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他们却不想睡

2015-06-18 17:30佚名
初中生学习·高 2015年6期
关键词:奥尔伊斯大脑

佚名

人为什么要睡觉?常识告诉我们,睡眠是为了休息,睡眠本身也确实是最好的休息,因为当人进入“睡眠”状态后,人的基础代谢率降到最低点,人体各系统的工作速度减慢,并且在脑电图上初步出现慢电波。按照这个思路推理,如果一个人不进行任何活动,消耗能量较少,那么需要的睡眠理应减少。但是初生的婴儿活动甚少,为何每日都要睡上十几个小时呢?同样,宇航员在失重的状态下,消耗能量极少,为何也要睡眠呢?说睡眠仅仅是为了休息,或者说睡眠就是休息,显然是不全面的。

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睡眠是大脑的食物。既然如此,又该如何看待那些并不需要睡眠的大脑呢?大脑与睡眠的实质关系究竟如何呢?

瑞典妇女埃古丽德自1918年母亲突然去世后,过度的精神刺激使她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睡眠了。医生给她开了许多镇静药和强效安眠片,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夜间,她都在不停地干家务活,疲倦时就上床休息一下。1973年,埃古丽德86岁,住进养老院,她身体健康,并没有受到多年不眠的影响。

古巴有一位退休的纺织工人伊斯,他从13岁开始,40多年从未睡过觉。据他本人说:“我失去睡觉能力,大约是在患脑炎后进行扁桃腺切除手术时,当时我在心理上受到了惊吓,从此就不能入睡了。”1970年,一批精神科医生对他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全面观察。仪器监测表明,伊斯即使闭上眼睛躺着,大脑仍然和醒着的人一样活动,绝对没有睡着。

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了一位著名的不眠者奥尔·赫津。这位居住在新泽西州的老人,家里从不置床,他一生中连小睡的经历都没有。许多医生轮班监视,发现缺乏正常睡眠的奥尔,其精神状态及生理状态反而超过一般人。当体力不佳时,他就坐在一张旧摇椅上阅读;当体力恢复后,他又继续投入劳作。医生对奥尔的不眠现象无法解释。奥尔的母亲则认为,这可能与自己在生下奥尔前几天时受到的严重伤害有关。奥尔90岁时,已经活得比许多有正常睡眠的人更长久了。

无法睡眠是否属于脑功能障碍?事实上,有些不眠者的智力倒显得更高。法国人列尔贝德1791年生于巴黎,1864年逝世,在这73年中,他居然有71年没有睡过一次觉。这种情形源于他两岁时的一次事故。1793年,他和父母一起去看国王路易十六被处绞刑的场面,不料观众席倒塌,他被压在下面,昏迷过去。后来虽被医生抢救过来,但是他的头盖骨已是破裂难补了。由于这个缘故,他永远都无法睡觉了。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日后的读书与治学,列尔贝德后来成为颇有名望的学者。列尔贝德的大脑究竟是怎样像心脏那般无休止工作的呢?无从得知。

西班牙的塞托维亚在19岁那年从睡眠中惊醒,此后睡眠日减,直至睡眠完全与他无缘。33年来,这位西班牙人度过了超过1.2万个不眠的昼夜。尽管塞托维亚长期不眠,却体格强壮、精力旺盛,看上去无丝毫倦意,反倒显得朝气蓬勃。每天晚上,他都像正常人一样躺在床上,但不是睡觉,而是读书、听收音机;清晨,他和大家一样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说没有甜蜜的睡眠就没有甜蜜的梦,然而,塞托维亚自有他的享受。1988年,他所在城市的体育馆举行了一次48小时无间断的足球循环赛。球场上球员们轮番上场,裁判也轮换执裁。看台上的观众换了一批又批,唯独一个人坐守看台大饱眼福地连续观看了两天两夜的全部球赛。此人当然是塞托维亚了。

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有一位不识字的农场工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像一头野兽那样工作,工作从来不会使我疲倦。如果我能读书,晚上的时间就会变得短些了。”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不眠者,医生们的见解大有分歧:有的认为偶然的变故激发了大脑的潜在能力,致使有些人无法正常睡眠;有的提出所谓不眠是相对的,只是不眠者及周围的人对骤然而至的短暂睡眠状态没有察觉罢了;更多的意见则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现象,答案要从大脑解剖学上的新发现中去寻找。

编辑/王一鸣endprint

猜你喜欢
奥尔伊斯大脑
伊斯卡刀具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粗鲁的伴奏者
伊斯卡 创新永无止境——访伊斯卡刀具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孙庆丰先生
EMO HANNOVER 2017之伊斯卡
奥尔及其在俄罗斯小提琴音乐艺术发展中的意义(上)
深不见底
波伊斯和汉密尔顿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