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新生研讨课《食品的安全鉴别与食用》的设计与实施

2015-06-22 13:56宁喜斌桑燕娇李晓晖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施食品

宁喜斌 桑燕娇 李晓晖等

摘 要:新生研讨课是大学本科教学领域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也是解决大学新生适应专业及兴趣的一种途径。该文主要从课程设置背景、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的开展、课程教学效果4个方面阐述本科新生研讨课《食品的安全鉴别与食用》的设计与实施。实施结果表明,关于《食品的安全鉴别与食用》的新生研讨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新生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食品;安全鉴别与食用;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150-02

Abstract:Seminars for freshmen is a new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reas. It is also a way to solve the professional and interesting of college freshmen.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ood security identific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Seminars for undergraduate freshmen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curriculum background,curriculum content design,carrying out the teaching,curriculum teaching eff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achieved good results on ‘Food security identific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freshman seminar,and it has great help to undergraduate freshmen.

Key words:Seminars for freshmen;Food;Security identification and consumption;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多年以来,在大学的课堂上,传统的讲课、记笔记、定期测验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教学模式,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如基于探究的研究型教学,还只是凤毛麟角。而新生研讨课是大学本科教学领域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也是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主要渠道。

由于研讨类课程在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富有创新性的人才中发挥独特作用,所以新生研讨课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为学生释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师生的直接互动。课程内容方面,新生导师根据课程情况,可自主设计主题,但有别于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体系,新生导师通过创新课程教学形式,重点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增进专业认同和学校认同,培养学术兴趣。本文主要是针对《食品的安全鉴别与食用》的新生研讨课的设计与实施。

1 课程设置背景

大学一年级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至关重要的转折期,新生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学术的前沿、感受教授的治学风范,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为学之道,让他们受益终生。高水平人才培养要求教学强调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在教育理念方面,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教学方式方面,强调师生互动,突出教学和训练方法的科学研究特色,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的精神。新生研讨课旨在通过师生间启发式讨论以及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提高新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使新生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培养积极思考、讨论和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重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以后的学习方向。

《食品的安全鉴别与食用》作为我校2014级大一本科生,自然科技类全校综选课。目的是在大一增加学生的食品安全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能够解决食品安全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选修此课程后,不但能增加学习食品安全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胜任了在专业课学习之前能够从事食品安全创新研究、食品安全宣传等工作。

2 课程内容设计

第一章,食品的一般特征(2学时)。知识点:食品及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安全危害的种类;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含义、基本素质与能力,管理者角色理论。教学目标: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的基础,要求学生通过老师的降解和自学掌握这部分知识。第二章,食品安全鉴别的一般方法(4学时)。知识点:包括食品安全判定的基本感官方法、快速鉴别方法,以及常规的理化、微生物学鉴别方法。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了解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方法的使用范围。第三章,掺伪典型案例(3学时)。知识点:选取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的食品安全掺伪案例,讨论其缘由、产生过程、危害、处理方法、预防等。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讨论、查找资料、分组演讲等方式,获得对掺伪事件进行鉴别及处理的能力。第四章,食品安全食用的一般原则(3学时)。知识点:食品安全食用的原则,食品原料处理的方法、加工过程中危害的产生与消除等。教学目标:理解食品安全食用的基本原则,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五章,食品安全选购案例分析(3学时)。知识点:选取如豆类、蔬菜等不适当食用造成危害的案例,讨论其缘由、产生过程、危害、处理方法、预防等。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讨论、查找资料、分组演讲等方式,获得对安全选购及处理的能力。总结(2学时)对课程进行全面的总结,找出需要改进之处。并对学生学习效果加以评价,完成课程学习。

3 课程教学的开展

在教学方法方面,一改过去的老师讲台上讲授、学生台下听课较单一的传统模式,而是包含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研讨、自学、实验、参观、调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自主学习、联系实际、开拓思路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3.1 课堂讨论 一共安排了4次讨论课(一般为每次上课前两节为教师讲授、苐3节为课堂讨论),每次讨论也是将题目予先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教师会把一些资料及思考题等上传至课程公共邮箱,供同学下载)並认真准备发言内容。讨论时师生围圈而坐,气氛活跃、发言热烈。

3.2 实验课 本课程共安排3次实验,实验的题目是:掺入酱色的检验;牛乳中青霉素含量的快速检验;食醋和醤油的感观鉴别,有规范的实验指导书。每位同学均参加全部3个实验,2人1组,每次实验为1h,实验完成后提交1份实验报告。

3.3 参观食品安全实验室 至少参观2个实验室,参观的主要内容為:食品安全检测的基本设备;检测项目的基本指标。

4 课程教学效果

4.1 学生评价 我们对于已经上了食品的安全鉴别与食用的学生进行了课后调查,大部分同学发现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很有用的(调查结果见表一)。他们觉得他们对于食品以及食品安全有了新的概念,对于食品安全危害的种类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食品安全判定的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的食品安全掺伪案例有了认识,并且获得了对掺伪事件进行鉴别及处理的能力;了解了食品安全食用的原则,食品原料处理的方法、加工过程中危害的产生与消除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分析豆类、蔬菜等不适当食用造成危害的案例,获得了对安全选购及处理的能力。因此,大部分同学觉得这门课程的开展对于他们的作用是很大的。

4.2 校教学督导评价 (1)经仔细阅读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检查教学文件资料、了解所安排的各教学环节、听课及与师生沟通交流后认为本课程能够紧紧围绕课程的目的组织整个教学工作。(2)为实现上述目的而编写的教学内容按章节、学时分配、知识点及教学目标在教学大纲中标注得非常明确、具体。(3)在教学方法上,在短短的16学时周期内就包含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提升同学自学能力、开发同学思维创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等等。(4)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达到了使学生掌握一般的食品和食品安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食品掺伪的种类;食品掺伪的鉴别、预防;食品安全鉴别的一般方法;并了解食品的一般安全食用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拓展学生的食品安全思路,增加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一定创新能力。(5)同学反映良好,教学效果达到预期。

5 结语

研讨课在国内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但总体来讲,各大学研讨式课堂所占比例并不高。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只是一个引子,为新生在大学发展的道路上做了一个铺垫。大学开设的其他类课程也应该多采用研讨的方式,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术水平。这些课程与新生研讨课此呼彼应,形成合力,巩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成果,逐步将新生研讨课的影响延续和扩大,使“每门课程都给学生提供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新生研讨课的自身建设还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还存在若干方面的问题需要讨论。

今后,新生研讨课要向扩大规模、保持特色、建设精品、树立品牌继续迈进,作为常规教学活动高质量地坚持下去。希望能有更多师生,在更多的课程教学中体现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实现研究型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雪,刘俊霞.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06,26(1):139-143.

[2]旋天颖,黄伟.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的经验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2):33-36.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施食品
食品过期1分钟,你敢吃吗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背影》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游戏设计与实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Pro/E设计机械零件》学习情境设计与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纯天然食品不等于健康食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与实施研究