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桑榆景 人间重晚晴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力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5-06-19 18:41文丨周维辉邓经线何远竹
当代贵州 2015年44期
关键词:照料服务体系服务中心

文丨周维辉 邓经线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何远竹

最美桑榆景 人间重晚晴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力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文丨周维辉 邓经线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何远竹

每天上午8点,六盘水市钟山区杨柳社区烧结居委会的日间照料中心都会传出欢歌笑语。60多位老年人有的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有的三两相聚,或下棋或健身……

为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钟山区连续2年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养老新模式,拓宽养老服务惠及面,截至2015年10月,全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7.45张。

压缩行政经费建设养老体系

截至目前,钟山区60岁以上老年人达5.61万人,占总人口的9.0%,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让这些老年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成为钟山区委、区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

2014年4月,钟山区委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2015年,钟山区委、区政府将农村幸福院和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纳入十件民生实事,继续压缩5%的行政经费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两年来,钟山区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2824万元,新建、改造城市日间照料中心47个,新建、改造农村幸福院44个,新建、改造农村敬老院5个。在农村以幸福院、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为基础,在城市以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的多样性养老服务体系悄然成型。

探索养老模式发展养老事业

钟山区在大力发展政府性养老事业的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建设。

位于明湖社区的水木清华日间照料中心,是全省首家在城市成型小区由物业管理公司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的日间照料中心,为小区内300余名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籍等优质服务。

社区老年人自发成立乐队,晚年生活丰富多彩。(钟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钟山区还将凤凰社区凤苑居委、德坞片区、荷城片区、建设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双戛养老服务中心、大河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办养老机构交由有管理经验的民营企业承包经营。

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养老模式,不仅拓宽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渠道,丰富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内容,也加快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生活有了好去处幸福指数有提升

在大河镇养老服务中心院子里,工作人员在给90岁高龄的文世君老人洗脸、梳头。老人无儿无女,也没固定收入,一个人生活时,基本上是足不出户。今年3月,老人来到大河镇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她就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老人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为更好地给老年人提供服务,钟山区还将辖区内的卫生机构、家政公司、粮油食品配送中心、中介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作为服务老年人的加盟服务组织,由居委会统一调配,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配餐送餐、医疗保健、日常照料、精神慰藉、家庭陪伴、日常巡视等服务。

“来到日间照料中心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看看书、练练字。不像以前刚退休的时候,生活简单枯燥,感觉无所事事。”杨柳社区居民樊隆芬老人说,自己在日间照料中心认识了很多同龄朋友,彼此有共同的话题,感觉时间很容易就过去了。

像文世君、樊隆芬老人这样安享晚年的事例,在钟山区还有很多。据统计,全区5.61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正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照料服务体系服务中心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学中文
家庭照料强度与中年劳动人口非农就业的关系研究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照料者暂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