,也是辽阳人民几十年的夙愿。从2008年开始,辽阳人民举全市之力建美丽河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委希望我能为宣传河东做些工作。一切从零开始,一切重新开始。这一次我的目标不是先写小说,而是先做宣传,让人们走进河东,了解河东。在管委会领导的支持下,我与市委宣传部共同创办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河东之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主编了反映河东新城建设的文集《衍水之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主编了精美画册《衍水之画》。做这些虽然离我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点远,但我却是在为下一步长篇小说的创作做充分准备。

河东新城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具有典型性。而中国的城镇化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文学来描绘中国的城镇化,是中国作家的历史责任。我正处在城镇化的最前沿,每天面对的都是城镇化的矛盾和问题,土地、动迁、上访;融资、规划、环保……困难和挑战结伴,欢乐与苦恼同行,这是我创作这一重大题材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作家,我知道自己身上的光荣使命,也知道手中这支笔的沉重分量,我将扎根于河东这片生活的沃土,继续为人民而书写。

反响

孙浩的长篇小说十分畅销,多部作品多次进入全国畅销书排行榜。

我特别要提到《幕前幕后》中的一个领导干部形象,这就是出任某市政府顾问的李子民。这个非常的处境是由一个换届选举的突发事件造成的。李子民是襄汉市市长,也是一位忠于职守的领导,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公认,省委决定让他继任下一届的市长,未曾料到在选举中因副市长暗中舞弊而落选。在舞弊行为未暴露之前必须承认这次选举的合法性,所以省委打算通过组织程序在省直部门给李子民以合适的安排。但李子民谢绝了组织的关照,他想留在政府里,做个顾问,帮助新当选的市长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绝对不是一般之举,如果平时没有大公无私、以民为重的思想修炼,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是不会如此不计较个人荣辱和得失的。更重要的是,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情节,描写李子民当顾问后,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顾而不问,而是只要是老百姓的事,他份内份外都去管,甚至市委书记和新市长也将难以解决的棘手的工作全推给他。像李子民这样的干部,在正常的环境中,也许显不出他的可贵之处,但在非常的情况下,他内心崇高的精神必然会表现出来。李子民的社会意义就在于,他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

《幕前幕后》是写官场的一部值得重视的作品。小说以襄汉市人代会上选举市长发生意外为切入口:已被省委圈定的老市长李子民意外地落选,而原来的常务副市长刘荣却意外地当选。这是人心所向,还是有人从中操作进行贿选,这个悬念一直牵动读者的心。随着小说情节一步步开展,终于揭出这场由刘荣的情人刘云娜一手操作,而刘荣亲自导演的贿选内幕。作者倾尽全力写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市长李子民的形象,使小说正能压邪,更准确更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的力量。是近年来写官场的小说所未能达到的,因而就显得更难能可贵。作为一个腐败分子的形象,刘荣的形象不简单化,不漫画化,颇有点新意。作家正是通过刘荣贿选上台以及上台后所创造的种种“政绩”,揭示出一个政客的政治野心和为何堕落为腐败分子的历程的。从这一点看来,刘荣的形象创造,不仅颇有新意,也有相当的深度。小说的作者通过李子民与刘荣两个形象的对比,在公仆与政客之间划上一道很清晰的分界线。我以为,李子民这个形象的成功创造,似更有其独特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一部篇幅不长的长篇小说,能够比较成功地创造两个独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已经很不容易了;换句话说,有了李子民和刘荣这两个艺术形象的成功创造,《幕前幕后》大致可以站得住了,可以列入当下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官场文学”中重要的作品,受到应有的注意。小说的作者在比较好地塑造李子民和刘荣的形象外,还用不多的笔墨写活了向阳小学的老校长钟秀文,市人大主任冯达春,个体户姜大山等人物形象,这是相当不容易的。而小说的文字相当洗炼,故事的节奏也比较快捷紧凑,结构的线条相当清晰,这一切又使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当然也是它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优长之处。

——著名评论家何镇邦

作者身居官场二十年,对官场有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写起来得心应手,举重若轻,笔下的人物、故事娓娓道来,于沉稳不躁的述说中,道出了官场、人生的许多真谛。官场的人物,能写到《幕前幕后》里的李子民这样,真是难为作家孙浩。难写的书让他写出来了,难塑造的人物让他给写活了。这是一位不走官运的市长。政绩不赖,时运不佳,可谓不得天时;为官一方,处在不发达地带,可谓不得地利;做官有道,为人有操守,却上不十分待见,左右获罪不少,可谓不得人和。三不沾的结果,就是换届时被选掉了。窝囊的是,他恰恰是省委指定的唯一人选。更窝囊的是,他不伸冤,不平调,却偏偏当了这个伤心之地的市府顾问。李子民的可敬之处,在于他任怨任劳,敢死队消防队一样四处救人于水火;更在于身在官场,却不用心去钻研个中三味,这几乎是所有清官的共性,靠赤子之心,靠本事,不靠蝇营狗苟那一套,这种不谙操作原理的好官们吃了几千年的亏了,李子民照吃不误。表扬李子民千万不要忘了表扬作家孙浩,他向文坛奉献了这样一位有别于概念化“老干部”的下野领导人物形象,使新时期文学人物长廊里骤然一亮。如果一部小说如此真实,你就不能不惊叹它的力量了。《幕前幕后》正是一部这样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真正现实主义小说。

——评论家林迈

猜你喜欢
河东李子官场
庆丰收 感党恩 农之源 韵河东
一次难忘的生日
秋天
国博开展“河东之光”,展出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
李子有多少
奔跑吧!李子柒
河东美呔呔
河东民歌现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